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策神色一沉,很快恢复笑容。
“开互市是好事啊,银子事小,借此机会宣扬教化事大。”
无论杨策嘴上说得多冠冕堂皇,瞬间阴霾的神色,已然让杨箐明了,他心里对此事多有不满。
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随口聊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题,便作辞而去。
回到吴王府,亲信禀报,徐清梦在空宅里等他。
杨箐发现皇帝与杨策貌合神离,心情大好,命亲信将徐清梦从后门引至书房,不待她说话,便先按在桌案上。
徐清梦想问他偷几个身手高强的暗卫除掉宋南天,极力迎合他,细白的皮肉上添了几条红肿也没敢吭声。
哄着杨箐高兴了,才把自己此来的目的小心翼翼说出来。
杨箐听她说要除掉宋南天,微微挑眉。
“姓宋的不是你老相好吗?这么心狠?”
徐清梦眼皮紧跳,矢口否认。
“我只是假意与他走得近,令杨策死心,并无半点私情。”
杨箐早就认定她不是什么贞洁烈女,倒也不在乎她和哪个男人有私情。
“留着姓宋的有大用,杀不得。”
徐清梦被深深地伤害了,她将清白之身给了杨箐,竟还比不过一个宋南天?
“宋南天不过空有其名,并无多少真才实学,且日前被青云榜除名,连空名都大受损伤,能有多大用处。”
宋南天最大的用处便是令皇帝和杨策之间生出嫌隙,真是头发长见识短,什么都不懂。
杨箐懒得和她多做解释,不顾她衣服还没来及地穿好,便叫来侍卫,送她离开。
徐清梦白奉献一波,憋屈无处可诉,终于想起杨策的话来,却也知道她如今连清白之身都没了,求着给杨策做妾他都不会要,只能乖乖收拾行囊上路。
这次远行徐清梦倒是长记性,准备得十分充足,除坐骑外还备了两匹马,原本拉行李的大车也改成了青幄车,有知道内情的,背地里都在耻笑她。
“上回从西域回来,装病想哄镇北王爷回心转意,却被王爷身边的姑娘赶到杂货马车上,可要笑死个人。”
“谁教她不知好歹,现成的王妃不当,非要退亲,我看哪,她是舍不得回归后宅,巴不得在外面和男人鬼混呢。”
“你还别说,真有可能是这么回事,穿金戴银衣来伸手的好日子不过,跑出来风吹晒?”
这些话最初是由杨策安插的人放出去的,很快便传得人尽皆知。
在这个时代,女将军本就是异类,女人嫉妒,男人更嫉妒。有人稍稍带节奏,便得到所有男人的共鸣。
杨策并不歧视女性,但,徐清梦拥有的一切,本来就是利用男人得来的,拿回来是应该的。
徐清梦听到这些流言,气得狠狠发作了一场,揪出几个说得欢的打了一百军棍,那些人才说得没有那么凶了。
宋南天为着自己的安全考虑,提醒她不能只是打压,打压之后还要对其他人及时安抚,否则必致属下离心离德,虽令不从。
徐清梦正恨宋南天却除不掉他,看见他便心里憋闷,哪里听得进他的话,执意从来治军,手下兵将稍有不当,便大加惩处。
正如宋南天所料,兵士挨了打,当面肃整许多,但背地里却对她更加鄙夷,巴不得她倒霉。
宋南天劝说无效,只能催她加紧赶路,用最快时间到达边城,才能放心。
来到边城,徐清梦又要作妖,不住军营,不住裴慕秋提前派人准备的驿站,指名要住杨策上次在边城时住的宅子。
裴慕秋刚一开口拒绝,她不明缘由便冷笑着质问他。
“我记得朝廷有明令,王公、勋贵,一概不得无诏在外设别院。”
“此处既不是镇北王的别院,为何我住不得?”
“还是裴将军想告诉我,这里是镇北王违令购置的私宅?”
裴慕秋见她如此胡搅蛮缠,也懒得拦她了。
“徐将军想住便住吧,只是一应后果还请徐将军自行承担,不要连累于我。”
徐清梦就不信能有什么了不得的后果,当即命人将几十车行李全部搬了进去。
小山样的箱笼堆在院子里,不知从哪钻出来几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凑上来看热闹,被管事骂了几句吓跑了。
这点小事没必要向徐清梦汇报,管事转头便忘到脑后。
弹劾徐清梦的折子,当晚便从裴慕秋的大营里发了出去。
此时徐清梦自然不得而知,忙着让人烧热水好好泡了个澡,感觉身心都放松下来。
出门不方便带侍女,只带了几个未满十二岁的书童,有些事不方便用他们,比如洗澡完就不方便叫他们进来擦身擦头发。
徐清梦只能自己裹着毯子回卧房。
打开净房门,一只大手却突然伸过来,掐住了她的脖子。
开放互市的谈判,西域方面派来的是九王子阿拉坦,其相貌在西域人中算是清秀,开口便是流利的中原话。
宋南天和阿拉坦谈了几天,双方对一些条件寸步不让,阿拉坦提出请宋南天吃顿烤全羊,欣赏一番西域美人的歌舞,放松一下。
地点就定在边城外面的一片空地上。
“开放互市后我们便是朋友,我们西域人对朋友一向热情,愿意送上最肥的羊肉和最美的女人,不知宋大人愿不愿意赏光。”
不赏光便是不把西域当朋友,自然也没有开放互市的诚意。
宋南天却不是他几句话就能拿捏的。
“我们中原人却讲究无功不受禄,待互市开放后,我设宴请九王子畅饮不迟。”
谈判僵持不下,主要原因是双方给谈判代表的权力都很有限,所以没有太多回旋的余地,只能不断向上请示。
京城往来边城一来一回,少说也要十来天,宋南天着急也没用。
谈不下去就磨,磨不下去就对坐发呆,他这个谈判代表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在驿馆里睡大觉。
谈判进行到第三轮,已经是七月中旬,宋南天明显感觉到阿拉坦快撑不住了,对他提出的要求也明显有让步的迹象。
宋南天敏锐察觉到,西域一定发生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