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穿二代捡漏日常(科举) > 219-221

219-221

赵护第二日下衙, 便领着家里几个孩子一起去了李兴竹读书的霁月书堂。

这家书堂在京都还是蛮有名的,占地也特别大,按李兴宗的话说, 比他们李家还大, 李家赵桐三人是去过好几次的。

光是李兴竹他们小辈儿住的院子就跟赵家这三进的院子差不多大了。

不过李家人口众多, 李兴竹两兄弟也与赵桐和赵桦一样占了一个厢房,左右各一个卧房, 中间是共用的客厅兼书房。

霁月书堂比起马家塾馆位置要偏不少,这也就使得他才能在京都这种寸金寸土的地方占这么大的地盘,足足有四十亩地之多, 据说有上千名学生。

除了京都本地人之外, 直隶也有不少人在这边读书。

霁月书堂的学生每次考取的秀才名额能超参考人数的一半之多。

而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可以通过应试进入府学或者国子监, 若是在霁月书堂表现极好的, 还会被山长推荐去府学和国子监,连应试都免了。

像李兴竹他们这些学生, 大部分都是留宿在书堂的, 每个休沐日回来一趟。

赵桦这才反应过来,“要是我们都去了霁月书堂读书, 是不是以后就不能每日回家了?”

赵护笑道:“对呀, 现在想好,还能反悔, 不然真去应试了,以后就真回不来了。”

赵桦略一思索便道:“要。”

他是要与两位表哥一起的,到时候三人一起回乡考试。

再比比谁的名次更好,简直不要太刺激。

赵护也知道他认定的事情一向不会改变, 便道:“那你去了可别想家哦。”

“放心吧!我以前住在外婆家,也没怎么想你和娘。”

赵桦记性好, 小时候的事还记得清清楚楚,每日读书识字,在村里四处乱跑,比起京都只能待在家里,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那时候周围的小朋友都是他认识的,偶尔还能去别人家蹭吃蹭喝。

想到此,赵桦便得意洋洋地给赵桐讲了起来,那眉飞色舞的小模样,赵桐瞬间明白了,这哪里是忆往昔。

这分明就在是说,弟弟啊!

你可真可怜,没在老家这么浪过,瞧瞧,你哥哥我这快乐的童年。

赵桐皱皱鼻子,不置可否道:“那你也没我的小花厉害。”

赵桦微微一楞,随后气道:“我怎么就不如一只狗了?”

赵桐呵呵一笑,“那你说说,你有几个后代?”

“瞧瞧我的小花,出去浪一圈多一窝孩子,再出去浪一圈,又多一窝孩子,给养狗事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以后那些小狗,小小狗,可都得喊小花祖宗!”

小花真是开宗立派的大功臣。

谁与争锋?

赵桦:“……”

我特么是个人,又不是狗。

呀呀呀!这个胖弟弟太讨厌了,赵桦决定不跟他一起玩了,转身拉着两位表哥讨论功课去了。

赵桐得意地扬扬嘴角,结果,这一转身就见他爹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赵桐假装不知道他这什么意思,开心道:“爹,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赵护笑着拍了拍他的头,“以后,可不能这样比知道吗?否则会让人笑话的。”

赵桐自然知道,不过就是想气气他哥。

凭什么你小时候可以四处浪,而我只能关在家里,连番茄鱼也只能闻味儿。

走了一个时辰,才到达了目的地。

李兴竹和李兴宗两兄弟早早就在门口等着他们了,见众人下来,李兴宗立马跑过去,拉住赵桦道:“桦哥儿,你也来了。”

赵桦道:“我也要应试,以后便能与两位哥哥同一个书堂了。”

李兴宗开心道:“那可真是太好了。”

李兴竹打算明年回乡考童试,他这一走就只馀下李兴宗一人了,他还琢磨怎么和他娘说,让他每日都回去。

现在好了,赵桦他们来了,他就不孤单了。

李兴竹先领着众人去了山长的书房。

今日来应试的人还有不少人,赵桐被赵珠牵着,尽量伸长了脖子数数考试多少人,再听山长说说什么成绩能进来。

赵桦和陈家兄弟听得极其认真。

赵护交待了三人几句,便由李兴竹领着去应试的教室。

赵护则领着赵桐几人在霁月书堂逛了一圈。

书堂有大大的操场,可以练箭,也可以蹴鞠,更要命的是据说还可以打马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大的食堂,几人逛了一圈之后,赵护领他们进了食堂,见到食堂里也有番茄鱼,赵桐双眼立马亮了起来,“爹,番茄鱼,番茄鱼。”

赵护不看他问了赵珠姐妹三人,三人也想尝尝书堂里面的鱼做的好不好吃。

除了番茄鱼之外,还点了书堂最出名的几道菜。

大丫见他们就这么开吃了,小声道:“二叔,我们不用等桦哥儿他们吗?”

