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降兵马一百五十万!
这么多人,总得有个安身之处。
方明留着他们,一是为了震慑那些诸侯国,让他们不敢再随便派兵过来,来就是送人送装备。
其二,这些人是很好的劳动力,可以建造城池、营寨,以及其他军需物品。
但也要看他们自己的意思,如果不想留下来的,可以自己离开。
方明让韩慕白在俘虏中把百夫长以上的将军们全都挑出来。
总数达到七千多人。
七千人站的笔直,生怕自己会被杀掉。
“大家不必害怕,我连你们的将军都不杀,怎么会杀你们呢。放松些,全坐下吧。”
“你们应该听说过我,我方明反对奴隶制,不可能把你们变成奴隶。但我所在的齐地、夏地,缺少劳作者,我要修建更多的城池、营寨,以及军士、将领。你们想留下来的,我欢迎,想走的,我也不反对。”
“留下来的人,每个月五两银子,要走的,也发五两银子当盘缠。你们自己决定吧。”
大家懵逼了。
还没听说过当了俘虏,也能有优厚待遇的。
他们当兵,平均一个月到不了一两银子,补贴家用还很棘手呢。
普通军士只比平民高一个档次,永远没有机会当将军。
各国的等级制度严苛,要做将军,必须有家族背景支撑。
“方将军!我想问……”
“问吧,不用拘束。”
“真的是一个月五两银子?”
“包吃包住,但你们的家眷都在故土,所以我不强留你们。但我觉得,你们现在是以俘虏的身份留下来的,你们的王和皇帝,不会把你们家眷怎么样,他们也不敢那么做。”
“你要用我们来打仗?”
“不会,你们留下来,只会负责建造一类的事宜,打仗永远不会用你们,这是为了保护你们。我还会派人去你们的国家,声称你们是奴隶,你们的君王就不会做出残害你们家人的行为。”
一个月五两,这是天价啊,在最富庶的魏国,也不过是一个月二两银子。
谁让方明有钱呢,女国很多生意,能给他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
方明还派遣很多商人去其他诸侯国,资金循环利用。
别说给这些人一个月五两了,就是一个月十两,他也负担的起。
然而,还是有人要走的。
当天要离开的人有十几万,剩下来的人,第二天又走了两万。
几天后,已经没人想走,剩余的兵马总数相加,超过一百二十万人。
方明画好图纸,将延绵三百里的大山,不止上百道防线。
命令这些人每日劳作五个时辰,打造石头营寨。
……
各国君王没多久就聚在一起了。
本以为拿下夏国后,他们可以得到宝藏,结果被方明占据。
二百万人,只回来不到两百人,损失太大了。
现在还谈什么宝藏,总不能起倾国之兵去打方明吧。
他们这些国家和女国挨的很近。
如果全体出动,女国一来,他们也将亡国了。
“方明的军事能力太强了,我们损失的这些兵马,不能就这么算了。”
“还能怎么着,谁能打的过方明?”
“没有谁能一直厉害下去,方明的本事在于山林作战,如果是在平原上,他那些伎俩,统统都不管用了。”
话是这么说,可方明能跟你玩平原战术么。
夏国、齐国两地,山林多的很,想让方明出来打,几乎是不可能的。
“诸位,咱们相加有一百多万人在方明手中,这可是咱们的生力军啊。如果他们作乱的话……”
“得得得,我是没这个心气了,要是再输,恐怕……”
“不!我有一法,可战胜方明。”
说话的是鲁国大王,其他君主纷纷看过来。
“愿听高见。”
“我们一直从陆路走,必须经过山林,很吃亏,方明厉害就厉害在这儿了。如果我们走水路,从海上过去的话,方明能防的住么?”
从海上过去,偷袭方明的南边,可以分兵两路,阻断齐地和夏地之间的路径,分而治之。
“说笑话吧,我们的水军可不怎么样。”
“呵呵,咱们是不行,但可以联合瀛国。”
“瀛国?那些宵小之辈?他们是最没信义的人,只是一群海盗。”
“可瀛国人海上作战能力是无敌的,我们可以许诺,攻下方明后,将齐地、夏地交给瀛国。咱们诸侯国一起出兵,让瀛国人打头阵,就说方明手中有巨大宝藏,他们一定会来。”
众人想了想,有点道理。
“鲁王,你的想法固然很好,可是瀛国乃贼寇之邦,他们攻下城池后,找到宝藏,咱们岂不是白费力气了?”
“不,瀛国人需要粮草,他们一旦进入中原地界,我们便可阻断他们的归路,把他们困死在齐夏之地,咱们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不是一举两得么?”
原来如此,确实是够狡猾的计策啊。
“好!马上派人去瀛国交涉。”
“这次,我们至少要派遣一品大员过去,才能显示出诚意,而且需要高明的舌辩之士,每个国都需要派一个人。”
……
瀛国位于中原的东南部地带,就在齐、夏边界海岸的对面,走水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瀛国此时刚刚经历一场内乱,已经平息。
新的君主还不到二十岁,身边将军、谋士,不计其数。
诸侯国的人来此,由瀛国大将军亲自接见。
得知他们的来意,大将军没有给出确切回答。
怎么都感觉是个圈套。
中原人的狡诈,瀛国早有耳闻,只是中原人很不善于打仗。
数百年来,瀛国偷袭夏国和齐国,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要不是这几年产生内乱,他们还会一直偷袭。
中原众国说方明手里有巨大宝藏,得召开内阁会议商量。
“诸位远道而来,就先在这儿休息几日吧,此事事关重大,我还要与朝中大臣商议,需要陛下定夺。”
“那就麻烦大将军了。”
内个会议当天就召开,数十个大臣坐在会议厅里。
鸦雀无声。
等待大将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