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总。”
“张导,听说你在筹备新电影?”
“对,伍总,你想掺一脚?”
“没有,没有,我有自知之明,我这点渠道对张导你是没有一点用,哪有资格参与进去啊。
张导,我是想请你帮帮忙,找演员的时候,多考虑考虑我公司的艺人。
张导,不管你看中谁,我都给你安排好。”
张天成听着感觉怪怪的,怎么弄得像是在包厢里选姑娘一样。
“伍总,演员的事,我暂时还不考虑,等前期准备做好后,再考虑演员。
不过你放心,我会好好考虑你公司演员,只要合适,一定用你公司的演员。”
“谢谢,张导,谢谢你照顾。”
“伍总,我这边还有事,就先不聊了。”
“张导,你忙,我不打扰你了。”
挂了电话后,张天成还没来得及将手机收入口袋,手机又响了,是李小婉的电话。
“李总。”
“对,是在筹备。”
“没问题,到时候我会考虑的。”
“你这太客气了,我会好好选择。”
“好。”
“再见。”
同样,刚挂了电话,手机又响了,是刘燕铭的电话。
随后大半个小时,张天成一直在接电话。
应付完那些电话后,张天成刚喘口气,厨房里就传来曾梨的大喊声,“别接电话了,快来把儿子抱走。”
张天成连忙从沙发上起身,快步朝厨房走去。
一进去,就看到曾梨正在炒菜,而她的脚边,学步车里的张烁笑呵呵地携带学步车往曾梨腿上撞。
张天成连忙一把将张烁从学步车里抱出来,然后拎着学步车往外走,“你个小王八蛋,怎么撞起你妈妈了。”
程铭的办事效率很快,两天,就找齐摄影师和美术师。
摄影师叫赵非,虽然才四十多岁,但却是国内顶尖摄影师之一,《大红灯笼高高挂》《荆轲刺秦王》《手机》都是他掌机。
美术师叫赵海,更年轻,三十多岁,但履历却不差,《手机》和《大腕》就是由他担任美术指导。
上午十点,张天成在工作室与两人碰面。
客套两句后,张天成掏出《记者》的手绘分镜头。
“两位,你们先看看剧本,然后我们商讨下拍摄风格和服装设计。”
两人连忙接过手绘分镜稿,仔细看了起来。
手绘分镜稿,几乎每个导演在拍戏前,都会画出来。
因为手绘分镜稿是导演与摄影,美术师沟通的桥梁。
如果导演只是在那干巴巴说想法,摄影师和美术师很难理解导演的意思。
可有了手绘分镜稿,那摄影师和美术师就能理解导演的想法。
当然,几乎每个导演在拍戏前都会手绘分镜稿,指的是现在的导演。
日后,跨界导演太多了。
也不是说跨界当导演就一定不行,跨界当导演,要是去学院学过基础知识,那还好说。
可很多人都没学过,也没去剧组学过怎么拍电影,连基础都不懂,就当导演。
他们想独自画手绘分镜稿,那也做不到,没有专业功底,他们画不出来。
如果想画分镜稿,那就只能找科班出身的副导演,导演说,副导演画,副导演没理解想法,那就继续画,直到画出来为止。
现在的导演,手绘分镜稿,很多人那可是一把好手,张一谋,冯晓刚,徐客等等,画的分镜稿,那能当漫画看。
当然也有例外,姜纹。
他画的手绘分镜稿,那完全就是火柴人。
张天成一直怀疑,姜纹拍戏,经常在现场改动剧本,就是因为他不会画分镜稿。
电影是视觉艺术,不是文字艺术。
你将故事写出来,那是没用的,就算你在脑海里想象好了要的画面,那也没用。
没有画出来,没有利用分镜稿细细打磨,拍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不对劲,那也不对劲。
姜文拍电影会经常现场改剧本,浪费大量胶卷,张天成觉得,应该就是没有利用分镜稿去打磨。
没经过手绘分镜稿这一步细细打磨,就导致,自己在脑海想象好了要的画面,却没法让剧组人员明白。
又想精益求精,那就只能多拍,才能将想要的画面拍出来。
张天成这几年经常画分镜稿,传说公司那几十份剧本,当初给青色公司的几个剧本,那手绘分镜稿,画得就跟照片一样。
锻炼多了,绘画技术就比较好,《记者》的手绘分镜稿,跟漫画一样。
赵非和赵海仔细看完手绘分镜稿后,全都猛然抬头,一脸震惊的望着张天成。
他们不是为可以当漫画看的手绘分镜稿,而震惊。
赵非和冯晓刚,陈开歌,张一谋都合作过,他们的手绘分镜稿不比张天差。
赵海与冯晓刚合作过,冯晓刚的手绘分镜稿,也跟漫画一样。
他们震惊的是通过手绘分镜稿,而看到的故事!
