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樾哈哈笑了两声,才招手道:“看我看我,像这样,不要扔太高,动作小一些就能吃到。”
两人坐在树下吃完了野果,又吃了几个杨梅,才起身准备下山。
下山的时候也没有直接走山路,林樾跟着沈凌之穿梭在树林里,刚开始还很顺利,林樾虽然捡到的菌子没有沈凌之多,但也陆续捡到了几朵。
下到半山腰,两人走的地方有些湿滑,全是青苔,沈凌之前脚还在喊:“哥哥,你走慢些,这里可滑了。”后脚就摔地上去了,整个人都摔懵了。
林樾手里抓着的树枝下意识就放开了,往前快走两步想去拉他,咣当一下也摔地上了。
他踩到的这片青苔更加湿滑,摔下去还没停,直接往下出溜了,不过片刻就滑到了沈凌之背后,要不是沈凌之躲得快,两个人就得撞一起。
林樾还想绷着,下一刻就忍不住了,“我的……,好痛!”
沈凌之滑倒的地方一片都是青苔,摔下去没那么痛,但他也没站起来,两人面面相觑,齐齐笑开了。
林樾摇头晃脑地叹了一声,“算了算了,谁捡菌子能不摔跤呢?还好我反应快,刚摔下去就把篮子举起来了。”
沈凌之也一本正经地点头,“我也是,我摔了就算了,菌子不能被我压坏。”
这一跤摔的,两人也不再往密林里钻了,就顺着山路两边走,这次终于平稳地走到山脚了。
刚到家,两人就忙活开了,沈凌之拎了桶水就开始洗杨梅,林樾凑过去蹭了点水洗手,回灶房开始烧火,准备做点心。
今年第一次捡菌子,两人都有些兴奋,但沈淮之晚上才回家吃饭,所以林樾也没急着洗菌子,还是下午要卖的点心比较着急。
因为今天要在村子里先吆喝一圈,林樾就选了相对简单,量大味道好的点心,一个是米糕,还有一个是苦荞糕。
出门前泡上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米浆,加入面粉,老面和糖搅拌均匀,等醒发到面糊涨高的程度就可以再次搅拌,苦荞糕的做法和这个大体相同,苦荞面,老面,鸡蛋和糖,清水搅拌成面糊。
蒸锅里的竹笼屉上铺一层新麻布,麻布边要高过笼屉,最后把面糊直接倒进去蒸熟。
因为家里的蒸锅不大,而且只有三层笼屉,林樾来回蒸了五次,才把面糊蒸完,米糕和苦荞糕各做了四十五块,一块比巴掌大一些,依然价钱还是三文钱两块。
林樾做点心的时候沈凌之已经煮好了杨梅汤,菌子都洗完一半了。
一盆清水,两片南瓜叶,就能把菌子洗得干干净净。
南瓜叶背面有扎手的白色毛毛,用来洗菌子是最合适的,叶子轻轻一搓就能把菌子上粘着的泥土搓下来。
“凌之,要我帮忙吗?”
沈凌之头也没抬,手上吭哧吭哧地搓着菌子,“不用,哥哥,我快洗完了。”
林樾看了一眼旁边没洗的菌子,确实不多,“估摸爹娘快回来了,那我去做饭,有事儿再叫我。”
六月里,但凡不下雨那天就热得不行,两人在山上的时候还好,树林里甚至很凉快,但下山就不行了,从山脚走到家不过一盏茶,两人都汗流浃背的,直到进屋才稍好一些,想着下地干活的沈家夫妇,林樾早早就打算好今天午饭吃什么了。
方才做点心的时候林樾顺带揉了一盆小麦面,蒸米糕和苦荞糕的间隙,林樾就把醒发好的面洗了几遍,洗面的水则倒进干净的木桶里,这会儿已经分层了,上层的清水倒出去,剩下的就是面浆。
没错,林樾要做的就是面筋和凉皮,洗好的面筋摊开上锅蒸熟,随后就是蒸凉皮,林樾把麻布拿下来换了个盘子,底部刷了一层油,倒入一勺面浆,摊开成薄薄一层蒸熟。
蒸熟的面皮放凉就是凉皮,圆形的凉皮切成长条,面筋则切成小块儿,足足大半盆,想来一顿是吃不完的。
林樾又去菜地里摘了一根黄瓜,还有一把小葱和香菜,洗干净后黄瓜切丝,小葱香菜切段一起放进盆里,随后倒入刚做好的大蒜水,油盐酱醋,油是自制的辣椒油,带芝麻粒的那种,用筷子拌匀,凉拌面筋和凉皮就做好了。
许是今天地里的活计重,林樾做好午饭他们还没回来,最后林樾都把推车推出来,想着先去村里转一圈了,宋寻春两人才回来。
沈凌之三步做两步迎上去,“爹,娘,你们总算回来了,竹筐和锄头都给我,你们快去洗手,林樾哥哥今天做了面筋和凉皮,看着可好吃了。”
宋寻春笑着摇头,“你们怎么不先吃?下回我们要是回来得晚你们就先吃。”
除了面筋和凉皮,林樾还装了五块米糕和荞糕放桌上,倒也放得满满当当的。
宋寻春一进屋就看见桌上的苦荞糕,“今儿要卖的是苦荞糕?快两年没吃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