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军事 > 暗刃:破晓行动 > 第1章 图纸失窃,暗潮汹涌

龙泽国,雄踞大洋东岸,乃军事强国,向来秉持和平主义;与之相对的南黎国,位于大洋西岸,同样是军事大国,却奉行武力至上的霸权思维。两国虽无接壤边界,南黎国却气势汹汹,在龙泽国周边广布军事基地,妄图构建封锁之网,对龙泽国形成强有力的军事威慑。

为突破这一困局,龙泽国毅然启动了超特大 M 型号导弹的研制计划。此型号导弹一旦研发成功,其射程将全面覆盖南黎国领土,足以突破南黎国精心布置在龙泽国周边的各类导弹防御体系,且以现有的科技水平,根本无法对其进行拦截,是龙泽国战略破局关键利器。

肩负这一重任的,是龙泽国的玄盾密研所。这是一家大型军工科研机构,曾成功研制众多先进军事装备,在国防领域功勋卓著,其保密级别达到国家最高层级,所内安保措施严密周全,犹如铜墙铁壁,以防任何机密信息的泄露。

周四清晨,玄盾密研所内气氛凝重,所长苏晨正主持召开超特大 M 型号导弹研究的内部研讨会。会议进行中,苏晨安排保密员张强前往保密室取出导弹图纸,以供研讨参考。张强依令而行,当他开启保险柜的瞬间,却惊出一身冷汗——柜中原本存放的 300 张导弹图纸竟不翼而飞。张强瞬间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毫不犹豫地按下了代表最高级别警报的红色按钮。

刹那间,尖锐刺耳的警报声如利箭般刺破宁静,在研究所的每一个角落回荡。苏晨听到警报声,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这是他首次听闻如此高级别的警报,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的第一反应便是 M 型导弹的研制资料遭遇了重大危机。苏晨猛地站起身来,身形矫健地朝着保密室疾奔而去。在通往保密室的走廊上,苏晨与气喘吁吁、满脸惊慌的张强撞了个满怀。

“所长……大事不好,导弹图纸丢了!”张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声音中带着颤抖和恐惧。

苏晨闻言,如遭雷击,身体猛地一僵,双眼紧闭,双腿一软,向后倒去。好在身旁的工作人员反应迅速,眼疾手快地将他扶住。尽管心中已有预感,但当最坏的情况被证实,苏晨仍是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几乎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

不过,苏晨毕竟是历经多年绝密工程考验的老将,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堪称过硬。短暂的眩晕过后,他强忍内心的惊涛骇浪,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镇定下来,驱散恐惧与焦虑的阴霾,重新掌控住自已的情绪和行动。

“快!立即启动紧急预案,通知保卫部门,封锁整栋大楼,任何人不得出入!”苏晨一边奔跑,一边向身边的工作人员下达指令,声音坚定而果断。

在最初的慌乱过后,众人逐渐恢复了冷静,迅速按照苏晨的指示行动起来。苏晨则快步冲向自已的办公室,他需要通过红色专线向安防局报告这一紧急情况。红色专线作为龙泽国涉密部门的专用通信渠道,唯有在遭遇重大紧急事项时方可启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龙泽国安防局,作为国家的安全保卫核心力量,肩负着重要情报的收集与分析、间谍活动的防范与打击、国家机密信息的安全守护等重任,是龙泽国高层直接领导下的关键特殊单位。现任安防局局长王中强,出身基层,凭借多年来在反间谍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卓越功绩,一步步成长为备受高层倚重的中流砥柱,是龙泽国安全防线的坚实守护者。

此时,在王中强局长的办公室内,红色专线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撞击在王局长的心头。他深知,红色专线的铃声意味着重大紧急事件的降临,每一次响起都可能牵动着国家的安全命脉。

“喂,我是王中强。什么?!好,我明白了。”王局长接听电话,语气从最初的震惊迅速调整为沉稳冷静。在这危急关头,他深知自已肩负的责任重大,无论面临何种惊涛骇浪,都必须保持镇定,成为众人的定海神针。

挂断电话后,王局长立刻通过红色专线向高层领导进行了详细汇报。随后,他表情凝重地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特勤处的号码。

而我,沈影,正是特勤处的负责人,曾多次在重大反谍任务中身先士卒,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业务能力,成为安防局的骨干精英之一。

