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摸了摸胡须,不枉他在天庭时刻关注着洛云。
他所为虽有些任性,也有些师弟的悲天悯人,但其真正遇到大事之时,仍然顺天而为。
简单的来说,他怕死且有牵挂。
如此才为人,才能顺天。
他的三弟通天,既不是人,也不怕天,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他也很是唏嘘。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扶着书卷,“师兄,我该走了,曾经万仙来朝,如今我也要人间受我道义。”
老子闻言不禁摇摇头,三弟还是没有成长,当年的失败,他依旧没有认出来。
有教无类有错吗?
其实没错,但……
“有些事,莫强求。”
老子最后说出了一句话。
孔子看了一眼老子,没有再接话。
他们虽然被鸿钧下了命令,但三人还是在争道。
尤其是他和他的二兄。
二兄此次化凡人间,还没有动静,想必打算甚大,他也要提前应对。
老子盘膝而坐,等着洛云醒来。
魏国。
一座浩大的城池中,亭台楼阁,无数百姓来来往往,分外繁华。其中有一座高塔般的皇宫,整体呈现黑色,在其中端坐着一位白衣大师。
“三弟化凡还广收门徒,当真是死性不改,本座就收了十二徒弟,也落得个反叛人离,他这三千万来客,又能如何?”
李悝摇着头,心中也颇有气。
他本以为阐截两教之争,哪怕他会输,也不会落得徒孙四散。
但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他虽然赢了,但却输的满盘。
他颇为喜欢的慈航和普贤等全成了佛教中人,广成子修为大损,太乙和玉鼎这两二货又不一心。
南极仙翁和云中子虽然无事,但撑不起一个偌大的阐教。
更让他生气的是,他那看不上的阐教副教主,居然背弃他做了佛教的佛祖。
半响,一个穿着黑袍的人,推门而入,语气尽显尊敬。
“李相,您之变法,吾仔细思绪,当为我魏国第一之法。吾恳请先生出山,状大我魏国。”
李悝缓缓睁开眼,目光如炬,看向那黑袍人。
他虽化凡人间,但身为元始天尊的化身,自然对世间万物有着超然的洞察力。
眼前这人,正是魏国的国君魏文侯,一位胸怀大志的君主。
“魏君,变法之事,非同小可。”
李悝淡淡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变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君上真有决心,贫道自当助你一臂之力。”
魏文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忙拱手道:“先生若能助我魏国强盛,寡人必以国士待之!”
李悝微微点头,心中却暗自思量。
他此次化凡,虽是赌气,但也为争道。
玉帝看不上西方,他更看不上。
与其让西方大兴,还不如让玉帝坐着,好歹玉帝算是老师的门童,而这西方二货就跟他的几个叛走的徒弟一样,都是二五仔,他最恨这种人了。
“变法之道,首在法治。”李悝缓缓说道,“君上需制定严明的法令,使百姓知法守法,官吏依法行事。如此,国才能长治久安。”
魏文侯连连点头,恭敬道:“先生所言极是。寡人愿听先生教诲,推行法治。”
李悝继续说道:“其次,需改革土地制度。土地乃国之根本,若土地分配不均,百姓必生怨气。君上可推行‘尽地力之教’,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同时,需减轻赋税,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魏文侯听得入神,心中对李悝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
他深知,眼前这位白衣大师,绝非寻常人物,其见识与智慧,远非常人可比。
“先生之策,寡人必当全力推行!”
魏文侯郑重其事地说道。
李悝微微一笑,心中却并无太多波澜。
他虽在人间推行变法,但真正的目的,却是为了寻找一条新的“道”。
就在此时,李悝忽然心有所感,抬头望向远方。只见天际隐隐有紫气东来,似乎预示着某种变数。
“看来,三弟的动作比我想象的还要快啊……”
李悝心中暗叹。“不过你以人为主,而我以国为主,你我以人以国为棋。我倒要看看,谁能更胜一筹。”
与此同时,远在鲁国的孔子。
正带着一众弟子周游列国,宣扬他的“仁政”与“礼治”。
他的教义与李悝的法治截然不同,但却同样在人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孔子站在一座高山上,俯瞰着脚下的山川大地,心中感慨万千。
那位高高在上的元始天尊。
“师兄,你以为变法便能扭转乾坤吗?”
孔子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道之一途,终究要靠人心来证。”
就在此时,孔子的弟子子路匆匆跑来,恭敬地说道:
“夫子,前方有一群百姓,正因赋税过重而怨声载道。夫子可要去看看?”
孔子微微一笑,点头道:“自然要去。百姓之苦,正是我等应当关心之事。”
说罢,孔子带着弟子们,朝着那群百姓走去。
他知道,自己的道,终究要靠实践来证明。而这场与元始天尊的争道之战,才刚刚开始。
……
河边。
洛云终于从昏迷中醒来。
他睁开眼,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座古朴的道观中,四周静谧无声,唯有老子盘膝坐在一旁,闭目养神。
“前辈……”
洛云轻声唤道。
老子缓缓睁开眼,目光温和地看着洛云,道:“你醒了。”
洛云连忙起身,恭敬地行礼道:“多谢前辈护道。”
老子摆了摆手,淡淡道:“无需多礼。你既已醒来,便该明白,此番经历,对你而言,既是劫难,也是机缘。”
洛云心中一震,连忙问道:“前辈,我惹……?”
老子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缓缓道:“他啊,没那么小气量。”
洛云顿时放下心,要是圣人对他出手,他十条命都不够玩的。
他也没想到,他这道居然和老子相和。
关键是还当着两个圣人的面相和,这不就变相打了通天的脸。
早知道就等一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