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00
贞娘觉得自己还没打呢, 孩子就嗷嗷地哭了起来。
眼泪丶鼻涕糊得满脸都是。
赵护实在受不了他的魔音,给赵珠和赵桦使了个眼色,让老大丶老二将妻子给拉走了, 自己则是拎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小老三道:“你消消气, 孩子有些问题也不是打的事儿。”
他算是发现了, 他家老三比较难管。
虽说大人睁一只眼闭一眼,他任何时候都是可爱迷人的。
但真要较起真了, 这孩子一身的毛病。
爱顶嘴,爱耍小聪明。
还特别贪吃。
赵护自认身体素质极好,街头的小混混来一打他都不带眨眼的, 可拎他家孩子跟个称铊似的, 非常费手腕子。
把人拎到了前书房, 赵护去打了一盆水, 按着先把人给洗干净了。
见人哭声也止住了,这才道:“怎么回事?”
赵桐摇头。
他还想知道了, 怎么说着说着就上手打人了, 他只不过说了一句,那检讨不能如期交付, 结果他娘就生气了。
赵桐感觉要么是他娘快来大姨妈了。
要么就是他爹惹他娘生气了。
他可是听说了, 赵护在朝中挺受欢迎。
尤其是农家乐成功之后,朝堂上许多人都能与他聊上几句, 还被圣上去问过几次话。
总之,李深对他是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和宋子修两人,与赵护来往的更加密切了。
而他们那本《科举题锦》自九月上市之后,这个月发行的第四期, 已经破了三万册。
书坊正加班加点的干着,连带着前头的三册现在也翻开了印, 总之,短短几个月,《科举题锦》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每日收到的信件更是枚不胜数。
这许多光环加身,还真有人想给他送个小妾什么的。
赵桐觉得他大概也许可能是被他爹给连累了。
见儿子瞪着一双无辜的眼睛看着自己,赵护好笑道:“问你呢,看我做什么?那你说说你那检讨为什么不能如期交上去?”
赵桐垂头:“因为还没写完。”
“因为写完还要好几天……”
赵护是知道他会写字的,但并不知道他速度怎么样。
正常来说,一千字的检讨一个时辰足矣。
可考虑到赵桐年纪小,贞娘指定的一天时间,他感觉也是足够了,哪知,这小子速度这么快,要五六天才能写完?
赵护楞了一下道:“能让我瞧瞧吗?”
赵桐将写好的拿给他。
赵护快速扫了一遍,字迹十分工整。
大小也是写到了格子里,二百字多一点点,认错态度什么都良好。
赵护道:“写得不错呀,看得出来,你是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
赵桐点头,“我就不该跟她玩。”
女孩子就是麻烦。
赵护:“……”
所以,你还是不知道错在哪儿?
赵桐无奈耸耸肩,但他个头小,脖子短,耸了那么两下,看起来跟过电了似的,抖得十分滑稽。
赵护憋着没让自己笑出来,清了清嗓子道:“你要是这样话错的话,你娘怕是还得打你。”
赵桐歪着头看着他爹。
还别说,那脑袋又圆又大,脖子又极短,歪着头就跟歪脑袋架在脖子上一样,赵护都不好意思看他了。
扭头轻咳了一声,用手抵着唇道:“那个,你这写字速度慢可以理解,一会我帮你向你娘解释,但你口头上得跟她承认一下。”
赵桐用力点头,而后可怜巴巴地看着他爹,“那您再向她求求情,我年纪这么小,写那么多字,手都快写烂了。”
他将手伸到赵护面前,左翻翻右翻翻,是货真价实的小肉手。
赵护再次被儿子给领着拐了个弯,语重心诚道:“这样吧,你先与我说一遍,你昨日那事到底错在哪儿,我再帮你分析分析这里头还有什么问题,一会我们主动找你娘认个错,说不定你那一千字的检讨就不写了。”
赵桐轻叹了一声,“爹,我真没想到你胆子这么小。”
“就跟芝麻一样。”
有这样一个怕老婆的爹真是件不幸的事。
赵桐表示他想换个爹,勇敢的爹。
不怕困难,保护儿子的爹。
赵护擡手给他一下,“老子还想换儿子呢,早晚把你换掉,换掉!”
气死了,这小子真是不能要了。
赵护想把他立刻马上丢出去,不还是义正词严地开口,“我可告诉你,这不叫怕老婆,这叫尊重老婆知道吗?”
“只有尊重老婆,老婆开心了才能家庭和睦,家和便万事兴,你瞧瞧咱们家这两年多幸福,多幸运!”
