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生就这么一枚玉简,一枚玉简地浏览着,不知不觉中,便过去了三天的时间。
在这期间。
他不仅通过这些玉简,隐晦地窥得了许多与万妙观、以及沧溟诀有关的趣事秘闻。
还从其中感受到了,万妙观早期的历代先贤们,为了宗门的发展,和给后世的弟子子孙铺路,一往无前的前赴后继,与一丝不苟。
直到最后一枚玉简读完,仍有些沉浸于那种奇妙的史诗感之中。
这仅仅是茫茫人界的天南,一方叫元武国地方的宗门势力罢了,放到大晋,连个中等势力都算不上,放到整个人界更是都不入流。
但却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充满血与泪的奋斗史。
抛开这些个人感性的部分。
回顾这次所浏览的全部内容,最终汇总而出的收获。
第一,沧溟诀的根底来源于上界,所以在人界修炼起来难度较大,尤其是在人界如今灵气衰退的大时代背景下,更是难上加难。
第二,沧溟诀斗法能力一般,但是由于其源自上界,所以在理论上,只要灵气环境支持,在化神期以下都不存在晋升瓶颈的问题。
且对于制符等辅修能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并且极为克制魔修。
在这一点上,韩天生倒是还没有试验过,但是从无名老鬼对这项功法的排斥,以及沧溟诀纯白灵气,与魔功玄阴大法黑色灵气格格不入的特性,也能够初步看出一些端倪。
第三,是清平道君所在的大虞王朝,在历史上存在十分久远,且王朝存活时间极短。
大致的疆域分布。
应该就是在如今南部的半个元武国,以及如今越国中部、北部三分之二国土面积。
第四,是关于万妙观的招牌符箓遁空符,竟然不是源自清平道君,以及万妙观的创派祖师,而是四代弟子在外获取的机缘。
按照记载中的描述,他的那份机缘是半片材质不明的银色书页,并且记载着许多人界未曾出现过的文字。
韩天生猜想。
那份机缘有极大的可能,是一片金阙玉书的残页,或是金阙玉书复制品的残页。
只是,因为那片书页上所记录的符文图形,已经被他那修习沧溟诀的好友所破解,拆成了三种万妙观的招牌符箓。
所以,为了防止外人的觊觎,他们当时便一同销毁了那片残页。
倒是让韩天生的猜测,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实物进行对比验证了。
最后是第五点,关于清平道君后续传承的线索。
万妙观中有人,根据早期大虞朝流传来下为数不多的文献,寻到了宰相李清平的坟墓,其内居然是空的,这个结果很不正常。
因为他修士,就算是死去很多年,也不可能一点痕迹都不留下的。
更何况按照记载,清平道君很可能已经晋级到化神境,应该是飞升的可能性比较大。
所以,有早期先贤怀疑。
清平道君很有可能在当时,就已经意识到了人界的灵气在衰退,于是将他的所有后续传承,全都封存在了一处与如今人界交汇的小界面里。
而这个小界面的位置,从大虞朝的版图界面上来分析,应该就处在如今的越国和元武国境内。
由此,韩天生居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那个所谓的清平道君传承,不会就是越国七大派共有的血色试炼秘境吧?
自从得出这个结论以后,韩天生越想,越觉得可能性极大。
其一是,得出上面那个结论的先辈,乃是万妙观的六代弟子,根据万妙观的成立时间推断,应该存世于距今往前的七千多年前。
当时的越国七大派还没有成立,血色试炼秘境自然也就没有被发现。
而当时,占据了大半个越国中北部,又距离血色试炼不远的太玄山,还是玄剑门的势力范围,如果太玄山内有类似的秘境,估计早都被玄剑门弟子发现了。
也就是不在太玄山范围内的血色试炼秘境,才比较能和那位先辈的猜想对得上号。
其二是因为,韩天生刚进入藏书阁时,所遭遇的那个化身修士。
按照他的猜想,有极大的概率是那个喜欢扮猪吃老虎、游戏人间,顺道寻找空间节点以及六丁六甲符的化神期老怪。
向之礼。
如今韩立早已经顺利拜入七玄门,距离他进入血色试炼副本的时间,已经不足两年了。
而向之礼这个老东西。
如今突然出现在天南,后续还故意假扮成黄枫谷练气期弟子,进入血色试炼秘境,定然不是为了玩耍去的,而是为了寻找六丁六甲符的线索。
清平道君传下的沧溟诀,以及元武国的万妙观,均是以符道为立世之本的代表。
原著中,南宫婉后续也从血色禁地的天元宝塔之中,言称她得到了一些传承,但是于她本身并没有什么大用,反倒是其中的一些外物资源,助力她成功突破了化神期。
将心中这些猜测和思路整理完,韩天生才将怀中的这些玉简,一一放回原处。
如今距离韩立参加血色试炼还早。
韩天生还有大把的时间,在万妙观内安静修行,等到韩立进入血色禁地的时候,再用神降亲临其境,对他的猜测一一验证便好了。
倒是向之礼这个老鬼。
没经过韩天生同意,自作主张地就帮他灌顶,强行提升了他沧溟诀的修为境界。
这个人情,韩天生不知道他到底要不要接受。
回想起亲身面临化神期修士的压迫感,韩天生摸了摸他的老烟斗四象钵。
还好当时被吓破了胆,没有做出更出格的举动。
要是普通的元婴、结丹期修士,敢给他这么近身的机会,韩天生非得狠狠标记他一下,监视他个百八十天的,说不定就瞥到什么了不得的机缘了。
......
悟道殿,专用修炼室。
韩天生拿出了沧溟决中的《符道初解》,和万妙观入门弟子人手一本的《五行基础符箓大全》。
两相对比之下,果然发现有许多符文,是万妙观后续改良过的。
和原版的画法有了很大的区别。
就像是汉字中的隶书和行书的区别那样明显。
也难怪当初蒋耀阳,仅凭市面流传的一些符箓,就认定了清虚阁的符箓枪手有问题,然后又被韩天生自曝了蒋高远的符笔。
如今,韩天生双手分别拿着,舔包蒋耀阳储物袋后,回收的双生风雷竹符笔,一心二用。
左右同时开工。
在沧溟诀练气十二层,无限接近十三层练气大圆满的情况下,临摹高阶符文,居然也能保证双手百分八十以上的成功率,并且把符笔舞动得虎虎生风。
不愧是应了先贤心得体会中,沧溟诀修士制符效率,是普通符师四倍的言论。
只可惜,符箓初解和五行基础符箓大全中,最高也只记录了一些初级高阶符文,至于初级顶阶符文,以及中阶以上的符文,是一个都不存在的。
韩天生想要把沧溟诀练气期的最后一层提上去。
要么,就要得到万妙观的核心传承,遁空符一脉的画法,要么,就只能靠这些高阶符文与专用修炼室浓郁的灵气环境,一点点靠水磨工夫地硬磨。
如此,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
韩天生自费进入修炼室修炼,已经花费了他一百多块初阶灵石,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怀疑,他终于决定去六艺殿的阵道殿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