“沈影,我是王中强。有紧急案件,你跟我坐三号车,其余人坐二号车,走一号专用路线,立即出发!”接到王局长的电话,我迅速安排好手头事务,而后快步向他的办公室赶去。

我和王局长乘坐三号车,其他队员乘坐二号车,沿着秘密通道风驰电掣般向玄盾密研所疾驰而去。车内,我侧目望向王局长,只见他面容冷峻,神情严肃,这是我多年来鲜少见到的景象,心中不禁对此次案件的严重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王局,究竟是什么重大案件?”我试探着询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好奇。

“玄盾密研所的新型导弹图纸被盗了。”王局长面色沉重地说道。

听闻此言,我不禁心头一震,面露惊愕之色。玄盾密研所承担着如此机密且重要的科研任务,其安保措施必定是极其严密周全的,究竟是什么人,竟能突破这重重防线,实施如此胆大妄为的盗窃行为?

“会不会是敌特分子蓄意破坏?”我向王局长提出了自已的猜测,心中隐隐感到一种不安。

“目前还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先到现场勘查后再做定论。”王局长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坚定。

片刻之后,车辆抵达了玄盾密研所门口。只见研究所已被安保人员里三层外三层地严密封锁起来,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严禁任何无关人员进出。我们一行人出示了相关证件后,安保人员才谨慎地放行。

进入研究所后,苏晨早已在门口焦急地徘徊等候,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见到我们到来,他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急切地快步迎上前来,紧紧握住王局长的手,眼中满是焦虑与期盼。

“王局,您可算来了,我都快急疯了!”苏晨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和无助。

“苏所长,别急,情况我大致了解了,你先详细说说事情的经过。”王局长拍了拍苏晨的肩膀,沉稳地说道。

原来,玄盾密研所在接受新型导弹研发任务后,为确保图纸安全,采取了极为严密的保密措施。他们将导弹图纸分割成 300 余份,分别存放于专门设立的保密室内。保密室配备了三层先进的安防系统,从高科技的电子监控设备到物理防护屏障,层层把关,滴水不漏。同时,还安排了专职保密员 24 小时轮流值守,负责图纸的看管工作,可谓是万无一失。然而,谁也没想到,就在今天召开新型导弹技术内部研讨会之际,却发现图纸离奇失踪。

“苏所长,你安排个人,带我们的人去现场看看。”王局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后续工作。

“好的,王局长,我让保密员张强带路。”苏晨连忙点头应道。

在张强的引领下,我们朝着案发现场—存放新型导弹图纸的保密室走去。保密室位于研究所的五楼,这是一间专门为存放机密图纸而精心打造的特殊房间,四周墙壁采用了特殊的隔音、防火和防爆材料,门口设有多重身份验证和电子门禁系统,室内还安装了全方位的监控摄像头和智能报警装置,安全级别极高。然而,此刻,这看似坚不可摧的保密室却被不法分子悄无声息地突破,留下了一个令人揪心的谜团等待我们去解开。

现场位于研究所五楼的保密室内,系专为贮存导弹图纸而营建。其准入安防体系呈三重构造:首层需进行精准人脸识别,以确认人员身份信息;二层要求刷验研究所特制的生物识别芯片,该芯片蕴含着复杂且独特的个人生物数据加密信息;三层则需向驻守的现场安全保卫人员出示工作证件,唯有完整通过这三重关卡,方能踏入保密室的大门。不仅如此,保密室内还装配有超高清摄像头,其监控视角精准无误地对准存放导弹图纸的保险柜门,并且开启保险柜获取图纸还需输入特定的密码,这般高规格、多层次的防护机制,简直如同天衣无缝的壁垒,令任何潜在的入侵行径皆无隙可乘,坚如磐石,密致无疏。

踏入保密室后,我便着手展开细致入微的现场勘察工作。经勘查发现,保密柜表面毫无被撬动的痕迹,室内的各类物品亦未呈现出任何被挪动的迹象,一切仿若往常。随后,我依循规范流程,小心翼翼地提取了保密柜门把手上可能留存的指纹信息,力求从中寻觅到一丝与案件相关的蛛丝马迹。

完成初步勘察后,我抬头望向正对着保密柜的摄像头,转而对张强问道:“此处的录像资料是否完备?”

