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 > 第101章 广开言路

秋意如同一位悄然而至的画师,用它那细腻而神奇的笔触,渐渐为皇宫的庭院涂抹上了斑斓的色彩。皇宫庭院里,枫叶像是被秋风施了魔法,一片片开始染上了绚丽夺目的火红,远远望去,恰似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在枝头跳跃嬉戏,肆意释放着秋日的热情。银杏的叶子也不甘示弱,缓缓地由绿泛黄,在微风的轻抚下轻轻摇曳,宛如一把把精致的金色小扇,悠悠地扇动着,似是在努力扇走那残留的夏日余温,可不经意间,却也为这宫廷带来了几分萧瑟落寞的气息。

太极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一般,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李世民正襟危坐于那威严无比的龙椅之上,他的面容犹如被寒霜覆盖,表情冷峻,深邃的目光犹如利箭,缓缓地在殿下群臣身上一一扫过,仿佛在审视着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

李世民微微皱起那浓黑的眉头,声音低沉而有力地开口说道:“朕广开直言之路,本是怀着一颗为了大唐江山社稷千秋万代繁荣昌盛的拳拳之心,期望能借此让朕更为全面、透彻地知晓天下之事,以便能精准无误地做出有利于国家、造福于百姓的英明决策。可谁能想到,近来朕仔细查阅那些官员们的上书言事,却发现诸多上书之人,竟然尽是在长篇大论地揭发他人的琐碎细微之事,这等行径,对于我大唐的国之大义,又能有何益处?难道朕的朝堂之上,就该整日充斥着这些家长里短的闲言碎语、鸡毛蒜皮的无聊之事吗?”

一位身材略显臃肿、面容圆润的大臣战战兢兢地站了出来,他的额头早已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犹如清晨草叶上的露珠。他恭敬地弯腰行礼,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陛下,依微臣之见,许是有些心怀叵测的官员妄图借此邀功请赏,他们天真地以为,揭发之事越多越繁杂,就越能在陛下与同僚面前彰显其所谓的忠诚不二与勤勉敬业,实则是本末倒置,糊涂至极啊。”

李世民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毫不掩饰地露出一丝深深的不满,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此等行径,简直就是荒谬绝伦。朕所期望的,是官员们能在上书中详细阐述关乎民生疾苦的真实状况,诸如百姓是否衣食无忧、赋税是否过重压身;关乎朝政得失的深刻剖析,像政策推行是否顺畅无阻、官员是否奉公守法;关乎边疆安危的详尽汇报,例如外敌是否蠢蠢欲动、边防是否固若金汤。而非这些毫无价值、浪费朕时间精力的家长里短、闲言碎语。”

此时,李承乾静静地站在一旁,他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他望着父皇那忧虑烦闷的面容,心中暗自思索良久,终于鼓起勇气,向前迈了一小步,恭敬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或许可下令安排专人先对那些上书进行仔细筛选甄别,就如同那从沙砾中筛选出珍珠一般,将那些无关紧要、琐碎无聊的事情先行剔除出去,只留下那些真正有价值、关乎国家大事的上书,再郑重地呈递给父皇与诸位大臣共同商议定夺。如此一来,想必可节省不少宝贵的时间与精力,也能让父皇与大臣们将心思更多地聚焦在重要事务之上。”

李世民的目光迅速投向李承乾,他微微点头,说道:“乾儿此想法颇具几分道理。不过,朕内心深处更希望官员们能凭借自身的觉悟与自律,真正明白何为真正该上奏之事,而不是依赖他人的筛选督促。”

而李承乾此时也已反应过来,奏章如何能让别人翻看,若有私心的人在这一岗位,后果不堪设想。

群臣们听闻李世民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此时,魏征缓缓走出队列,他的步伐虽然略显迟缓,却透着一股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沉稳与威严。魏征恭敬地拱手行礼,说道:“陛下圣明,老臣以为,陛下可下诏明确地告示官员们,将陛下的意图清晰无误地传达给每一个人,让他们都能清楚地知晓陛下的期望与要求,如此方能避免他们再犯此类愚蠢的错误。”

李世民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朕正有此意。从今往后,若再有上书言事之人只知谈论那些琐碎无聊之事,朕必将以谗人罪论处,绝不姑息宽容。朕下定决心,定要让这朝堂之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将全部心思毫无保留地放在国家大事之上,而不是整日沉迷于钩心斗角、搬弄是非的无聊行径之中。”

下朝之后,李世民带着李承乾来到御花园蜿蜒曲折的小径上悠然漫步。御花园里,秋菊正盛,五彩斑斓的花朵在瑟瑟秋风中傲然挺立,宛如一群坚强不屈的勇士。它们散发着的那股淡淡的清香,如丝如缕,在空气中缓缓飘散,给这略带萧瑟的秋日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雅致。李世民一边迈着稳健的步伐缓缓前行,一边转头看着李承乾,语重心长地说道:“乾儿,你今日在朝堂上提出的那个提议虽说不错,但你要知道,这官场之事错综复杂,并非仅仅依靠一道简单的诏令就能彻底改变现状,达到理想的效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承乾乖巧地跟在李世民身旁,亦步亦趋,他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地说道:“父皇,儿臣明白。儿臣只是见父皇为此事忧心忡忡、烦恼不已,一时心急,便脱口而出了那个想法,若有不当之处,还望父皇恕罪。”

李世民微微露出一丝笑意,那笑容中饱含着对李治的慈爱与欣慰:“你有这份为父分忧的心意,朕已经很是欣慰了。你且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若你是那些官员中的一员,为何会如此热衷于揭发琐碎之事呢?”