赵护道:“用不,他们考试要三个时辰才能出来,等他们出来了再吃也不迟,倒是你们早上吃垫了两个包子,又都是正长身体的时候,这会儿才更该多吃一些。”

赵桐趁着他爹说话间,夹了一块梅菜扣肉塞进了嘴里,嗯嗯嗯地用力往下咽。

他头也不擡,将脸都埋进了米饭里,直到嘴里的肉全咽了下去,这才附和着开口,“对对对,我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就该好好吃饭,大口吃肉,这才能长得棒棒!”

同时,夹了一块糖醋排骨放到赵护碗里,“爹,您吃,您是咱们家最辛苦的一个人。”

语毕,他将夹过排骨的筷子在嘴里咬了两下,心满意足地笑道:“爹,您看我多乖,大夫不让我吃大肉,我就不吃,我就尝点味儿。”

这话听得赵护都觉得心酸。

不过赵护一点也不上当,将赵桐夹给他的排骨塞进嘴里,这才道:“味道还行,这肉也不油腻,看你今日表现这么好,就允许你吃两块。”

赵桐一听这个,立马把筷子伸了过去。

他早就瞄好了里头肉最多,酱汁最足的那一块了。

可惜真吃到嘴里之后,赵桐就发现了,这肉挺老,还有点柴,除了上头的酱汁用了番茄酱滚边带着酸甜口感之外,馀下的肉没味儿,还不好咬。

一块肉赵桐那发育不完全的小牙齿,楞是咬了好几分钟,最后可怜巴巴道:“爹,我咬不动了……”

呜!

他就知道他爹不安好心。

赵护是一日不坑儿子,就心里痒得慌。

这会儿心满意足地坑了儿子一把,整个人都觉得亮堂了起来。

赵护对霁月书堂的感觉还可以,除了厨师的手艺不怎么样之外,菜色还是相当丰富的,住宿的地方也还可以,两人一个卧房,四个人共用一个厅堂。

这条件比起老家的县学也差不多。

教室就更好了,还用了明瓦,光线相当不错。

课程也是相当丰富的。

君子六艺属于选修课,但每人都会选两样,但像数和射这两样却是人人必学的。

山长现在给大家用的数,是赵护的那本t《算学》第一册。

尤其是新入学的学生,用这个最适用了。

知道赵护的身份后,山长在赵护他们吃完饭等待时,特意拿着书请教了赵护好几个问题,两人算是正式交上了朋友。

山长道:“不知第二册的内容如何?”

赵护道:“待第二册出来,我让人给您送一本,若说像学生这样学得话,我觉得第二册学完就差不多了。”

再高深的东西,除非你特别感兴趣。

反正李深和宋子修两人做完了第一册的题,到了第二册,两人已经不想动了。

若不是挂着两人的名儿,怕是两人已经摞挑子不干了。

山长道:“那上头有四个人,这位赵珠瞧着像个女子名?”

赵护指了指站在树下数桃子的女儿。

“我那稿子是小女帮忙抄录和整理的,便让她挂了个名儿。”

山长恍然,“不知道赵姑娘数术学得如何?”

赵护想了一下道:“像第一册后面提到的及时梨果和鸡兔同笼,她都可以答出来,第二册的题目,也已经学得差不多了。”

说起这个,赵护还特意推了一下陈东显,今年十岁的陈东显,来了京都之后,赵护才给他看了《算学》第一册。

就算是前头有些基础,这才两个来月,他已经学完了第一册,并能轻松掌握。

山长道:“我们书堂的应试题,里头也有几道算术题,想来对他应该没有任何难度的。”

两人是越聊越投机,待赵桦三人考完出来时,山长还有些意犹未尽。

便陪着赵护他们又逛了一圈的书堂。

临走时,还给赵护带了两本自己珍藏的算学书。

赵护道:“待看成绩那日,我便将书还回来。”

山长笑道:“赵大人客气了,不着急的,以后孩子们在书堂读书,咱们有的是机会。”

赵护向山长道了谢,便由李家兄弟陪着去了食堂。

据李兴竹说,到了冬日教室和宿舍还会烧地龙,除了正常的上课之外,在特别的日子也会组织学生去附近的村子,教他们认识庄稼之类的。

像今年,他们已经集体去老田那个庄子三次了。

赵护道:“我瞧着你们屋后有一大片的蔬菜,这是食堂种的,还是学生种的?”

