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生教我!”只见潘凤身骑一匹雄健的战马,双手抱拳,目光恳切地望向戏志才,声音洪亮地喊道。
戏志才微微一笑,心想反正这一路上也是闲来无事,便欣然应允,开口向潘凤解释起来:“将军啊,若想成就如少主和子龙那般统领三军的将帅之才,首先需得学会沉稳处世。平日里不仅要研读各类兵书典籍,还要懂得换位思考之法,凡事都应谨慎谋划而后行,但切不可因此丧失了胆略气魄!犹记得少主曾如此评价子龙——‘心有惊雷而面如静湖’,此乃大将之风呐!”
潘凤听完之后,脸上露出似懂非懂的神情,稍稍思索片刻后,方才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回应道:“多谢先生为我解惑,今后我潘凤必定以少主和子龙作为自已奋斗的目标,假以时日,我也要成为咱们这支大军中的上将军!”
此言一出,周围众人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同时用欣慰的眼神看着潘凤,仿佛已经看到他未来功成名就、威风凛凛的模样。
然而此时,人群之中的袁谭却始终眉头微皱,沉默不语,似乎正在心中反复思量着某件至关重要之事。原来,他所忧心的正是当前青州的局势。此地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场难以收拾的乱局……
当今之世,青州之地各方势力盘踞交错、错综复杂。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公孙瓒麾下猛将田楷所掌控的区域。他雄踞齐国与安乐国两地,实力不容小觑。而公孙瓒之所以胆敢公然与刘虞决裂并反目成仇,其底气正是源自于此。毕竟倘若公孙瓒不幸落败,仍可退守青州,凭借此地积蓄力量以图东山再起。
此外,青州境内还充斥着大量的黄巾余党。这些人犹如流寇一般四处游荡,不仅在平原郡兴风作浪,就连济南郡(亦称济南国)亦未能幸免。甚至在遥远的东莱郡,都能看到他们活动的踪迹。
再者,北海相孔融亦是一方豪强,牢牢把控着北海郡这块地盘。
然而相比之下,位于东莱郡的势力则显得相对弱小且边缘化。此处乃是公孙度手下大将柳毅的领地,但由于该势力势单力薄,竟几近被如狼似虎的黄巾余孽压制得喘不过气来。
时光荏苒,转眼已过十日。
青州大地之上,平原郡内的高唐县正经历一场激烈的战事。
“少主,颜良将军等人已然成功攻克高唐县城!”荀攸面带喜色,抱拳向袁谭禀报战况,并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袁谭听闻此讯后并未睁眼,只是微微颔首,而后不紧不慢地开口问道:“公达,可有探子传回新的消息?”
荀攸连忙再次抱拳回应道:“启禀少主,据最新情报显示,目前尚有约两万黄巾军驻扎于禹城一带,并且他们正在不断召集其余分散各处的黄巾部众,看样子似乎有所图谋。”
高唐与禹城之间相隔虽算不上遥远,然而高唐城之后便是滔滔渭水。如此一来,那黄巾贼此番行动之目的便昭然若揭。
只见袁谭那眼眸猛然一跳,旋即睁开双眼,高声问道:“难道这黄巾贼竟是妄图与我等展开一场生死决战不成?”
“少主所言极是。依属下推测,这黄巾贼在平原之地所集结的全部兵力绝非仅有两万之数。故而,他们才会汇聚其所有兵马,欲与我军在此地一决雌雄。倘若我军于首战之中遭遇惨败,而身后又有渭水阻隔,届时恐怕我等将会深陷困境、难以脱身啊!”荀攸颔首轻点,面色凝重地向袁谭解释道。
听闻此言,袁谭不禁冷笑一声:“哼,想不到这些黄巾贼竟然也懂得运用兵法之道了?竟敢如此冒险一搏!”
思绪飞转间,袁谭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此人正是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大汉大将军、齐王韩信。
尽管当年韩信所倚靠的并非渭水,而是其他河流,但他却凭借着背水一战这场惊世骇俗的战役,成功实现了以少胜多的壮举。
但袁谭深可不敢这么玩,他可清楚自已远没有韩信那般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强大实力,自然是万万不敢效仿此种战术的。
毕竟,稍有不慎,等待他和麾下将士们的必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并不是所有人都兵仙韩信,万一玩儿不成,八万大军可能就全军覆没。
“好!传本将军令,全军休整一日!待明日午时,全军出征!那些黄巾贼竟然妄想与我军正面交锋,既然如此,那便战吧!”袁谭声如洪钟,话语间尽显霸气。
一旁的荀攸皱起眉头,赶忙劝道:“少主不可意气用事啊!行军打仗,需得懂得保存实力才是上策。”
然而,袁谭根本不听劝告,他猛地一挥手,直接打断荀攸的话,大声说道:“公达,切莫再言!若我等龟缩在此处,势必会导致军心涣散。况且,我麾下可有八万雄兵,而那黄巾军撑死不过五六万人罢了。以我军如此雄厚之兵力,又何惧与之交战?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须知,此乃袁军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场大战。
袁谭知道,在拥有明显兵力优势的情况下,绝不能选择龟缩城中消极应战。倘若此次因畏惧而不敢出击,那么日后一旦遭遇敌众我寡或是战局逆风之时,岂不是连一战之力都没有了?那还如何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真要那样,倒是还打个屁呀打!
直接把脖子伸过去让人家砍都能比那种情况更拖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