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腾和英的星辰大海 > 第173章 逐光之路:太阳能源开发启幕

火星联合政府高层在密切关注火星发展态势后,敏锐察觉到火星基地能源需求如脱缰野马般持续攀升,而地球方面的能源补给愈发显得捉襟见肘。经过深思熟虑,政府毅然拍板,决定开启意义非凡的太阳能源开发项目,为火星的未来注入新的活力。

凭借丰富经验与卓越智慧,腾和英毫无悬念地被委以重任,参与到这个攸关火星命运的重大项目规划中。很快,他们与火星各界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汇聚一堂,一场关乎火星能源未来的激烈研讨拉开帷幕。

宽敞的会议室里,巨大的显示屏光芒闪烁,上面详尽展示着太阳的各类数据以及模拟开发场景。资深的能源科学家林博士率先发言,他指着屏幕上太阳辐射能量的分析图表,神情严肃地说:“诸位,太阳蕴含着近乎无穷的能量,若能成功采集利用,将彻底解决火星的能源困境。但这其中的技术难题,不容小觑。”

“没错,林博士。”一位年轻但眼神坚毅的工程师陈说道,“以我们现有的航天技术,要在火星轨道上搭建采集站,材料的选择与运输就是个大难题。什么样的材料既能承受太阳的高温辐射,又便于在太空环境中组装?”

英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说道:“这确实是关键问题。我们得从现有的材料库中筛选,同时考虑研发新型复合材料。大家对材料方面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说。”

一位材料学家李教授推了推眼镜,说道:“我认为可以考虑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它具备高强度与良好的耐热性能。但在大规模生产和太空应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李教授,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想法很不错。”腾接话道,“不过,我们也要考虑成本和可操作性。大规模生产能否满足项目的时间节点?太空组装的难度又该如何克服?”

这时,另一位科学家王博士提出:“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之前火星基地建设时的模块化设计思路。将采集站分解成多个模块,在火星基地制造完成后,分批运输到轨道上进行组装。这样既能降低运输难度,也便于后期维护。”

“王博士,模块化设计是个好方向。”陈工程师回应道,“但每个模块的能源采集与传输如何高效衔接,又是个新挑战。”

众人围绕着材料与设计思路争论不休,会议室里气氛热烈。

能源专家张博士皱着眉头说:“采集到的太阳能如何稳定传输回火星表面,也是重中之重。我们需要一套高效、安全的能量传输系统。”

“我觉得可以采用激光能量传输技术。”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小李提议,“它能在长距离传输中保持较高的能量效率,且受太空环境干扰相对较小。”

“小李,激光能量传输技术虽有优势,但它的安全性和精准度如何保障?”英问道,“能量传输过程中,一旦出现偏差,可能会对火星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英博士,我们可以通过多重定位系统和实时监测反馈机制来确保传输的精准度。”小李认真地回答,“至于安全性,我们可以设置多层防护机制,避免能量泄漏。”

经过数小时的激烈讨论,大家逐渐达成共识。腾看着众人,神情庄重地说:“经过大家的深入探讨,我们初步确定在火星轨道上建造巨型太阳能采集站的规划。接下来,各个小组要针对材料研发、模块设计、能量传输等关键环节,制定详细的方案。”

英接着说道:“这是一项艰巨但意义重大的任务,关乎火星的未来。我们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紧密协作。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众人齐声高呼,眼神中充满坚定与决心。

会后,各个小组迅速行动起来,一场为火星追逐太阳能源的伟大征程正式开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