要是原主那个废物,估计现在还在家里啃老呢。
原先一个人啃老,后来领着老婆孩子一起啃,就这还一个劲地生。
赵护鄙视了一番原主,继续引导儿子,夫妻是一体的,夫妻之间不止要互相尊重,还要互相理解。
贞娘教育孩子的时候他是不好插手的。
不然会引起内乱,以后他t们家就由贞娘说了算。
赵桐啊了一声,忙拉住他爹,“您还是参与进来吧,像今日这样救我于水火之中……”
“您就是我的盖世英雄!!!”
赵护一巴掌将赵桐拍开,两人嘀嘀咕咕商量了一会,一会怎么向贞娘认错,不然这一千字检讨怕是不好整。
让一个还没上学的孩子写这么多字,确实挺难为人的。
关键是孩子手太小,抓笔都抓不牢。
想到此,赵护打算明日去找找,能否找到给小孩儿用的笔,即能练字又不会太伤手。
赵桐认错态度是极好的。
尤其是听了他爹的真言之后,整个人像打通了仁督二脉。
把他娘哄得立马笑了起来。
见他娘笑了起来,赵桐立马把手伸过去,委屈道:“娘,您不知道字有多难写,呜!我写的手好疼啊,而且还写得不好。”
贞娘帮他吹了吹,笑道:“我瞧着挺好的,比你哥哥写得都认真,这样吧,从明日开始,以后每日练两张大字,检讨就这么过吧!”
赵桐:“……”
赵桐想让他爹帮忙说说情,可惜他爹在他娘说完之后,立马附和,“还不快谢谢你娘免了你的检讨。”
赵桐刚和他爹和好,这会儿又闹崩了,气哼哼地回房间去了。
赵桐是准备不理他爹了。
这个爹一点都不保护幼崽。
哪知,第二天,他爹中午差人给他捎了一套文房四宝,笔是小小一只,他拿起来刚刚好好,墨什么的也不大,整体就很适合他这个小朋友用。
贞娘见他欢欢喜喜地抱着东西过来给自己显摆,笑道:“你不是不想理他了吗?”
“那不一样呀,他都主动认错了。”
所以,他也很大度好吧!
有了这么一套用具,练起字来确实方便了许多,而且很适合出门携带。
赵桐还让他娘给他做个背包,以后就把这一套东西装里头,再带两本书,一日的时间就这么打发过去了。
见他如此要示,贞娘笑着应了。
晚上便跟赵护说了,“我寻思着他是不是想去上学了。”
毕竟学堂的孩子多,马先生那儿的启蒙班孩子也越来越多了,年纪也是往下压了又压。
年前最后一次去的时候,马太太还问她,“赵太太你们家桐哥儿明年也要三周岁了吧。”
贞娘笑道:“是呢,时间过得真快。”
他们进京一眨眼就两年了。
马太太瞧着跟在哥哥身旁听大家谈话的赵桐道:“你们有没有想过,明年让他入学?”
贞娘点头,“确实有想过,不过桐哥儿与他哥哥不一样,哥哥那会儿是在老家跟着表哥们上过一段时间。”
到了京都,又与姐姐一道入的学。
种种契机以及个人性格原因,赵桦更乐意来上学。
可赵桐是那种,我想学就自己主动学,但你不能逼我的模样。
否则会事得其反。
今日赵桐让她给做个背包,他要放自己的学具,贞娘便觉得孩子是想去读书了。
每日在绣坊里也不是事儿,虽说大家不是坏人。
可一个男孩儿成日与姑娘们混在一起,难勉出现一些性别偏差。
马婆子前几日找了她,说想让马甜甜明年跟着绣坊的姑娘们学习绣花,刚好今年后半年又买了几个学徒。
年纪与马甜甜差不了多少。
马甜甜这样子也算半个学徒了,断然没有以前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方便。
赵护道:“行,你先帮他把背包备好,待翻过年再与他好好聊聊。”
赵桐一心盼着过年。
待过了年祖父丶祖母他们就来了,家里的姐姐丶哥哥们也都会一道过来。
到时候家里人就多了,他有了老爷子和老太太的庇佑,日子一定过得风生水起,坑爹大计他都准备好了几套了。
哪知,待过了年,背包给他准备好之后。
赵护望着背着包,开开心心走来走去的他道:“桐哥儿啊,你翻过年已经三岁了。”
赵桐快乐的步伐一顿,下意识地就要倒地,哎呀哎呀地喊:“好重啊,背不动了!”
