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妖仙相助,诛杀这天神道最强罪仙实在困难,沈莫笑凝眉思考,却听旁边一声大笑。帝君泽站起身来,对那中年道士拱手道:“仙人讲法,包罗万象,有天道真韵,我辈莫及。然我心中仍有疑问,不知仙人可否解惑。”
中年道士含笑点头,道:“但说无妨。”
“我自幼修魔,却不知魔为何物。世人以为魔即是恶,即是残暴,而我辈魔修,率性而为,不认常理,只问本心。本心为善,魔亦是佛,本心为恶,魔即是邪。善恶源于人心,那便没有魔本为恶的说法。仙人以为如何?”
中年道士闻言抚须而笑,目中隐有赞赏之意:“世上本无正邪,你能悟得此理,日后成就不可限量。我认为,魔与世间三千大道并无区别,都是应天地诸法而生,不过一名号耳。神魔九道修士,苦心悟法求道,便如佛门见一叶心中便有菩提,儒道读经纶心中便有圣言,神兵道养本命神兵便可身与器合,不分彼此……万般大道皆因起点不同,所悟不同,不分正邪善恶,只问道法高低。魔本非物,亦非人心所判,只因执入道,较其他道法更为偏执率性一些。你所求之魔,于这天地万法,只是寻常耳,何必求其所以然呢?”
这番话,说的颇为精妙,包含的道理更是大道至简,让人无法辩驳。便是沈莫笑,都为之赞叹。这罪仙身兼数法之长,早已领悟出大道真意,魔道虽强,在其眼中,也不过是大道一个微不足道的分支,与他所悟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帝君泽听罢却摇头道:“仙人不懂魔。”
中年道士笑容微顿,蹙眉道:“道友何出此言?”
帝君泽跨出一步,英姿勃发,气度超然,双目好似蕴含浩渺星河,有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仙人说魔本是万法之一,与世间三千大道并无区别,我不该执泥于魔为何物。可你也说了,魔因执入道。执念不灭,方成大魔。我修魔入道时,心中的执便是要寻魔之始末,去寻那至高无上的魔道。我要成魔,成那万古无有之魔帝,执掌苍天!这便是我的道!仙人让我不求不疑不问,我如何修魔?我若无这偏执,如何成事?既然诸法都是因起点不同,方有分门别类之说,既然神魔九道所求之法,都是天道至理一个微不足道的分□□我们修士,以偏入道,最后岂非走入歧途,又如何能窥见天道真谛。是仙人错了,还是所有的修士都错了?”
帝君泽所言振聋发聩,直问的中年道士无法言语。
这真的是一个筑基修士所能想出来的问题?中年道士心神震荡,大殿竟也跟着震荡起来,似有什么奇异的力量在悄然觉醒。
这方唱罢那方唱。两个小和尚也笑眯眯的站起身,对那中年道士颇有礼貌的拱了拱手,道:“方才领悟仙人传法,受益颇多。我二人也有几分疑惑,还望仙人解答。”
这一次,两人没等仙人回答,便自顾自说了起来。
无忧用充满崇拜的语气道:“我与师弟是涅槃门天赋最高的弟子,对佛法领悟远超同门,但我们所悟出的道,便是连师父有时候都解答不了。如今遇到了仙人,真乃遇到了良师,不问出来,我们必将寝食难安,修行不能。师弟,仙人这样的高人,不会嫌我们啰嗦,你放心大胆的问吧!”
无戒点点头,一脸认真道:“世上先有佛还是先有众生?佛家讲众生平等,为何佛家体系又划分阶级,有无上如来,已有护法、罗汉等职位?佛道主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罪大恶极之徒,只要放下恶念,便有机会成佛,那是不是对那些被残害的众生不太公平?佛道剃掉万千烦恼丝,一念放下,万般自由,可寺庙依旧需要香火供奉,乡民不惜卖儿卖女也要捐赠香火钱,祈平安,求富贵,这是不是又是一种新的红尘纠葛,因果轮转,我们佛门中人,是不是永远都不可能超脱红尘之外?……”
无戒一连问了十几个问题,个个都很尖锐。这位佛门高徒,句句都在质疑佛道,字字都在藐视佛法,中年修士只觉脑袋嗡嗡作响,万千蜜蜂蜂拥而来,搅得心神激荡,大殿更加动荡。
受此影响,杨馨儿等人的目光也出现了一丝清明。
沈莫笑看在眼中,心中已有明悟,也跟着凑起了热闹。
“我修道不久,满打满算也只有半年,对儒道理解并不通透。只知道儒法以书入道,得世之至理,明悟律己,行君子之礼。可儒道弟子,皆以武论高下,对诗文一知半解便自诩文人雅客,竟也习得一身修为。若儒道不以书重,何故为儒?若身不正,何以领悟儒法?若儒只是个称谓,与万千大法并无不同,那这儒道岂非是个噱头,安能位列神魔九道之一?小道也能成圣,也有儒道大能破碎虚空,羽化飞升,这是不是说,除了神魔九道之外的小道旁门,也是通天之门,也是大道之途?那世上应无大道小道之说,何以这神魔九道便是正统,其余便是左道?仙人讲法如此深奥,定是将三千大道装入胸怀,可否将那些通天小道也讲的通透明白?”
魔道弟子说他不懂魔,佛门弟子百般质疑佛法,儒道弟子说儒乃小道不堪神魔九道之列。中年道士开始怀疑人生,只觉这无数载岁月都白活了,看到这几个奇葩,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正此时,黑皮大汉胡聪明也挠了挠脑袋,问道:“大师啊,俺从未想过修仙,不过是悟吃了几个果子,从此有了仙基,又被一个老杂毛扔到了秘境中,吃着吃着就修行了。混了多年,也有了筑基修为。这大道是不是跟吃有关,吃的越多,道就越高?那还修个屁,多吃些不就登天了,俺还在这里听什么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