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坦白
颜思说:“可是那样太便宜二皇兄了,所以儿臣想要二皇兄活着,如果可以那就一直活着。”
这就是对楚明嘉最大的刑罚。
“你对太子怎么看?”
“太子哥哥会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那可能会成为当时鸿儒,不过却并不是在朝堂上。”
“如果非要让儿臣说的话,那太子哥哥就适合山林之间。儿臣说的话可能不太符和父皇您的心意,但是请父皇不要动怒,因为这事儿臣最真实的想法。”
颜思跪在地上:“儿臣知道父皇对儿臣以来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辅佐太子哥哥。而儿臣也是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可是最后儿臣发现这个努力的目标可能出现了一些瑕疵。”
“父皇可能会说瑕不掩瑜,毕竟有众多朝臣辅佐着太子哥哥,那些人都可以成为太子哥哥最坚实的后盾。可是做决定的是他们,而不是太子哥哥。”
“太子哥哥并不是不聪慧,相反他特别聪明,可是他的聪明都点在了诗词歌赋上。对于政事,太子哥哥太过于平庸。”
“也许父皇会说太子哥哥既为之后还会产生新的太子,那个时候再培养新的太子就好了。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太子哥哥的作用是什么呢?只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系吗?”
“父皇,不知道您想没想过,您既然忌惮宁颜,那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优秀的人作为储君来抗衡宁颜?”
话题又说回这里。
“父皇,也许您会说如果不是儿臣,宁颜也不可能安然无恙的回国。可是如果父皇真的下手了,那史官的笔下会如何写这件事?四国之间又会如何传这件事?天下百姓又会如何看待父皇?”
“当年的契书是父皇亲自拟定的,可是最先毁约的也是父皇,父皇不应该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也应该往长远想一想。”
“这件事远没有那么覆杂,四国鼎立的局面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东楚是强国,但是南宁这些年来也在发展,和平共处未必不是长远之计。”
“我们也可以徐徐图之,而不是想一蹴而就,反而失了根本。北狄这几年一直对东楚虎视眈眈,您又何尝不知道?”
“对待西周我们可以选择联姻,但是对待北狄我们不能再故技重施。毕竟也是有前车之鉴,前朝的那位公主下场是如何的凄惨父皇您不是不知道。”
“如果这个时候突然对南宁发难,那我们就变成了馅儿饼,被他们两面夹击。”
颜思说话的语气很沈重,难得的没有垂下头,而是直视楚兴朝的眼睛。
她虽然句句都是反驳她父皇的话,但是在画里她把她父皇捧的很高。
“父皇这些都是您知道的,你又何必为了给太子哥哥铺路而做出这样令天下人议论的事呢?”
如果结局是好的,她宁愿自己曲解事实的时候能得到肯定的答案。
她不知道宁颜说的话有几分真几分假,就算是宁颜不会出兵,那南宁的其他人不会上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