不想,他还没歪,赵护一把将人给捞直了。
“你最近写的字,我瞧过了,日日新,日日都有进步,虽然速度慢,可字却是一次比一次好……”
赵护说着将他这些日子写的大字给翻了出来,上头画红圈的都是表示写得很好的。
赵桐被他爹一夸,小尾巴又快乐地翘了起来。
赵护一通迷魂咒下来,赵桐完全找不着北了,乐哈哈道:“那我更要好好写,指不定比成为诗王还要先成为大书法家。”
赵护一噎。
震惊又无奈,暗暗吐了口气,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父子两人美好交流了一会,赵护这才进入正题。
你既然这么上进,这么爱学习,在家里一个人肯定会觉得挺无聊的,不如这样吧,你去学堂读书吧。
就是你哥哥丶姐姐读书的地方。
赵桐啊了一声,不可置信道:“我还小。”
他记得赵桦也是三岁多才入学的,而且还是跟着表哥们去混日子。
到了京都正式入学,已经满四岁了。
赵护道:“你不能这么想,年龄有时候只是个数字,你的各方面都很适合去学堂。”
“而且你是我们家最孝顺的孩子,你每日都跟着你娘,难免让你娘分心……”
再说了,学堂里面教的东西,并不像你想的那么难,学堂里面小朋友丶大朋友都有,不比你在家自己玩得好吗?
人家马甜甜已经开始在绣坊当学徒了。
你好意思拉着人家玩儿?
你一个男子汉的,成日混在女人堆里怎么回事?
赵护的嘴骗人的鬼,洋洋洒洒一大堆,把赵桐给说得心思有些动摇了。
说实话他还是想留在家里,他要成为诗王,可以自己读书。
为什么要去学堂啊,学一些自己学过的,完全没有挑战性的东西?
见儿子不情不愿的,赵护摸摸他的头,“其实去学堂,不是主要学习,而是让你多交朋友,你说你一个男孩子,除了认识的几个人之外,你还有交过别的朋友吗?”
这话倒是真的。
他除了被动认识的,还真没有主动认识的。
还不如人家小花,先前健全是,谈遍附近所有小狗,现在成二姨子了,人家照样每日乐哈哈地出门,和那些前女友成了好姐妹。
赵桐想了想道:“行吧,不过每个月得加钱。”
赵护:“??”
赵桐认真道:“哥哥读书了,你说给他三百文,然后每年往上加,我去年没读书给一百文,今年读书了,那是不是也得从三百起步!”
赵护:“……”
所以,钱才是你读书的动力?
一翻讨价还价后,赵桐的月例只长到了二百。
父子两人各让一步,最后按赵桦的月例给推下来的。
不管怎么说,赵桐觉得还是进步了一些,本来吧,他今年是一个月一百五,现在还多了五十,不算赚,但也不亏。
这样算下来,每年光是月例就可以攒下三两银子。
他再努力写点东西,一年凑个五两银子,完美!
他一个小小的三岁崽崽,一年能攒下五两银子,真是太棒了。
赵桐要去上学了,除了准备学习用品之外,还得带着他去学堂见见先生,再给先生送上拜师礼。
在赵桦他们上学的前一日,贞娘和赵护两人带着赵桐去了马家塾馆。
马先生见过赵桐许多次了,知道他要上学,便例行公事的问了一些问题,小朋友都能一一答上来。
赵桐还把自己最近练的字,觉得好的一张挑出来递了过去。
马先生一点不吝啬地夸了一通,最后通过判定,他可以升到启蒙二班。
赵桐:“……”
总感觉有点不对劲,他这年纪不该是宝宝班么?
赵桐挺郁闷的。
启蒙班也是分三级的。
甲丶乙丶丙三个班,丙班的学生只有七八个,年纪比他大不了多少,他仔细看了一下课程表,基本上就是读书丶识字,练字什么的不会要求。
乙班的学生学得就多了一些,到了甲班就会为真正的读书打准备了。
所以,赵桐是特别想去丙班的。
这样跟着大家吃吃喝喝玩玩,晚上也没什么作用。
多么自由自在,他混个两三年,再升到丙班,待到了八九岁就可以正式读书了。
这样再读个五六个,就可以下场试一下了,若是过了继续往高了升,当然那时候就不会在塾馆读书了。
会去府学或者国子监。
也有人去书院的,再说个几年,便能参加岁考,再进入乡试赛道。
赵桐仔细算过,按他的时间规划,二十岁前完成学业绰绰有馀。
哪知,马先生直接给他跳过t了两三年。
赵桐被录取了,赵护和贞娘都很开心,赵护抱着自家的胖宝宝,笑道:“说说,今日想吃什么,爹给你做。”
赵桐不想跟人说话。
赵护笑着拍拍他的背,报了一串的菜名出来。
赵桐轻轻叹了口气,“那就简单点吧,做个麻辣香窝,再做一个烤鱼,最好买黑鱼,刺少……”
“对了,烤鱼的汤可以放点辣,不然会很腻。”
赵护呸了他一口,“你这叫简单点?”
