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我成了宝玉的哥哥 > 分卷阅读167

们尤为擅长以诗词的形式作判词。

其华美的文学风格使众多判词成为传世佳作,充分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法学修养,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堪称融情、理、法及典故于一炉的判词典范。

这让贾琰不禁想起诗人泰戈尔曾说:“诗人都是法律系逃逸的学生。”

某种意义上说,诗人和法律人确实也有着共同点,他们都在用双眼洞察社会百态,用双手来书写对良知的思考。

鉴古知今,贾琰一直认为古代诗人的判词所折射出的传统法文化精神, 其中的精髓仍具有穿越时空的现实价值,品读这些“以词代判”的判词, 甚至可以说它个性化十足。

现代时,贾琰在大学期间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号称“东坡居士”的苏东坡曾为品行不端的和尚题字:“日落香残,去了凡心一点(秃);

火尽炉寒,来把意马牢栓(驴)。”

判词中直接称和尚为秃驴,具有极强的个性化,讽刺意味十足,使得这则判词流传千古,为后世所演绎、津津乐道。

贾琰看到这里时甚至对古代墨守成规,抱令守律的刻板印象都因此改变了很多,无论哪个朝代,那些享誉世人赞誉的大诗人,著名书画家好像都有一个共同性,洒脱不羁,不为世俗所困,有些时候甚至能够冲破时代的局限性,流传万世。

连着讲了几篇判词,见贾琰不仅能融会贯通,还能与自己就其中的所作的判语侃侃而谈,高先生不禁欣慰地抚了抚胡须。

觉得贾琰虽说于诗词一道欠佳了些,但谈起儒家经典,时事策论还算是不错,因此授完课高先生语气甚至颇为和悦道:“若是无事,今日就留下来用饭吧。”

贾琰听了一惊,抬头看向高先生,见其面上笑意盈盈,忙起身谢道:“谢先生留饭。”

一直到从高先生那用了饭,贾琰才有些晕乎乎地从院子里走了出来,难得高先生在授完课后留下他用饭,贾琰想到这都有些震惊,甚至不可思议。

不过很快,贾琰又摇了摇头将脑中的不可置信通通抛掉,周身带着几分愉悦与轻快回了自己院子。

这边,见二爷回来了,焦急地等在门外来回踱步的墨砚赶忙跑上前,凑到贾琰身边小声道:“二爷,宫里来人了。”

听到这话,贾琰抬头看向院内,只见一个身穿深蓝色太监宫装,手持拂尘,面容白净的太监等在院内。

见此,贾琰神色一凝,大步跨进院内,看着这太监上前笑道:“不知公公此番前来是为何意。”

见等到了人,这太监挥了挥手中的拂尘,向贾琰行了一礼笑道:“咱家是皇上身边的御前太监,此番是奉圣上之命,前来请瑾忠子您随咱家入宫的。”

说完,就甩了一下手中的拂尘,“瑾忠子请吧!”

贾琰闻言,虽心中不知这老皇帝为何要突然召见自己,但面上还是作出一副恭敬地样子同这太监一同笑着走出院子。

走出院子,见墨砚还呆愣愣地杵在门外,贾琰笑着摘下今日腰间系的一枚玉佩递向这太监语气打探道:“皇上突然召见,是为何事?不知公公可否透露一、二。”

话落,贾琰又将一只手背后,冲一侧的墨砚挥了挥手,示意他先退下。

这太监看着这枚质地细腻成色上好的玉佩脸上不禁露出笑容,装作不经意地收入袖间,方才笑着回道:“瑾忠子您莫要紧张,今日四王爷带着小皇孙进宫面圣,皇孙在圣上面前提及了您,圣上感念您不仅救了小皇孙还救了十五皇子,便想要宣您进宫亲自见一见您。”

说完,这太监还拱了拱手冲贾琰恭维道:“您这可是天家的贵客呀。”

贾琰听了笑着否拒了这太监口中的“天家贵客”,又与这太监互相恭维吹捧了几句中了解到对方姓陈,是太监总管吴德喜的干儿子,方才一路出了国子监大门。

出了门,只见国子监门外两三个小太监抬着一顶轿子等在门外,在这位陈太监的示意下,贾琰掀起轿帘,抬脚进了轿子。

见贾琰上了轿子,陈太监笑着挥了一下手中的拂尘对抬轿的几个小太监吩咐道:“还不快起轿。”

几个小太监听了吩咐忙抬起了轿子往皇宫内赶。

一路上,贾琰坐在摇摇晃晃的轿子中掀起轿帘的一角看着外面过往的马车和行人,不由心中感叹古代特权阶层的权势和阶级性。

在古代你若是救了皇室的人,绝对不能说你有恩于人家,想着可以携恩图报,自此平步青云,而应该说这一切都是人家皇家人对你的恩典和赏赐。

你首先要做的是先谢谢人家恩赏你,赏赐了你一次救了人家的机会,感念他的大恩大德。

不管你是救了人家的性命也好,还是因此丢了自己的性命也罢,这一切都是你应该做的,在他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