“录像俱在,我这就带您前往监控室。”

监控室位于保密室同楼层的最西侧,与保密室之间的距离大致有千米之遥。

我跟随张强的脚步来到监控室后,即刻调取了案发前近一周的录像资料。在监控室内,我全神贯注地打开保存的监控录像,逐帧反复地仔细端详,起初并未察觉到任何异样。直至查阅到周二晚上 11 时左右的一段录像时,一段异常状况映入眼帘—这段录像的中间部分突兀地出现了大约 2 至 3 秒的黑屏间隙。

目睹此景,我不禁陷入沉思。通过仔细查阅监控室的维保记录可知,这些监控机器一直处于定期检修的状态,其本身的质量理应毫无问题,况且这些监控设备均属于市面上最顶尖、最优质的安防产品,绝无出现信号故障的可能,除非是有人蓄意运用特殊手段进行恶意破坏。

“沈领导,这些监控录像,您是否需要带走?”张强轻声问道。

“嗯,劳烦你将这一周的监控视频为我拷贝一份,我需带回局里进行更为深入的技术分析。”

张强迅速将监控录像刻录至一个硬盘之中,随后,我带着硬盘朝着王局长所在的方位走去。

“王局,现场勘查已完毕。”

王局长微微点头,其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佛在思索着案件背后隐藏的玄机。

“苏所长,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所里的人员构成情形?”

王局长沉稳地说道。“当然可以,我们研究所总计有 126 人。领导层共计 6 人,除我之外,还有 5 名副所长。工程师团队有 40 人,后勤行政人员 20 人,安保人员 60 人。所内不存在临聘人员,而且每一位同志都历经了严格的政治审核流程,从理论上来说,应该不存在任何问题。另外,我们这里是办公与住宿一体化的模式。在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期间,依据保密纪律要求,全体人员均不得外出,自承担新型导弹研发任务以来,我们已有半年时间未曾回家了。”

王局长听完后轻点颔首,继而向苏晨提出想要查看一份研究所的考勤签到记录。苏晨随即拨打了一个电话,不多时,一位体态胖乎乎、满脸油腻的男子气喘吁吁地疾步走来,将考勤记录递交给了苏晨。

苏晨转手将考勤记录呈递给王局长,王局长审阅片刻后,又递交给了我。我接过考勤记录,浏览一番后,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苏所长,咱们所总共 126 人,为何这签到记录上仅有 120 人?”

“咳…咳…”苏所长略显尴尬地清了清嗓子,解释道:“我们所领导班子有 6 人,由于平日里工作繁忙,时间难以固定,所以便未参与考勤。”

听闻苏所长的这番解释,我亦感到有些许窘迫,毕竟多年来我一直奋战在特勤处一线,风餐露宿,在办公室内停留的时间相对较少,对于这等“人情世故”之事,确实不太了解。

“苏所长,那就介绍一下其他五位领导的具体情况吧。”王局长适时地转移话题,巧妙地化解了这一尴尬局面。

“我们所除我之外,其余五位副所长分别是张伟、刘立、郭威、王鹰、赵凯。目前,除了王鹰副所长前往南黎国出差之外,其余几位均在所内。”

“前往南黎国出差?”我紧接着问道。

“是的,他是去南黎国参加一个军事学术会议。虽说咱们与南黎国的关系较为紧张,但这种学术层面的交流活动基本未受太大影响。”

“苏所长,我了解了,多谢您的配合。”我礼貌性地回应道。

“苏所长,在案件侦破之前,出于保密工作的需要,我们将接管此地,可能会暂时委屈一下大家,在此期间,希望您能全力配合我们的工作。”

“这自然没有问题,王局,我们绝对服从您的指挥与安排。”苏晨毫不犹豫地应道。

妥善安排好安全保卫工作后,我与王局长一同乘车离开了研究所。此时,天色阴沉晦暗,仿若正在暗自酝酿着一场狂风暴雨。王局长坐在车内,凝视着窗外乌黑如墨的天空,不禁感慨道:“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我亦望着这黑沉沉的天空,那浓厚的乌云好似要将整个世界全部笼罩于无边的黑暗之中,一场暴风雨即将汹涌而至,而我们所面临的案件,或许亦如这即将到来的暴风雨一般,充满了未知的艰难与挑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没有了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