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穿越明末之崇祯 > 第35章 度量单位,工程进度

“好,去吧。”

“奴婢告退!”杜蚊泽、黄鳅生两人像逃一样的离开了崇祯的办公室。

米尺、等腰直角三角板、墨笔解决了,终于可以开展绘图工作了,让崇祯心里很是放松。

“老黄。”

“臣在。”

“你将这个米尺的图纸再复印两张。哦,复制两张。将这把米尺和第一张图纸裱起来,挂在朕办公室里。记住盖上你的大印和朕的私印。你青史留名了。”

“啥?就这个也青史留名。”黄道周摸不清状况,皇上说啥就是啥,说青史留名就青史留名呗。

崇祯当年进入房地产行业时,到重庆大学建筑系总裁班进修,偶然听一个建筑大师说起过‘米’的起源。

‘米’起源于法国。

大约是18世纪末,法国人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

为了确定‘米’的具体标准,法国人也不知道按照什么标准制作了一根铂金杆,然后就说这是一米长。最后放到法国档案局保管,称为‘档案米’。

‘米’作为长度国际单位由此问世。

大约在‘米’问世的前后,‘克’作为重量单位也由法国人搞了出来。

‘克’的标准有根有据,法国人将零度时一立方厘米水的重量确定为一克。

因为一克在日常生活中不实用,然后就诞生了千克。并以四度时一立方分米水的重量确定为一千克。

法国人又用铂金制作了一千克的圆柱体砝码作为国际千克原器,并将其记录于法国科学院的“千克档案”中。

‘千克’作为重量国际单位由此问世。

呵呵,以后这些发明都是中国人发明的了。

“老王,让你找的计量器具找到了吗?”

“皇爷,都找到了。放在奴婢值房里。”

“哦,老王办事,效率挺快的嘛。表扬一下。走。都过去瞧一瞧。”王承恩被崇祯表扬,心里虽然舒服,可还是苦着脸。

皇爷自从进宫后,性情大变,而且是个急性子,说出口就要要到手,今儿大半天,已经被折腾得够呛。

“老王,去装一石米来,咱们一个个称一称。”

王承恩听到崇祯的吩咐,再次鸡飞狗跳的忙活起来。

经过一番测试,还是没有搞清楚一厘究竟有多重。

“老王,又跑一趟,去兵仗局,让工匠将这种米尺和等腰直角三角板再做五百套。”

“另外再做两个顶部不封口的铁盒子,一个长宽高各一分米,一个长宽高各一厘米。做工一定要精细。尺寸一定要绝对准确,知道一分米、一厘米吗......”

崇祯给王承恩仔细交待了一番,才让王承恩离去。若不是现在这个时间段,不方便出紫禁城,他都想亲自去兵仗局看看。

兵仗局可是代表大明军用器械、冶金工艺、机械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里面应该有很多的能工巧匠。这个部门可是大明的宝贝,是大明中兴的希望。

可惜兵仗局位于紫禁城外,太液池玉河桥边上。

若是贸然出紫禁城,万一魏忠贤命令内操净军不允许自己出紫禁城,这可就进退两难,要撕破脸了。

虽然最近稳住了魏忠贤,还将御前侍卫三千都调了出去,今日又将一百名内操净军请到了乾清宫,再次表明信任魏忠贤。

但人心隔肚皮,风险太大。还是等解决了内操净军再说。

md,堂堂大明皇帝,居然被一个阉人困在紫禁城,不敢出去。连试一试都不敢。

魏忠贤,老子与你势不两立,你给老子等着。

“老黄,想不想再青史留名?”崇祯调侃着黄道周。

“皇上,臣听皇上的,皇上让臣青史留名,臣就一定能青史留名。”黄道周也不是迂腐的人嘛,有时候情商也挺高的。

“来,朕口述,你写,也不能全部用朕的口水话哈。该优化就优化,该润色就润色。”

“咱们两个编制一本《中华度量衡》。朕是主编,你是副主编,怎么样?”

“臣一切听皇上安排。”黄道周心里一喜,原来皇上今日捣鼓这些尺什么的,是要统一大明的度量衡。

‘书同文车同轨’,这要是做成了堪比始皇帝。黄道周一下热血澎湃起来。

“哎,这个怎么开头呢。书名叫《中华度量衡》,然后是目录。”

“序言你自己想办法写,就写为了方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了推动大明经济、科技的发展等等之类,反正就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你看着写。”

“全书分三章。第一章,长度计量单位。第二章,面积计量单位。第三章,重量计量单位。第四章,体积计量单位。

“你把框架搭起来。朕去方便一下,去看看装修工地,回来咱们再深入。”

崇祯一泡尿,已经憋了很大一阵了,出去活动活动,想不到今日第一天入主乾清宫,搞出这么多事。

好像除了中午在坤宁宫吃饭休息了一会儿,一直都没有空闲下来。

崇祯上了个厕所,在方正化的陪同下前往施工工地溜达了一圈。

上千人搞破坏,拆除工程进度神速,门窗已经全部拆除完毕。弘德殿、昭仁殿两个侧殿已经完成了一半拆除工作。

拆除的废料基本上拆除来就被运走了,真正做到了工完场清。内官监的建筑水平和工匠素质还真不错。

王体乾亲自率领一百名内操净军在施工现场指挥安保,看到崇祯莅临,使劲的溜须拍马,大献殷勤。

崇祯自然也是投桃报李,一番表扬。

半个小时后,崇祯回到办公室。

“皇上,您看看,臣将框架草拟了出来,并配上了序言。”黄道周真是个人才,短短半个小时就将框架和序言拿了出来。

崇祯兴致勃勃的接过来,接过来一看,傻眼了。

全篇繁体字、文言文,没有通用的标点符号,也不分段,从右至左竖向书写。而且数字全部采用汉字,没有阿拉伯数字,严重影响阅读应用。

虽然一笔楷书写得不错,但好看有什么用,不实用啊。这怎么推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