元笙笑容微滞。
顾楚音道:“只是孩子,每个人到今日这一地步都是自己的选择,既然皇上容你们,那就是皇上的选择,宋烟愿意违背伦常与你厮守,那便是宋烟的选择,要是以后如何,怪不得谁。”
元笙:“那……”
顾楚音:“说白了,其实你没那么大能耐,皇上是天子,你在他身边长大也明白他骨子里是个强势的人,不是几颗眼泪就能轻易打动的人;宋烟更不是因为怜爱而许出一生的人,而你不过是钻了牛角尖,想太多罢了。”
元笙:“……”
她是心中有愧,总觉得自己占了别人什么东西。
但知廉耻的人总比索求无度的人好。
见她陷入茫然,顾楚音直言:“如若当初救你的人不是宋烟,你还是会那一份救命之恩以身相许吗?”
“那自然是不!”元笙想也不想道:“救命之恩回报的方法种种,钱财权势地位皆可许,若非真心喜欢,以身相许后那份怜爱消弭殆尽,不过是一对怨偶。”
说完元笙脸上一红,到底还是含蓄的人,她刚刚那些话当着长辈的面说怕不是有些孟浪。
宋烟更是没听过元笙的表白,愣怔之余,心中微暖,当下恨不得抱着亲一亲。
救命之恩这一种听着是很美好,但她更希望是两心相印的喜欢。
“这不就结了。”顾楚音一摊手,态度闲适,体现出她的阅历与包容。
元笙:“那您呢?”
顾楚音道:“我?”随后恍然,她是再问自己接受不接受这段感情,便道:“我若不接受,何必多费口舌说这些话,你别瞎想,有什么事就交给宋烟,她一肚子坏水晃荡,老狐狸的女儿小狐狸,我还觉得是你斗不过她。”
谁不希望自己和喜欢的人能得到长辈的祝福。
就几句简单的话,说得元笙眼眶泛酸,眨了眨眼把泪光眨回去:“我不斗,我表哥说的,要白头偕老。”
元太后对她是很好,但更多的是外物上的富足,并不会如同母亲一般循循善诱推心置腹。
而赵胤祯的角色更多的是代替了那个形象模糊的父亲。
元笙道:“今日有您这一席话,再有宋烟,我今生已无憾。”
这回顾楚音是真的手足无措了,她女儿宋烟五岁开始就不会撒娇,更不会眼角挂泪眼巴巴地看着人。
以前是觉得孩子成熟就不用操心,现在可能是年纪渐长,娇娇软软的孩子也蛮可爱的。
伸手过去本想摸摸头,看她满头珠翠,拐个弯拍拍肩:“只是后路难行,若是一直在深宫里有皇上遮掩也罢……”
但宋烟的态度,估计不止这些。
她没说清楚,还是刚刚那句一切谋求都是自己的选择。
123.
又批完一本奏折,赵胤祯放下笔伸了个懒腰。
杨方识趣的端上一杯菊花茶放他手边:“皇上用点茶润润喉。”
赵胤祯喝了,像是想起了什么,侧脸问道:“今日顾侯是不是递牌子进宫看望皇后来着?”
杨方答:“是的,已经在紫重宫待有两个时辰了。”
“这么久?”赵胤祯倒是理解,自宋烟入宫,母女俩见面的时间大大减少,有机会见到多留一会也是应该的,他站起身:“既然顾侯都来了那么久,朕也得去看看,不然就是失礼了。”
杨方领命摆驾。
等他到了紫重宫后,赵胤祯深觉自己来的不是时候。
倒不是什么母女情深相执看泪眼的情感节目档,而是大半年没见到女儿觉得手痒痒跟女儿切磋的武打片电影。
要不是赵胤祯稳得住,换个人都要扭头就走。
毕竟武人爱切磋,皇帝就是现成的靶子。
看着母女俩谁也不让着谁,几近是往死里打的打法,赵胤祯:“……”
感谢母后当年的放养之恩。
赵胤祯并不是个重规矩爱摆架子的人,看她们正到酣处,不愿去打扰,安静站在一边观看。
顺带放松放松工作了一天的精神。
第一个发现他的还是元笙,感觉周边氛围过于安静,宫人神情严肃,似有所感的回头一看,赵胤祯就在背后。
她刚想喊,赵胤祯就竖起一根手指放在唇上:“嘘。”
点点头,元笙小声道:“哥,过来坐。”手拍了拍手边的石凳。
赵胤祯撩袍坐下,看了看元笙还有些余红的眼尾,话语几度到嘴边,最终还是什么都没问。
来日方长。
也就扭过头去看切磋,高人比试能观看一二,总是有几分收获。
看赵胤祯看的认真,元笙就问:“你也想跟顾侯比划比划?”
赵胤祯如临大敌:“不了,朕有点累,想休息休息。”
元笙:“好罢。”
这么抗拒被拉着切磋倒不是他不会或者是很差,其实赵胤祯水平不错。
只是没有久经战场的顾侯那么厉害,但能跟宋烟不相上下,偶尔胜之。
君子六艺,是世家子从小必学的,身为皇家之子赵胤祯也精通此道,他在骑射上颇有天赋,也没少被拿来当借口要比试一番。
赵胤祯自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总是推拒。
元笙都想问他摸着手臂硬邦邦的肌肉觉不觉得他那句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亏不亏心。
犯懒就是犯懒,拿什么文弱书生当借口。
她伸手摸了个果子啃,赵胤祯的视线却放在了她腕子上的翠色镯子上。
水头好,品质上佳,且眼熟。
赵胤祯想了想,这不是顾侯最喜欢的一个镯子么?听说还是她母亲留给她的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