嘴上虽吐槽,还是领着小儿子去菜市上买了不少菜。
一般的塾馆开学,差不多正月二十了,贞娘前两日收到家里的信,老太太他们决定正月底丶二月初出发来京都。
沿路的花花草草都会长起来,天气也是渐渐转暖,倒是个不错的游玩机会。
且老太太说了,她一辈子没出过门,这次怎么着也得在路上多走走多瞧瞧,其实赵老太还是有私心的。
大丫丶二丫今年一个十六,一个十五了。
眼看着亲娘王氏的考期要到了,两孩子也就这么前后脚要嫁人。
嫁人之后,说句不好听的,若是丈夫有本事,那你便能跟着占点光,走南闯北的看看外头的风景。
若丈夫是个普通人,一辈子怕是连城都进不了几次。
也不管赵老爷子怎么想的,赵老太把自己的想法与小姑子陈老太说了一声。
陈老太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我还想着让明哥儿和显哥儿长长见识,咱们在路上走慢些呢,嫂子既然这么说了,那我们可真是想到一处去了。”
两个孩子以后要科举入仕的,陈老太先前听赵护说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本来此次进京她还有些犹豫。
毕竟女儿嫁人了,女婿接自己的父母入京是天经地义。
她一个丈母娘带俩孙子算什么,结果赵护一连来了两封信都告诉她,这不光是为了她,也是为了两个孩子。
陈老太便痛快地答应了。
这会儿两人商量好,便来信告诉贞娘。
一月底二月初出发,跟的是游船,大概三月底四月初能入京。
想到此,贞娘有些羡慕,“当时带着孩子们进京时,大家都是急匆匆的,一路上光看水流了,连岸都没怎么上去过。”
还是老人家会玩。
赵护道:“那时候情况与现在不一样。”
不管是赵老太还是陈老太,手里现在都有钱了。
金向云的铺子生意是火得不行,金向云给贞娘的分红都多了不少。
话里话外都是沾了他们夫妻的光。
对方给的,赵护就让她全收了,别说赵大龙夫妻占光了,就是整个村子都跟着沾光,出去只要说是与赵护同族的,或者沾亲带故的,多少能被人高看一眼。
赵护除了去年买宅子花了一大笔之外,平时也就是一家的日常开销。
贞娘从绣坊那边拿的钱都足够了。
是以,去年酒楼和庄子上的分红,贞娘尽数给攒了下来,也差不有小五千了。
至于《科举题锦》的分红,也已经拿了小一千了。
待这个月底,他估计能翻个几倍,就那吓人的销量,赵护:“……”
我要不要写本在古代捡钱?
错,其实与考试有关的东西,都是捡钱。
于是,前几日他给赵大龙去了封信,想让他找村长和族长讨论一下,给村里办族学的事……
若是顺利的话,过不了几个月族学就办好了。
村里空地多,男人们多少会干些泥瓦匠的活,建学堂比起京都要容易许多。
赵护还亲手绘了张图,给赵大龙捎了回去,他前年在工部干过活,对于造房子的价格还是比较了解的。
在千河县一个三进的院子建下来二百两足够了。
至于书本这些额外费用,他也算过了,村里的孩子免费读书,只有族里的孩子免费发书,若是外村的,可以收些费用,但绝对比寻常的学堂少上许多。
除此之外,赵护每年还会给族学捐一百两,做为学堂的费用。
这是他自己能做的,至于旁人要不要捐钱,他就管不着了。
到了正月底,赵大龙的信来了,学堂的地址也选好了,他告诉赵护,除了他给了三百两以外,金向云也让赵大龙捐了二百。
兄弟两人就已经五百两了,做为族学的启动资金。
是以,村里人决定由赵大龙担任这个族学的校长,像请先生丶买书或者谁能来读书等等事情都得由赵大龙参与。
除了赵家兄弟之外,赵三爷也捐了十两银子。
他这两年靠着赵护提供的小车图算是赚了不少,后来京都流行后,连外郡的人都过来订车了,如今赵三爷算是村里第三富了。
赵护惊讶地发现,上了半个月学的赵桐不止没瘦,反而更胖了。
拎着特别沈手的儿子,赵护道:“怎么回事?不是说以后少吃点吗?你是不是每日都偷吃?”
赵桐委屈道:“哪有,每天活动量那么大,哪有时间偷吃。”
这话倒是不假,先前和马甜甜玩时,小姑娘喜静不爱动,两人顶多动动嘴皮子,再加上他渴了饿了,小姑娘都照顾着他,一整成几乎不动腿。
可现在不一样了,学堂里的孩子年纪不比他大多少,上课时还好,一下课大家就跟疯了一样,在外头跑来跑去。
无形中就增加了活动量,活动量一大,饿得也快。
马太太做的饭又超级好吃,旁人一碗他两碗,甚至还得再添点,而因为他读书了,每日都给赵护点菜。
赵护也是惯着孩子,你点什么我做什么。
就这么不知不觉又胖了起来。
赵护:“行吧,从明日起控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