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古代言情 > 宫斗?靠听心声拿捏太子 > 第13章 暂时的安宁

朝堂上的这场风波虽暂时被元邵天压下,但余波仍在宫廷内外震荡。元邵远吃了瘪,心中恨意更甚,回到府邸后,便将自己关在书房,对着满室的书卷器物大发雷霆,摔碎了不少珍玩。他咬牙切齿地咒骂着元邵天和萧宸月,发誓绝不善罢甘休。

而萧宸月这边,日子也并不好过。尽管有元邵天的维护,可宫中依旧流言蜚语不断,那些宫女太监们虽不敢明目张胆地议论,但私下里还是会偷偷交换着眼色,传递着各种小道消息。萧宸月每次出行,总能感觉到背后投来的异样目光,这让她心中烦闷不已。

为了驱散这些阴霾,萧宸月决定将心思更多地放在后宫事务的治理上。她深知,想要真正站稳脚跟,赢得人心,不仅要靠皇帝的宠爱,还得让这后宫上下都认可她的能力与品行。于是,她开始亲自过问后宫的各项开支,削减不必要的奢华用度,将节省下来的银钱用于改善下人们的生活条件。

她召集了后宫所有的管事太监和嬷嬷,在议事厅内严肃地说道:“如今后宫开销庞大,许多地方却都是在浪费公帑。从即日起,各宫的月例、膳食、衣物等,都需重新核算,务必做到精简合理。我知道,这或许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为了后宫的长远发展,为了大家能过上更好的日子,还望各位多多配合。”

众人面面相觑,虽有个别心怀不满之人,但在萧宸月威严的目光下,也都纷纷点头应是。

在膳食方面,萧宸月特意吩咐御膳房,要根据季节和众人的身体需求来准备膳食,避免过度铺张。以往那种动辄几十道菜的奢靡之风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营养均衡、搭配合理的餐食。对于宫女太监们的居住环境,她也格外关注,下令修缮那些破旧的房屋,增添保暖的被褥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起初,下人们对这些改变还有些不适应,甚至有人怀疑萧宸月此举是在作秀。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改善,对萧宸月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观望、猜忌,慢慢变成了敬佩与拥护。

萧宸月还时常深入后宫各处,与宫女太监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难处和需求。有一次,她在御花园中遇到一位小宫女正暗自垂泪,上前询问才得知,那小宫女家中突遭变故,亲人重病,可她却因身在宫中,无法回去照顾,又凑不齐足够的银钱请大夫,心急如焚。萧宸月听后,当即从自己的私库里拿出一笔银子递给她,还安排了可靠的人出宫去帮她处理家中事务。小宫女感激涕零,此事在后宫传开后,众人更是对萧宸月赞不绝口。

然而,萧宸月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她知道,元邵远肯定还在暗中谋划,随时可能再次发难。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元邵远又想出了一条毒计。

他暗中指使一位与他勾结的太医,在为一位受宠的妃子诊病时,故意在药方中加入了一味罕见且有毒的药材,然后诬陷是萧宸月指使他这么做的,目的是谋害后宫妃嫔,为自己铲除异己。那妃子听闻后,吓得花容失色,当即向元邵天哭诉。

元邵天听闻此事,眉头紧锁,心中虽不信萧宸月会做出如此恶毒之事,但此事涉及人命,又有太医指证,不得不慎重对待。他立刻传召萧宸月前来御书房。

萧宸月得知消息后,心中一惊,她知道这肯定是元邵远的又一阴谋,但此刻她也无暇多想,匆匆赶往御书房。

“臣妾参见陛下。”萧宸月行礼后,抬头看向元邵天,眼中透着坦然与坚定。

元邵天看着她,轻声问道:“月儿,今日之事,你可有什么想说的?”

