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李世民尚未从丧父的悲伤中走出来,寒风如刀割般刮过大地,那风呼啸着,仿佛要把世间万物都撕裂开来,吹得人脸生疼。
长安城内,百姓们纷纷裹紧了自己的麻衣,缩着脖子在大街小巷匆匆而行。而在遥远的凉州,吐谷浑如同饿狼一般窜犯此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时间,凉州城浓烟滚滚,哭喊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百姓苦不堪言。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到长安,朝野震动,一片哗然。
吐谷浑入寇凉州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百姓们忧心忡忡,围坐在街边的茶馆里讨论着。一个老者皱着眉头说:“这吐谷浑真是太可恶了,希望朝廷能早日把他们赶跑,还我们安宁。”一个年轻人也握紧拳头:“是啊,那些士兵们可得加油啊,我们都盼着呢。”
在军营里,士兵们正在加紧训练,磨刀擦枪,准备奔赴战场。一个士兵一边磨刀一边喊着:“这次一定要多砍几个吐谷浑的脑袋,为凉州的百姓报仇!”
李靖已进任仆射,他虽年事已高,但身姿依然挺拔,就像一棵苍松。他眼神中透着军人的坚毅,主动向太宗请行:“陛下,老臣虽老,但还能为国家效力。老臣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此次征讨吐谷浑,老臣愿领大军前往,定将敌军击退,让陛下无忧。”
太宗看着他,心中满是感动,眼眶微微湿润:“药师啊,你不惮年老,为国请缨,真乃我大唐之幸。朕心甚慰。此次出征,朕就把大军交给你了,相信你定能旗开得胜。”
腊月,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如同这寒冬的空气,仿佛都能凝结成冰。太宗李世民眉头紧皱,他扫视着群臣,大声说道:“吐谷浑竟敢犯我大唐边境,烧我城池,掠我子民,实乃罪大恶极。朕决定,命特进李靖、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任城王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等为大总管,各帅师分道以讨吐谷浑!”
大臣们纷纷领命,李靖等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李靖心中想着:“陛下如此信任,吾等必当不负圣望,定要将吐谷浑打得落花流水。”
侯君集则握紧拳头:“哼,吐谷浑,这次让你们尝尝我们大唐军队的厉害。”
下了朝后,还是个青涩少年的李治,像只欢快的小鸟般跑到李世民身边,拉着李世民的衣角,眨着大眼睛,满脸担忧地说:“父皇,这次出征能打赢吗?我听说吐谷浑的士兵都像狼一样凶猛。”
李世民看着他可爱的模样,微笑着摸摸他的头,语重心长地说:“治儿,朕的这些将领可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他们就像大唐的守护神。有他们在,定能击退吐谷浑,保我大唐安宁。我们就等着听捷报吧。”
不几日,越王泰被任命为雍州牧,他满心欢喜,他在宫殿里兴奋地走来走去,对身边的侍从说:“父皇把如此重要的职位交给我,这是对我的信任,我定要好好表现。”
随后,李世民在城西阅武。校场上,士兵们精神抖擞,操练着各种兵器,喊杀声震天。那场面,就像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李世民看着这威武之师,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李靖说:“药师,有此强军,何惧吐谷浑。此次出征,定要让他们知道大唐的厉害,让他们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李靖点头称是,眼神中充满自信:“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必将凯旋。”
这一年,龟兹、吐蕃、高昌、女国、石国纷纷遣使朝贡,长安城内一片热闹景象。各国使者穿着色彩斑斓的服饰,带着奇珍异宝,走在大街上,吸引了无数百姓的目光。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这些新奇的玩意儿,彰显着大唐的繁荣昌盛。但在这繁华背后,出征吐谷浑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话说李靖领命后,与五道总管陆续进发。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吐谷浑进发,一路上军旗飘扬,气势恢宏,就像一条五彩斑斓的巨龙在大地上蜿蜒前行。那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敌人示威。
任城王李道宗年壮气盛,他带着自己的部队一马当先,快速行军。士兵们的脚步声整齐而有力,仿佛是大地的战鼓,每一步都敲在人们的心坎上。当他们到达库山时,与吐谷浑的步卒遭遇。李道宗大喊一声:“将士们,为了大唐,为了那些受苦的百姓,杀!”那声音如同雷鸣,响彻山谷。说罢,他便率军冲入敌阵。一时间,战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道宗挥舞着大刀,如入无人之境,那大刀在他手中就像有了生命一般,上下翻飞,所到之处,吐谷浑士兵纷纷倒下,就像割麦子一样。在他的带领下,大唐军队势如破竹,一举击破吐谷浑步卒。