李承乾听闻父皇的问题,微微低下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缓缓说道:“父皇,儿臣仔细思量后,觉得或许有两种缘由。其一,可能是为了博取名声,他们妄图通过揭发他人的琐事,让陛下与同僚们都误以为自己勤于政务,对朝廷之事极为上心;其二,或许是与他人有着私人恩怨,想借此难得的机会,不动声色地打压对方,以泄私愤。”

李世民轻轻地伸出手,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那动作轻柔而充满鼓励:“不错,乾儿,你能想到这些,足以说明你对人性的复杂与官场的微妙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洞察与理解。”

过了几日,又有大臣呈上了一份上书。李世民特意吩咐人将李承乾一同叫来,一同查看这份上书的内容。只见那上书之人洋洋洒洒写了满满数页纸张,可仔细一瞧,其中大部分内容竟然还是在絮絮叨叨地诉说一些官员的生活琐事,诸如某官员在自家府中宴客时菜肴过于奢华铺张,某官员出行时仪仗队伍莫名其妙地多了几人之类的无聊之事。

李世民的脸色瞬间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愤怒地将上书狠狠地扔到一旁,大声说道:“朕的朝堂之上,难道竟无一件真正值得商议的大事可论吗?此人真是愚蠢糊涂到了极点,简直是在浪费朕的时间与精力。”

李承乾见状,赶忙上前说道:“父皇,看来这之前的诏令还未能让众人彻底警醒。儿臣觉得,父皇不妨在朝堂之上公开严厉斥责此类上书之人,以儆效尤,让其他官员都能引以为戒。”

李世民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朕会慎重考虑你的建议。不过,朕也有所顾虑,若是斥责过于严苛,恐怕会让一些本就胆小怕事的官员从此噤若寒蝉,不敢再上书言事,如此一来,岂不是堵塞了朕好不容易开辟的直言之路?”

李承乾略微思索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可在斥责的同时,大力鼓励官员们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如何切实有效地改善民生、如何巧妙合理地加强军事防御、如何繁荣昌盛地推广文化教育等等。这样一来,既能巧妙地避免他们继续说些无用之事,又能充分地广开言路,让朝堂之上充满真知灼见。”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犹如一位艺术家看到了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乾儿,你的想法愈发成熟稳重、周全细致了。”

在后续的朝堂议事之中,李世民当着群臣的面,表情严肃而庄重地宣读了对那名上书琐碎之事官员的严厉斥责,并且着重强调了上书的重点应当是关乎国家命运、百姓福祉的大事要事。与此同时,他也满怀期待地鼓励群臣积极踊跃地建言献策,齐心协力为大唐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

有一位大臣深思熟虑后,挺身而出,提出了兴修水利之事,他言辞恳切地阐述道,兴修水利工程可极大地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从而显着提高粮食产量,为大唐的繁荣稳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李世民听后,频频点头表示认可,当即下令让大臣们详细商议具体的实施方案。李承乾在一旁全神贯注地认真听着,他的心中也在暗自思考着水利之事对于大唐而言究竟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棘手的问题。

议事结束之后,李承乾恭敬地对李世民说:“父皇,儿臣觉得兴修水利着实是一件造福百姓的千秋大业,但在动工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各地的地形地貌差异与水源分布情况,绝不可盲目草率地动工,否则一旦出现差池,不仅会劳民伤财,还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眼神中满是赞许与欣慰:“乾儿,你能想到这些关键的细节之处,实在是难能可贵。朕已经安排相关大臣前往各地仔细勘察情况,定会慎之又慎地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朝堂之上关于琐碎之事的上书犹如潮水般逐渐退去,越来越少,而关乎国家发展的真知灼见、建设性建言则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增多。大臣们纷纷将精力聚焦在诸如税收改革、军事战略调整、文化教育推广等重大事务之上,为大唐的繁荣昌盛绞尽脑汁、出谋划策。

李承乾也在这一系列的经历中不断地学习、思考与成长,他时常与李世民深入探讨朝政之事,李世民也越发看重他的见解与想法。

一日,李承乾满脸笑容地对李世民说:“父皇,如今直言之路已然渐渐畅通无阻,儿臣欣喜地看到朝堂气象焕然一新。儿臣深知,这一切都是父皇英明决策与睿智引领的结果。”

李世民笑着摆了摆手,慈爱地看着李承乾说:“这其中也有你的一份不小的功劳,乾儿。”

在这皇宫的秋日里,李承乾与李世民在朝堂与花园中的频繁互动,宛如一部生动鲜活的历史长卷,展现了大唐在李世民的精心治理下,不断自我调整、自我革新、蓬勃发展的伟大历程。那一片片火红的枫叶与金黄的银杏叶,仿佛也被这大唐的新变化所深深感染,它们在秋风中欢快地随风飘舞,似是在激情澎湃地为大唐的崭新气象而欢呼喝彩,又似是在深情款款地诉说着这个伟大王朝的传奇故事。

喜欢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