李兴竹道:“书堂里面所有的菜和树和都是我们自己管理的,按照不同的时节种不同的瓜果,不过大家经验不足,经常需要补种。”

“我们班前两年种的那棵桃树只活了两个月就死了。”

当时还让他们每天记录桃树的生长情况,可惜记着记着就开始落叶……

最后变枯了。

李兴竹好笑道:“大概是我们浇水太勤了,上次我听小田叔讲像树木这些,寻常时候是不是需要浇水的,一年的雨水丶雪水,就足够它们自给自足了。”

赵桦他们的成绩还需两日才能出来。

李兴竹他们也准备放暑假了。

赵桦出来,便与两人约好了,待放假了天天来家里一起读书。

李兴竹笑道:“行,若是太晚了,你可得给我留宿。”

赵桦用力点头。

赵护领着众人在书堂又吃了一顿饭,便坐车回去了。

赵桦向来不挑嘴,几个人里头除了赵桐吐槽口味差之外,大家倒没什么意见,赵桦现在一门心思要与两位哥哥一起读书识字。

对于霁月书堂的环境,他是相当满意的。

三人已经开始憧憬入学后的情景了。

赵护拍了拍趴在窗边往外看的赵桐道:“你哥哥和表哥们都准备好去霁月书院读书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呀。”

赵桐不置可否,头也不回道:“他们这不是还没出成绩吗?”

这高兴的太早了。

小孩儿就是沈不住气。

赵护继续道:“不管考不考得上,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你觉得呢?你的目标是什么?你以后打算去哪里读书?”

这个问题赵桐还没想过。

他原先是打算是启蒙班混几年,然后再慢慢地往上升,这个班两年,那个班三年,待十七八岁了再下场考个秀才。

这样好歹有个功名在身了,就算是考不上举人,也可以回老家开个塾馆当个教书先生,一辈子不愁吃喝。

再加上他爹留下的东西,他就能轻轻松松躺赢。

像赵桦这么卷的,要入国子监啊,要拿解元丶状元之类的,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这会儿被他爹点明,赵桐略一思索便道:“我觉得马先生教得就挺好。”

马家塾馆虽然不大,学生也不多。

但是年纪也不少十七八岁的,有的甚至二十来岁了。

而且马太太的手艺相当好,点心好吃,糖水好喝,烧得菜一点不比赵护差,最主要的每日还能回家吃上赵护做的饭菜。

白天吃马太太做的,晚上回家吃老爹做的。

这样走读的生活,就是人间理想。

他为什么要换地方?

赵桐的回答,倒也在赵护的意料之中,他略一沈吟又道:“那待你长大一些呢?比如考中了秀才之后呢?”

赵桐拧眉,“我现在还在启蒙班,应该不用考虑这些事情吧。”

就算是要考虑,也不会来霁月书堂,他们家的饭真的很不好吃。

看着花里胡哨,也就骗骗没口福的人罢了。

赵珠道:“我听三舅舅说国子监的饭菜还蛮好吃的。”

赵桐撇撇嘴,“他那天给我说,国子监的饭菜又贵量又少。”

赵护若有所思道:“其实你去读书了,可以向山长提见的,若真被采讷了,所有的学生还会感激你,你这一跃就成了众人的恩公,想想以后的日子肯定特别爽。”

赵桐认真点点头,拉了一下赵桦道:“哥,等你去霁月书堂读书了,就向山长提意见,说饭菜不好吃,待你们饭菜改善好了,我就能去读书了。”

赵护挑眉,儿子大了不好忽悠了。

赵护见没忽悠到傻儿子也不气馁,到家后见时间不早了,便让几人先去休息,待明日了再与他们说今日考卷的事。

赵桦心急,拉住他道:“爹,就让我现在跟你说吧,不然我睡不着。”

在路上他与陈家两兄弟讨论了一路,可赵护都没答话,这会儿赵护好不容易松口了,哪能放过这个机会。

赵护好笑地揉揉他的头,“你怎么就没你弟弟沈得住气?”

赵桦看了一眼相当沈稳,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往卧房走的赵桐道:“他那是不思进取,巴不得没人问他的课业呢。”

赵护觉得有理,索性将三人领进了书房,顺便把不思进取的小儿子给喊了进来。

见女儿还站着不走,朝赵珠三人招了招手,“一起听听吧,兴许以后也会用得着。”

赵珠拉着大丫丶二丫一道跟进了书房。

赵老爷子站在门口,巴巴地看着众人,本以为可以问问今日的情况。

哪知,赵护又把人给叫走了。

吹胡子瞪眼道:“他这样早晚把孩子们搞得厌学了。”

厌学这词是他从赵桐那里听来的。

意思就是压迫之下产生的逆反心理。

赵老爷子觉得这话颇有些道理,便给记了下来。

赵老太太道:“以前二虎读书时,你可不是这样说的。”