《记者》这剧本和国内文艺片很不一样。
华夏文化属性的原因,导致华夏文艺片表达很含蓄,许多时候,需要观众去各种解读。
而《记者》这个剧本,故事想表达出来的意思,很强烈。
如果只是这一点,也不至于让两人震惊。
因为张天成的文艺片,表达一向都很强烈,利用商业拍摄手法,观众一看就明白一切,不需要去做解读。
让两人震惊的是,张天成的这个剧本故事,是先告诉观众一个社会问题。
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这个社会问题,该怎么去做,该怎么去坚持!
这,,,,这,很不同于华语文艺片,反而更像,好莱坞的文艺片!
《活着》《霸王别姬》《黄土地》等等一系列华语文艺片,都是通过一个故事,歌颂什么,反思什么,批判什么等等。
张天成以前拍的文艺片也是如此,《无根飘零》《爱在深秋》《一个人》都是批判,也只有批判。
华语文艺片表达的思想有很多,歌颂,反思,批判,,,等等,但表达坚持,追求这些正面思想,很少很少。
唯一表达追求正义,又有名气的文艺片,只有一部《秋菊打官司》。
绝大部分华语文艺片,大部分观众看完会感叹,心寒,苦恼,,,,
能让人心生鼓舞,帮助人解决思想问题的文艺片,几乎没有!
就像《活着》,电影表达要坚强的活着,可观众看完后,只会感叹活着不易。
而好莱坞的文艺片,多样化。
有批判反思,但也有看完让人心生鼓舞,解决思想问题的电影。
比如《十二怒汉》和《楚门的世界》。
《十二怒汉》,抛出社会问题,在民主社会中,人们应当如何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
然后导演给出自己的答案,在艰难的环境下,我们仍应力图保持对生命的尊重在民主社会。
《楚门的世界》,抛出社会问题,媒体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和对社会的控制,然后告诉大众,对真实性的追求和自由的渴望。
并不是说西方文艺片就比华夏文艺片好,而是想要流传广,让大众也能接受,电影就得温暖人心。
好莱坞也有很多批评和反思的经典电影,《西线无战事》《与狼共舞》等等,。
但相比《十二公民》和《楚门世界》,《与狼共舞》和《西线无战事》流传度小很多。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普通观众,更愿意接受激励他们,鼓舞他们的电影,而不是让人感叹生活不易的电影。
就像一个朝气蓬勃,能解答困惑的人,和一个暮气沉沉,只会抱怨的人,当前是前者更受欢迎。
至于《秋菊打官司》为什么没能成为《楚门世界》那样的电影,因为打官司在国外太简单了。
《秋菊打官司》是表达追求正义,利用打官司去坚持,海外观众没有共鸣,对于他们来说,打官司很正常。
华语文艺片和好莱坞文艺片的差别,导演和资深幕后人员都知道。
至于为什么没人去改,让华语文艺片在全球普通观众中流传。
那是因为华夏文化的属性,就决定了,改变不了。
华夏人是夸赞的话说不出口,批评的话却是随口就来。
根本不可能去拍摄,赤裸裸鼓舞人心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