萧宸月微微摇头:“臣妾问心无愧,陛下,这定是有人蓄意陷害。臣妾从未有过谋害他人之心,更不会做出这等蠢事。”

元邵天微微点头:“朕自然是信你的,只是这太医言之凿凿,还拿出了所谓的证据,朕不得不调查清楚,还你一个公道。”

随后,元邵天命人彻查此事。在调查过程中,萧宸月冷静地分析着每一个细节,她想起那太医平日里与元邵远的一些往来,便向元邵天提议从这方面入手。元邵天依言而行,很快便发现了那太医与元邵远之间的密信,信中详细记录了他们的阴谋计划。

元邵天大怒,当即下令将那太医斩首示众,严惩不贷。同时,他也对元邵远发出了严厉的警告,若再敢如此胡作非为,绝不轻饶。

这场危机再次化解,萧宸月与元邵天之间的感情也愈发深厚。他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彼此信任,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无机可乘。

而此时,萧朝月在京城中的活动也越发频繁。她借助与那位官员的合作,不断获取宫中的情报,试图寻找一个最佳的时机,给元邵天和萧宸月致命一击。她时常乔装打扮,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观察着民情,了解着朝廷的动向。

有一次,她偶然听到几位百姓在茶馆中议论朝堂之事,言语中对萧宸月颇为赞赏,称赞她推行的政策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萧朝月听后,心中冷哼一声,她认为这些百姓都是被萧宸月的表象所迷惑,根本不了解她背后的真正目的。

“哼,等我复国之后,让你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为百姓着想。”萧朝月暗自想着。

回到藏身之处后,萧朝月开始谋划下一步的行动。她决定利用自己在道观中学到的一些奇门遁甲之术,制造一些混乱,让京城陷入恐慌,从而削弱元邵天的统治根基。

她精心挑选了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带着几个亲信,潜入了京城的一处粮仓。运用所学的法术,制造了一场看似诡异的火灾。大火瞬间燃起,照亮了半边夜空。值守的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奔走呼喊,试图扑灭大火,但火势却越来越猛。

这场火灾不仅烧毁了大量的粮食储备,还引发了京城百姓的恐慌。一时间,人心惶惶,街头巷尾都在传言着各种不祥之兆。元邵天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调集人手前往灭火救灾,同时加强京城的戒备,防止有人趁机作乱。

萧宸月也听闻了此事,她心中隐隐猜到是萧朝月所为。她一方面担心百姓的安危,另一方面也为姐姐的愈发疯狂而痛心。她向元邵天请求一同前往救灾现场,元邵天起初有些犹豫,但看到萧宸月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答应了。

在救灾现场,萧宸月亲力亲为,指挥着宫女太监们帮助百姓疏散,分发救济物资。她的身影在火光与烟雾中穿梭,安抚着受惊的百姓,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与安心。元邵天则忙着统筹全局,调集军队和各方力量,全力灭火,维持秩序。

经过一夜的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但这场灾难给京城带来的创伤却不小,百姓们损失惨重,许多人无家可归。元邵天看着满目疮痍的京城,心中满是自责与愧疚。他发誓,一定要找出幕后黑手,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

萧宸月回到宫中后,疲惫不堪,但她顾不上休息,立刻去找萧朝月。她在萧朝月的藏身之处找到了她,看着一脸冷漠的姐姐,萧宸月的眼中满是怒火与痛心。

“姐姐,你为何要如此做?你看看这京城,百姓们受苦受难,你忍心吗?”萧宸月质问道。

萧朝月却不以为然:“这都是为了复国,为了让东盛重回昔日辉煌。些许牺牲在所难免。”

萧宸月气得浑身发抖:“你错了,姐姐。复国不是靠伤害无辜百姓来实现的。你这样做,只会让更多的人痛恨东盛,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远。”

姐妹俩再次激烈争吵,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萧宸月失望地离开了。她知道,姐姐已经陷入了复仇的深渊,难以自拔。

而元邵天在经过一番缜密的调查后,也逐渐锁定了萧朝月的嫌疑。他一方面派人暗中监视萧朝月的一举一动,另一方面开始思考如何应对她的威胁,同时还要安抚受灾的百姓,恢复京城的秩序。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萧宸月和元邵天相互依偎,共同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他们深知,前路崎岖,但只要携手共进,就一定能走出困境,守护住他们所珍视的一切。

京城大火过后,元邵天忙于赈灾与重建事宜,每日早出晚归,身心俱疲。他不仅要调度各方资源,安置受灾百姓,还要加强京城的安防,以防再有变故。尽管如此,他仍不忘时刻关注萧宸月的状况,生怕她在这混乱之际再受委屈。