只爱听旁人夸他儿子的好,若是这次测验的成绩有所下滑,赵老爷子立马一顿输出,什么三更灯光五更鸡,他自是觉得不够。

觉得一家人紧着你,让你读书,你就该一日当三日用。

一天十二时辰不休的学习再学习,这才能对得起家里人对你的付出。

现在倒好,嫌弃赵护把孩子们抓得紧了,赵老太觉得,赵护如今的抓紧与当年赵老爷子可是差得远了。

赵老爷子被老太太一顿怼,只得咂咂嘴,而后放软了音道:“我这不也是觉得此一时彼一时吗?你说明哥儿他们三们年纪大了,抓紧也是应当的,可桐哥儿毕竟一个三岁多点的娃儿,如此逼迫孩子到了正经读书年纪不乐意去了怎么办?”

“更何况,现在家里的情况与以前可不一样了。”

日子好过了,资源也丰富了。

赵护那会儿读书,连书都买不起的,都是借了先生的书趁着休息时间把课本抄下来。

赵老太道:“别操心那些闲心,今日出去遛弯了没?”

赵老爷子:“……”

正如山长所说,今日的题目相当丰富。

除了科举会用到的几本书籍之外,里头还涉及到了数术丶琴棋书画,甚至还有一道讲的是农桑。

不过这些都是潜显易懂的,只要平时接触过,都能答得上来。

唯有数术出了几道计算题,还有一道应用题。

赵桦道:“爹,今日t的题目虽然驳杂,但儿子都有读过并且接触过,像里头提到的日月变化,初一什么样儿,初十什么样儿,我都能画得出来,就连星宿我也能写出不少名来。”

面对如此多样化的考试,赵桦特别的兴奋。

他觉得,自己的学习方向是对的。

想要学问好,就得什么书都读,什么书都研究,不拘泥于四书五经,这样才能触碰到更大更广阔的天地。

说完,对赵桐道:“弟弟,你如今读书的方向有些浅了,一会我给你写几个书名,明日咱们一起把书买回来,你趁着这段时间把落下的补上,待开学了一定要惊艳众人,争取早日升班。”

赵桐:“……”

我呸——

赵桐不应声,赵珠几个却问他什么书。

赵桦立马将书单写了下来,对陈家二兄弟道:“大表哥丶二表哥,这段时间也只学四书五经了,这些东西也得补上。”

赵桦眼看着就要给众人加完课了,赵护忙拦住他道:“这些书你姐姐和弟弟读便行了,你两位哥哥现在还是重心放在四书五经上。”

好家夥,你以为随便拉个人都像你一样,一本书过上一遍就记得真真的。

每个人的领悟力和记忆力是有差异的。

陈家两兄弟的资质也算不错,但比起赵桦还是差了不少,两人本就开蒙晚,若是再将精力放到其馀上头,可别本末倒置了。

赵护让两人专心学习,别听赵桦乱指挥。

不过赵桦提出的那些书,赵珠和赵桐倒是可以看看。

若是陈大丶陈二时间充足,也可以挑自己喜欢的看,因为这些东西,科考的时候不会出现在考题上。

有时间多读几本文集倒也是不错的。

两人明白了,谢过了赵护。

将各自今日考试的答卷给说了一下,赵护听完觉得文章写得还不错,尤其是那些基础的释义和引用,入学应该没有悬念的。

在书房待了差不半个时辰,赵护才将人打发走。

一扭头,赵桐已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睡着了,赵护只得将人给抱起来,送回了房间。

赵桐虽然不想努力学习。

但在赚钱上面却有自己的规划,比谁都积极。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便跑到书房将自己去霁月书堂的见闻给写了下来。

就像二先生李思敬说的,刚开始他投稿时,幼儿版面东西少,还没有形成系统,众人都不知道小朋友也可以去投稿赚钱。

但经过快一年的发展,幼儿版块已经十分成熟。

京都可是整个朝廷的重中之中,就算是寻常百姓家里,孩子也是能识几个字的,更别说文武百官有一半都汇聚京都。

更别说天下学子不知道多都在京都求学呢。

所以京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你若是不努力将自己的水平提高。

那你的辉煌也就是那短短的几日。

赵桐当诗王的心不死,立志好好读书,好好写文章。

他对自己的要求很简单,京都小报每期必有他的诗或文。

至少是一篇。

霁月学堂这篇游记写完,他先拿给赵珠瞧了瞧,赵珠瞧着前头写得还挺正常,可到了后头他吐槽人家厨师的水平不行。

糟蹋了那么好的食材,又引用了一诗《悯农》。

最后还建议,每年京都举办一次厨神大赛,这样便可以激厉厨师们提升自己,做出更多更好吃的菜。

就像他们师娘的手艺那么好,他才乐意一直在马家塾馆读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