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血玉碎璧 > 分卷阅读144

境况, 适时的收了嘴, 没暴露自己刚从那来的实情,“如果快的话, 等到这里安定下来, 回去之后说不定还能看见啊。”

萧司寒只是望着那叶子,嘴角微扬, “是吗?那倒是……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

燕京。

临安街上红黄相间的落英簌簌而落, 往日还算京城胜景的地方人迹稀疏, 冷清荒凉。

文人雅客没了吟诗作赋的雅兴, 街头百姓本就没这份闲情逸致,而身在局中的文臣武将们一反常态,正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于是几十公里之外有人心中挂念期望再见的场景, 在当时当地却成了萧瑟凌乱的遗忘之所。

漫天满地的黄叶包裹在呜咽的风鸣声中,与夹杂其中的点点红痕,构成了一幅寂寥残景,像是某种不详的前兆。

而这种种异常诡异的现象自然事出有因——近日燕京发生了三件大事。

这三件事一件比一件重大,反转不断,最后彻底打破了这繁华京城的虚浮外衣,将这早已危若累卵的局势推向了高潮,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一是贵妃宋氏的千秋盛宴。

景帝近来缠绵病榻这是无论怎么遮掩都无法隐瞒的实情,众人嘴上不说,可心底却清楚的很,这般情况发展下去,无非两种结果,一是皇帝驾鹤西去,太子顺理成章继承大统,风平浪静,“皆大欢喜”。

另一种情况则不好说了,但最后现今两位势头正盛的皇子定有一个是要反的,至于不得善终的是哪一个,现下尚不好言说。

而贵妃宋氏的这次千秋宴席,则终于让众人看出了端倪——在这般议论纷纷猜忌不断地时候,皇帝毫不掩饰的态度,让举棋不定之人看出了现如今的天心所向。

按理说皇上身体欠佳,加上民间大灾小祸不断,这宴会本不该大办,可皇上却不仅下旨盛办,还撑着病体亲自到场赴宴——大皇子如今算是贵妃半子这几乎是公认的事实,皇帝这般作态,让众臣心里的天平不自觉歪斜起来。

可还没等众人分辨清楚,次日第二件大事便发生了,如一声惊雷炸响,将昨日的境况完全反过来了,甚至更加严重。

而事发的原因来自民间的两幢人命官司,当然,这官司在混乱的朝堂上,最终演变成了鲜活惨烈的三桩。

盛宴次日的朝堂上,一众官员突然群情激昂、态度激烈的上奏弹劾,大有舍生取义玉石同焚,不达目的就要血溅当场的狠绝,场面完全无法控制。

他们弹劾的人自然是同一个——大皇子萧司珉。

然而可悲又可叹的是,最终确实有人血溅当场了,却不是这些身穿笔挺袍服,为世间正义发声、满身正气将仁义道德奉为圭臬的诸位官员,而是一位老人。

他们先指控户部的周建林私下开办“钱庄”盘剥百姓,敛财放贷,三年间利息竟翻了十倍,让不少人家破人亡,又不敢喊冤或求告无门,终于在近□□死了人后才难以遮掩。

传言那周建林与大皇子私下往来,如今行事都是听他授意,杂乱的局势在这传言之下愈演愈烈。

而就在众人猜测之际,有一妙丽女子突然站出,说可以证明此事为真。

她在官府门外哭声凄厉,控告大皇子意图对她妹妹图谋不轨,又擅用私刑打死了她娘,最后竟还想再玷污她,她忍辱负重在他身边,查到了他和一些官员往来的证据。

官府里出来几个杂役,混杂着街上不知从何处冒出的人,有好言好语劝着先进去的,有生拉硬拽想让她赶紧先把嘴闭上的,哭的、喊得、拉的、骂的,场面一发不可收拾。

那女子不知哪来的力气,不要命的奋力挣脱了周身束缚,声嘶力竭肝肠寸断的喊道:

“苍天无眼啊!我母亲一生积德行善竟落得这般下场,那恶行昭彰的杀人凶手却安然无恙享荣华富贵,可怜我身份卑贱不能为母报仇,只能今日以死明志,状告大皇子萧司珉强抢民女、滥用私刑、贪污腐败逼死良官!天理昭昭,终有沉冤昭雪的一天,愿有明主能还我一个公道!”

话音刚落,她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冲了出去,力气之大、速度之快、姿态之决绝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等周围反应过来时,她已一头撞在了门前的柱子上,无骨一般滑落在地,那柱子上的血痕就这样顺着流淌,再次滴到她的衣服上。

而她尸体的后面,“明镜高悬”的牌匾端正光洁,刺眼至极、讽刺至极。

举京哗然,沸反盈天。

怀有仁心的百姓出离愤怒了,人们不再心怀畏惧,将刚刚动手拉那女子的人围了起来放声大骂。

还有好事者把这引人生悲、百转回肠的故事编成了曲,一夜之间,风云骤变。

这事在上朝前就已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