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其实是有很多别的选择的,比如说,乌托邦,共产村,中华村,但到最后,所有的想?法,都汇聚在?一个字上?——新。
所以最终定下来的,就是新村,一个崭新的村子,刚建立的村子,和别的村子不一样的村子,有别于旧社会的村子的村子。
“纺织厂的女工们有优先落户的权利,你回头统计一下,若是有愿意落户新村的,日后生老?病死,咱们新村都是有规章制度的,生病有报销,小孩子上?学免费,纺织厂的工作可以优先报名,纺织厂的产品可以五折购买,但这?个是有限额的。”
这?是为了防止纺织厂内部员工倒卖,这?个限额可以一家?三?口人用,但超过这?个份额的,就需得自费购买。
“新村会安排公交车,一天来回京城一趟,有新村户籍的人可以免费乘车。”
耿文华将自己能想?到的,都写了下来,这?会儿一边说,一边冲知春摆摆手,示意知春将那份规章制度给?拿出来,上?面盖了她耿文华的印章,不光是她自己的名字,还有纺织厂厂长?这?个职位的印章。
“尽量将这?个事儿宣传到位,我希望村子完成?建设之后,能在?一个月内,完成?人口入住。”耿文华笑眯眯的说道,竖起来手指头:“打底三?百口人。”
对面庄头忙应了,他?听着这?些规章制度都心动的很,就更不要说别人了。这?个任务,实在?是简单的很。
但正要说什?么,忽然顿住,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来了:“请问娘娘,那落户人口,若是要买土地……”
周围可没什?么良田了,那一张片地方,能种?地的良田,基本上?都是被圈到各家?的庄子里面去了。
当初满人刚入关,有跑马圈地的政策,规定时?间内,你骑马能跑多大的圈,就能拥有多少地。所以京城外,基本上?所有的地都是有主的,只有买卖的,没有遗漏的。
所以这?些年来,附近也只是有佃户,少有村庄。
娘娘要建立新村子,可纺织工有工作能赚钱,他?们的家?里人呢?总不能一天天窝在?家?里混吃等死吧?再者,纺织工的工作,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干下去?
万一眼睛坏了呢?万一做错事儿被赶出来了呢?
再者,听娘娘的意思,这?房屋也是要买的……要不然光是凭着一份儿工作就落户,那简直不用他?开口,只要将消息传出去,保证三?百口人一个时?辰就能落完户。
可若是买,这?房屋又是砖瓦盖成?的,需得多少钱呢?
光靠女工的工钱,这?房屋,能买得起吗?
“买地的话?……且先等等,我回头想?想?法子。”实在?是不行,就将她那庄子给?拆了。反正她买下来这?么些年,也算是回本了。再者,胤禛那土地改革制度,也快开始了吧?
她要先作出反应,那胤禛不得感谢她吗?
“房屋的价钱会控制在?二十两银子之内,这?个价钱是远远低于市场价钱的。算是我对纺织厂工人的一个福利,若是暂且拿不出那么多钱的,可以从纺织厂预支工钱,不要利钱。”
耿文华说道,摆摆手:“先将事情给?吩咐下去,现在?村子还只有一个雏形,你就是说的天花乱坠,也不一定有人信。只是一旦动工,必然会有人好奇询问,你只将这?些规章条例给?背熟了,回头有人好奇,你别一问三?不知就行了。”
耿文华猜测的胤禛动作快,那是真的快。
到了三?月份,他?就在?朝堂上?提出了摊丁入亩的事儿。当然,是必然要引起反对的,但这?事儿是在?康熙没过世之前,胤禛就已经有了想?法的,且已经和康熙讨论过,父子俩是有共同的认识的——土地过于集中,对百姓来说不是好事儿,对朝廷来说也绝对不是好事。
纵观历史,哪朝不是到了最后,土地过于集中,这?才引发了……亡国灾祸呢?
清朝发展到康熙那会儿,就已经出现了人口大爆发,若是土地再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大部分的人没有土地,那绝对是王朝最大的隐患了。
所以,到这?会儿,摊丁入亩是必得要做的事情。
胤禛派出了怡亲王,先拿河南做试验点,河南是中原地区,产量大省,不管摊丁入亩后期能不能顺利推行,若是只将河南这?边拿下,也是能缓解一下朝廷危机的。
从丈量土地,调查人口开始,命当地衙门重?补鱼鳞册——鱼鳞册是明朝年间,为了杜绝土地隐匿,朝廷所制定的一种?图册,上?面详细绘制当地土地情况,详细到连一个不到一人高的小土丘都需得记录在?册,土地形状,土地状况,属于谁,周边是谁的土地等等。
后来因着满人入关,跑马圈地等政策,鱼鳞册就失去了作用。但到顺治时?候,朝廷曾提出修补鱼鳞册。
再后来,也是因着认识到土地兼并的害处,康熙也曾命令各地修补鱼鳞册。
现在?轮到胤禛,既然要摊丁入亩,那鱼鳞册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了,旧有的就要修复,没有的就要重?新绘制。然后结合当地黄册——这?个是人丁册,就是记录各地多少百姓,姓什?么叫什?么,外貌什?么特点,家?里都是什?么人,什?么关系之类的,类似于户籍。但户籍是在?本人手里,黄册是在?朝廷衙门手里。
鱼鳞册和黄册相结合,一家?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少土地。
这?个事儿推行比较缓慢,怡亲王带人出京之后,朝堂上?就时?不时?的开始闹腾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