萧宸月同样没有闲着,她深知百姓此刻最需要的是安抚与帮助,于是强打起精神,组织后宫众人赶制衣物、被褥,筹备粮食,分发给受灾民众。她亲自前往临时安置点,为伤者诊治换药,安慰那些失去家园的百姓,承诺朝廷定会帮他们重建家园。

“大伙放心,陛下心系百姓,这场灾难定会过去,往后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萧宸月温柔且坚定的声音,在安置点回荡,给惶恐不安的百姓带来一丝慰藉。

然而,元邵远却趁着京城大乱,暗中再次联合一些反对势力,企图在朝堂上掀起新的波澜。他们四处散播谣言,称这场大火是上天对元邵天的警示,是因他宠信东盛妖女、荒废朝政所致,要求元邵天立刻废黜萧宸月,以平息天怒。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滴下水来。元邵远率先出列,一脸沉痛地进谏:“陛下,近日京城灾祸连连,百姓受苦,此乃不祥之兆啊!臣听闻市井传言,皆说是因皇后娘娘身为东盛之人,身份特殊,引得上天不满。为保我西洌江山社稷,恳请陛下废后,以安民心。”

元邵天怒目而视,拍案而起:“荒谬!京城大火分明是有人蓄意纵火,朕已在全力追查,尔等不思协助,反倒在此妖言惑众,是何居心?”

众大臣面面相觑,虽有部分人受元邵远蛊惑,但见皇帝动怒,也不敢再多言。元邵远却不肯罢休,继续煽动:“陛下,即便纵火一事另有隐情,可皇后身份始终是隐患,她推行的政策看似利民,实则在收买人心,为东盛复国铺路。臣等一片忠心,还望陛下三思。”

元邵天冷笑一声:“朕的皇后如何,朕心里清楚。她为西洌所做的一切,百姓有目共睹。倒是你,元邵远,朕听闻你近日与一些不轨之徒往来密切,莫不是想趁乱谋逆?”

元邵远心中一惊,脸色微变,但很快镇定下来,矢口否认:“陛下莫要听信小人谗言,臣一心只为西洌,绝无二心。”

这场朝堂交锋,最终以元邵天的强硬态度暂时压下。但元邵远等人的恶意中伤,还是像毒刺一般,扎在萧宸月心头。

回宫后,萧宸月身心俱疲,瘫坐在椅子上,眼中满是落寞。元邵天心疼不已,轻轻拥她入怀:“月儿,莫要将那些人的话放在心上,朕信你,永远都信你。”

萧宸月靠在他怀里,轻声道:“陛下,我明白。只是这接二连三的变故,何时才是个头啊……我担心姐姐她愈发疯狂,还会做出更可怕的事。”

提及萧朝月,元邵天的神色也凝重起来:“朕已加派人手监视她,定不会让她再胡作非为。月儿,你也别太操劳,好好休息,百姓还需要你,朕也需要你。”

在元邵天的安抚下,萧宸月稍稍宽心。可没过几日,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

萧朝月见京城大火并未达成预期效果,心中不甘,又打起了歪主意。她得知皇宫中有一处密道,直通城外,多年来鲜有人知,便打起了从密道潜入皇宫、盗取玉玺的主意,她妄图以此扰乱西洌朝堂,让局势更加混乱,为复国创造机会。

萧朝月带着几个亲信,趁着夜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密道入口。密道中阴暗潮湿,弥漫着腐臭气味,还不时有老鼠乱窜,但他们一心只为达成目的,并未退缩。

好不容易摸索到皇宫内,却不想触发了宫中的暗哨。警报声瞬间在皇宫响起,侍卫们迅速集结,朝着密道方向赶来。

萧朝月等人陷入重围,奋力抵抗。可毕竟寡不敌众,亲信们一个个倒下,她自己也身负重伤,眼见突围无望,只得拼尽全力,施展奇门遁甲之术,制造出一阵迷雾,趁乱逃脱。

元邵天和萧宸月听闻皇宫有刺客闯入,匆忙赶来。看到现场一片狼藉,元邵天心中一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立刻下令彻查此事,务必找出幕后主使。

