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书瑞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迟迟难以入眠。一闭上眼睛,脑海中回放的全是原主日记中的内容。
“吾祖母于吾有恩,吾双亲亡故后,幸得祖母照料。”
“然吾祖母年事已高,未尝见吾中举,遽尔辞世,此乃吾终身之憾也。”
“吾此生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心,独负吾祖母。每每午夜梦回,惊坐而起,念及祖母,不禁涕泪俱下。”
看到这些揪心的文字,段书瑞感觉自己的心像被一把无形的大锤击打着,传来一阵阵闷痛。子欲养而亲不待,一向是最意难平的事。他不知道这篇日记是何时写的,是在原主考上秀才前,还是乡试失利后。但他能透过这些文字,感受到原主内心的悲痛与煎熬。
段书瑞也有和他类似的遗憾。他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在他的外婆病重时,没有及时从国外赶回来,以至于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他叹了口气,感觉自己的前半生也没好到哪儿去:虽然去国外工作了几年,但是也没攒下太多钱;虽然是研究生学历,回国后却还是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外婆从小最疼他,他却连她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这么想来,自己活得也挺失败的。在学校的时候觉得以后工作了就好,在国外吃不惯国外食物时觉得回国了就好,没想到不管在人生的哪个阶段,烦恼都是避不过也逃不开的。他为什么执意要考科举?就是因为想为自己的未来铺路。虽然他现在表面上过的还凑合,但如果不尽早做长远打算,他的一辈子可能就这样了。高不成低不就,受到权贵欺负也只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难道这就是他想过的人生?
段书瑞胡乱揉了几把脸,他竭力将诸多念头从脑海中赶出去,想着外婆慈祥的面容,逐渐进入梦乡。
后来,段书瑞学习愈发刻苦了。崔景信以前就爱调侃他为“拼命三郎”,现在也不敢幸灾乐祸了。因为最近长安城里聚集的赶考学子们越来越多,他要是再不努力学习的话明年乡试就又只能陪跑了。陈舒云自不必多说,段书瑞早上在院子里晨读时,就看到他房间的油灯亮起来了。他觉得他这位师兄比他起来的还早。
段书瑞按照陈伯的要求写了好几篇叙事诗。作诗的时候,他既参考了晚唐的时代背景,又结合了自身的经历,写出来的诗竟然得到了其余三人的一致好评。陈伯说他很善于调动他人的情感,段书瑞心里不禁吐槽道:师傅,您是只夸抒情,用词押韵什么的一概不提啊!您这不就是变相的说我技术不够,情感来凑吗?但他知道陈伯的个性,这老爷子是绝对不会说违心话的。他仔细对比了一下最近写的诗和之前写的诗,发现自己还是取得了长足进步。有进步就好。只要每天都能进步一点,他或许就能更早摸到乡试的门槛了。
除了写诗之外,段书瑞在写文章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这和他爱去书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书肆里的藏书又进了一批,其中竟然有不少有关科举考试的资料。他已经和书肆老板混熟了,因此每回进新书老板都会提前一两天告诉他。他得知消息后,就会带好纸笔和便携墨汁,准备去摘抄一些对自己有用的文章。
这天,段书瑞如同往常一样来到书肆。刚踏进门口,便看到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他揉了揉眼睛,有些怀疑自己看错了。谁知那男子抬头看到了他,三步并作两步的向他走来。段书瑞有些想避开,但转念一想还是止住了后退的步伐。
“恩公,咱们又见面了!”男子笑着打招呼,俨然是他救下的落水男孩的父亲。
“你好。”段书瑞并不想和他过多的交流,“我还有书要看,就不叨扰先生了。”说完,他就径直往一旁的书架走去,没有理会男子。
谁知男子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一直跟在他身后。段书瑞不咸不淡的看了他一眼,他才发觉自己的失礼:“公子,实在对不住!我是个粗人,那日看到你牵着孩子,头脑一热就……还望公子大人有大量,原谅我的失礼!”
他声音太大,引来了一些顾客的注意。段书瑞不由得皱起眉头,他压低声音,用只有他二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那件事,我从未放在心上过。反正嘴长在别人身上,我又不能阻止人们畅所欲言。而且我救人,本就是发自内心,不是为了让别人感激我。我还有事要做,就不和先生聊了。”
男子脸上浮现出一抹悔恨,他自知理亏,倒没有再纠缠段书瑞。他走到书肆最里面的那排书架——其实他此次来是想为儿子挑几本启蒙读物。突然看到段书瑞,他心里是有些惊喜的,因为可以好好感激一下儿子的救命恩人。没想到段书瑞非但不领情,还希望他赶紧离开。
段书瑞感觉自己刚进书肆的好心情荡然无存。他在书架上挑挑拣拣,打算找到上次做了标记的书——他一般会在自己最后看到的那一张书页上折一个小小的角。他敏锐的觉察到男子还没离开书肆,于是打算看完剩下的内容就提前离开,以防和他再起正面冲突。虽然知道男子只是性格鲁莽,但他素来和读书人打交道惯了,有些不习惯和这样的人相处。
素白修长的手指在书架上梭巡片刻,就找到了上次看过的书。段书瑞翻开书一看,不由得松了口气:还好,标记还在。他看到不远处有一张小板凳,便拖过来坐下,打算好好看会儿书。他一边看着书,一边“唰唰”的记着笔记。尽管和文言文打了十余年交道,但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文字,他还是需要去请教陈伯。幸好陈伯耐心,肯不厌其烦的辅导他,要是换个老师,保准给他一顿好骂。
大量的阅读已经让段书瑞养成“一目十行”的能力,他能快速浏览,找到对自己真正有用的部分,再将其记下来。因此,他不到一个时辰就看完了那本书。他伸了个懒腰,将笔记揣入怀中,和老板打了个招呼,就准备离开了。那男子眼瞅着他跨过门槛,赶忙追了出来。
“恩公请留步!”男子挡在他身前,“我有话要说,请恩公听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