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信诚出版社
有时候底气也会决定格局。
要是在大半年前,顾家还在村子里种地,顾思晴的书要出版了,还能拿3000块钱稿费,一家人估计要放鞭炮庆祝。
顾建国和王月菊紧紧巴巴抠抠索索的过日子,十来年才攒了2200块钱,顾思晴一下子就挣了3000块钱,他们怎么能不高兴?
要抽成,要版税,就是顾思晴提出来,他们也会劝她先把3000元钱拿到手再说。
但是现在他们一天就收入上千块,这3000块钱他们不说看不到眼里吧,至少不会觉得它多么重要,可以为了它放弃更大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理想,但饿着肚子怎么谈理想?
为什么有钱人会越来越有钱?因为他们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更远大的未来。
但对穷人来说,这个眼前的利益或许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他们根本就没有精力去想更远的事情。
所以有时候资本也决定了你的高度和格局。
在全家人的支持下,第二天顾思晴给郁坚白打了电话,问他私人出版社的事情。郁坚白对顾思晴的书出版很上心,昨天回去后就跟那家出版社联系了。
“对方说可以面谈。”郁坚白道:“不过我今天有重要的事情,就不陪你们过去了。我已经跟他们打过招呼了。”
“没事儿,您忙您的。”顾思晴马上道,“我爸还说,有空了请您吃饭。”
郁坚白也想和顾思晴深交,就没有推辞,他说:“好,到时候我跟你爸喝两杯。”
郁坚白又把出版社的地址给了顾思晴,才挂了电话。
这次去出版社,全家人打算一起去。刚要准备走,韩德义过来了,说他要先回栗州了。他这次主要是买宅子,买好了就准备回去。
顾建国跟他说了打算把宅子租出去的事情,韩德义说他的也一起,把事情全部交给顾建国办,顾建国自然没有推辞。
这家私人出版社叫信诚国际出版社,离人民宾馆不是很远,坐公交两三站路就到了。顾思晴看着他们一行六人,浩浩荡荡的等公交车。心里想着,以后买车他们家得买大容量的,不然坐不下。
这要是以后他们都结了婚,一家再有几个孩子,出行要是想一辆车的话,估计得准备辆大巴车。
想想那场面,顾思晴忍不住乐。
公交车来了,一家人浩浩荡荡的上了车,坐了三站路下车,按照郁坚白给的地址找过去,信诚出版社在一个四合院内。
他们走到门口,见大门开着,里面吵吵嚷嚷的似乎有人在吵架。顾建国犹豫了一瞬率先迈腿进去,顾思晴他们在后面跟着。
进去后,就见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正掐着腰,指着两个戴眼镜的男人骂:“你们真是丧良心啊,我老婆子没有收入,就靠着这点租金过日子呢,你们租了房子还不给租金,你们”后面是很难听的带器官的话。
戴眼镜的两个男人被她骂的面红耳赤,较瘦一点的男人说:“李大娘,我们交了租金的,两天前给了你的儿子,你看,这是你儿子开的收据。”
老太太看也不看那收据,“我不看,我不识字。你们是从我手里租的房子干嘛要把租金给他?”
眼镜男:“”
另一个较胖一点戴眼镜的男人,看见顾建国他们走过来问:“你们是”
“我们是郁主编介绍过来的。”顾建国上前一步道,“我女儿的书要出版。”
“哦,《谁的童年不烦恼》是吧?”男人问。见顾建国点头,他笑着领人进办公室,边走还边抱歉的说,“跟房东之间有点误会,让你们见笑了。”
他说话斯文有礼,顾建国接触过郁坚白,知道文化人应该都是这个样子,他没说话笑了笑。顾建国跟这些文化人接触,是有些小心的。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文化,对有文化的人就带着些敬仰。
进了办公室,男人做了自我介绍,“我叫薛元明,是出版社的社长。你们哪位是粘豆包?”
薛元明看过报纸上连载的《谁的童年不烦恼》,自然知道顾思晴的笔名。看到这个笔名的时候,他还跟朋友说,作者的年龄应该不大,不然不会取这么个笔名。
“我是。”顾思晴道。
郁坚白跟他说起过顾思晴的大致情况,所以薛元明看到顾思晴,并没有因为她的年龄小惊讶。
他看着顾思晴道:“你的情况郁主编跟我讲了,想用版税结算稿酬,我们这里是可以的。我们出版社主做的是国外名着在国内的出版,给国外的稿酬结算方式,也是版税的方式。”
薛元明端起手边的茶缸,喝了口水又道:“只不过,版税率我们要商谈一下。”
顾思晴没有说话,她觉得他们现在还没有到谈版税的问题。这时在外边跟房东老太太说话的,瘦一点的眼镜男进来了。薛元明向顾思晴他们介绍道:“这是副社长,许宏文。”
许宏文朝顾家的众人笑了笑,“不好意思,我们租的这个院子有些麻烦。”
“他们是收了两次房租吗?”顾二慧出口问。
许宏文比薛元明爱说话,被这么一问就一脸郁闷的道:“可不是,先前她儿子跟我们收过房租了,现在她又来收。而且,这个宅子是好几家的,我们每个月向好几家人交房租,麻烦的很。”
顾二慧:“那确实很麻烦,还是宅子所有权是一家的比较好。”
许宏文叹口气,“可不是。但那样的宅子不好找,当时我们急着开业,就租了这里,现在想想,当时不应该那么急。”
“确实是,”顾二慧又道:“你们不是京都的吗?”
“我是京都人,但当时租房子的时候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麻烦。”
“确实挺麻烦的。”
顾二慧跟许宏文一来二去的聊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把这家出版社的大致情况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