萧宸月看着地上的血迹和打斗痕迹,心中隐隐猜到是姐姐所为。她心中既痛心又无奈,不明白萧朝月为何如此执迷不悟。

“陛下,我……我想去见见姐姐,或许我能劝她回头。”萧宸月犹豫片刻,向元邵天请求道。

元邵天皱眉,面露担忧:“月儿,她如今已近乎疯狂,朕怕她会伤了你。”

萧宸月坚定地摇头:“不,我一定要试试。她是我姐姐,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她越陷越深。”

元邵天拗不过她,只得派重兵暗中保护,让她前去。

萧宸月来到萧朝月的藏身之处,只见屋内一片凌乱,萧朝月正坐在床边,脸色苍白,伤口还在渗血。看到萧宸月进来,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愧疚,但很快又被冷漠取代。

“姐姐,你何苦如此?”萧宸月痛心疾首,“你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不仅害了无辜百姓,如今连自己都险些丧命。”

萧朝月冷哼一声:“我不需要你假惺惺的关心,要不是你,东盛复国何至于如此艰难?”

萧宸月泪如雨下:“姐姐,你错了。东盛的覆灭并非一人之过,如今百姓渴望和平,你若执意挑起战火,只会让东盛彻底万劫不复。”

姐妹俩再次激烈争吵,言辞愈发激烈。萧朝月根本听不进劝,她心中的仇恨已根深蒂固,认为只有复国才是唯一出路。

最终,萧宸月绝望地离去。她知道,仅凭言语,已无法唤醒姐姐。

回宫后,萧宸月大病一场,身心受到极大打击。元邵天守在床边,日夜照料,心急如焚。在他的悉心呵护下,萧宸月的身体逐渐好转,但心境却不复从前。

而元邵远这边,见萧朝月行事败露,担心牵连到自己,竟起了杀人灭口之心。他暗中派出杀手,企图除掉萧朝月,以绝后患。

杀手们趁着夜色,摸到萧朝月的住处。萧朝月虽身负重伤,但警觉性极高,察觉到危险后,立刻奋起反抗。她凭借着高强的武艺和奇门遁甲之术,与杀手们展开殊死搏斗。

一时间,屋内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萧朝月拼尽全力,击杀数名杀手,但自己也多处受伤,渐渐体力不支。

危急时刻,元邵天派去保护萧宸月的侍卫恰好赶到,与杀手们展开激战,最终将杀手击退,救下萧朝月。

萧朝月虽保住性命,却也奄奄一息。侍卫将她带回皇宫,元邵天和萧宸月得知消息后,匆忙赶来。看到重伤垂死的萧朝月,萧宸月悲痛欲绝,扑到床边大哭起来。

“姐姐,你醒醒啊,你为什么这么傻……”萧宸月泣不成声。

元邵天也面露不忍,叹了口气:“太医呢,快传太医!”

太医们匆匆赶来,一番诊治后,却都摇头叹息,称萧朝月伤势太重,回天乏术。

萧宸月不愿相信,紧紧握着萧朝月的手:“姐姐,你不能丢下我,我们说好要一起的……”

萧朝月气息微弱,眼神却渐渐柔和下来,看着萧宸月:“妹妹……我错了……我不该……”话未说完,她的手便缓缓垂下,气绝身亡。

萧宸月悲痛万分,昏厥过去。元邵天连忙抱住她,大声呼喊。

这场变故,让萧宸月和元邵天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他们为萧朝月的逝去而哀伤,也为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而感慨。

许久之后,萧宸月才慢慢苏醒过来。她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元邵天守在床边,轻声安慰:“月儿,逝者已矣,姐姐在天之灵也不愿看到你如此伤心。我们要振作起来,为了两国的和平,为了百姓的幸福。”

萧宸月默默点头,泪水却再次涌出。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尽管充满荆棘,但她必须坚强走下去,带着姐姐未竟的心愿——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哪怕这份心愿与姐姐原本的想法背道而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萧宸月和元邵天相互扶持,努力走出悲痛的阴霾。他们更加坚定了守护两国和平的决心,着手处理灾后重建、安抚民心等诸多事宜,一步一个脚印,向着那看似遥远却又充满希望的未来前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