吐谷浑可汗伏允得知兵败,心急如焚,在营帐里来回踱步,像热锅上的蚂蚁。他身旁的权臣天柱王却还在蛊惑他:“可汗,我们可使出坚壁清野之计,把野草尽行烧去,让唐军的马匹无粮草可吃,然后我们再率轻兵走入碛中,待他们疲敝,我们再反击。这就叫以逸待劳,定能取胜。”伏允昏悖糊涂,听信了天柱王的话,于是命人放火烧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时间,草原上火光遍野,浓烟滚滚。那大火如同恶魔的舌头,肆意地吞噬着一切生机。原本郁郁葱葱的草地瞬间化为焦土,赤地千里,一片凄凉景象。天空都被浓烟染成了黑色,太阳也失去了光辉。道宗追了一程,却不见一个敌人,只看到这漫天的火光和焦黑的土地。他勒住马缰,心中暗自思忖:“这伏允好生狡猾,如今这情形,若继续进军,马匹没了草料,恐有危险,这可如何是好?”于是,他方择险安营,静待后军。
未几,各军俱到,李靖也赶到了营地。众人聚在大帐内,商议进行事宜。帐内气氛有些沉闷,大家都眉头紧锁,仿佛被乌云笼罩。
李大亮率先发言:“各位,如今野草被烧,马无刍可食,若是继续进军,马匹必然疲乏,到时候我们在这陌生之地,恐怕会陷入困境。这就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啊。我看不如见机退师,再做打算,毕竟保存实力也很重要。”
侯君集听了,猛地站了起来,眼中闪着光芒,那光芒就像黑暗中的火把:“李将军,你这是何话?虏已败遁,如今他们就像鼠逃鸟散一般,君臣离心,父子相失。我们此时正应该乘胜追击,这就如同拾取地上的草芥一样容易。此时不乘胜追击,更待何时?若是退回去,岂不是让敌人笑话,说我们大唐军队是胆小鬼,也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啊。我们可不能做缩头乌龟。”
李道宗也站起来,大声说道:“侯将军说得对。我们不能被这点困难吓倒。虽然马匹缺粮是个问题,但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若是就这么退回去,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而且吐谷浑日后必定还会来犯,那我们就永无宁日了。我们要一鼓作气,把他们彻底打败。”
李靖听着众人的争论,手捻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侯将军和道宗将军说得有理。我们不能轻易退兵。不过,李大亮将军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我们得想个两全之策,既不能让马匹饿死,也不能放过这追击的好时机。大家都再想想办法。”
这时,帐外的士兵们也在低声议论着。一个年轻的士兵对同伴说:“你说将军们会怎么决定?我可不想就这么回去,还没和吐谷浑人好好打一场,我还没捞到多少军功。我本来还想着回去给我娘显摆显摆呢。”
同伴摇摇头,无奈地说:“我也不知道,这没草的地方,马儿可撑不住啊。要是马儿都累垮了,我们还怎么打仗?”
在长安的皇宫中,李世民也在牵挂着前线的战事。他在书房里坐立不安,像只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他对身边的皇后说:“观音婢,你说前线的李将军他们能打败吐谷浑吗?我真希望他们能快点胜利归来。这几天我连书都读不进去了,满脑子都是前线的事。”
长孙皇后笑着安慰他:“殿下,您别担心。李将军他们都是英勇善战之人,定能凯旋。他们就像一群勇猛的狮子,吐谷浑那些敌人在他们面前不过是小绵羊。您就安心等着好消息吧。”
回到前线营地,大家还在激烈地讨论着。侯君集接着说:“我们可以让一部分士兵先去寻找草料,这些士兵要机灵的,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草的地方。同时派出探子,密切关注吐谷浑的动向。我们不能让他们有喘息的机会,要让他们时刻都感觉我们在他们身边。”
李道宗点头道:“对,我们可以把携带的干粮分一些给马匹,先撑一段时间。虽然这不是长久之计,但总能解燃眉之急。我就不信,我们这么多人,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我们大唐军队可不能被这点小困难难倒。”
李靖看着两位将军,心中有了决定:“好,就按侯将军和道宗将军说的办。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阻挡。此次出征,我们必须要给吐谷浑一个沉重的打击,让他们再也不敢侵犯我大唐边境,让他们一听到大唐的名字就吓得屁滚尿流。”
于是,士兵们开始行动起来。有的士兵去寻找草料,他们在周边的山谷、树林中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草的地方。一个士兵在山谷里喊着:“大家都仔细点啊,哪怕是一小片草场,对马儿来说都是救命的。”
有的士兵则负责照顾马匹,尽量节省干粮,合理分配给马匹。一个老兵一边给马喂干粮一边嘟囔着:“马儿啊,你可得撑住啊,等打完仗,我给你吃最好的草料。”
探子们也纷纷出发,像幽灵一样潜入吐谷浑可能出没的地方。一个探子对同伴说:“我们可得机灵点,别被吐谷浑人发现了,要是暴露了,可就坏了大事。”
过了几日,寻找草料的士兵陆续回来了,有的小队带着几大车草料,有的则垂头丧气。一个小队长兴冲冲跑过来:“将军,我们在山谷里找到了一片草场,今天带回来了一些,那片草场虽然不大,但总比没有好。”
负责照顾战马的百战老将走到车前,看到车上都是上好的草料,高兴地说:“太好了,有那片草场,能顶一阵子了。”
喜欢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