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帮黎念楠干活、照顾姐姐,黎念槿刚到岛上的第一个星期跟着虎子和向恒上山下海种地烧烤玩得不亦乐乎,脸上和手脚的肤色肉眼可见的黑了。
黎念楠这才叫住他,让他收收心跟着自己干活或者去食品厂当临时工。
黎念槿这时候终于想起答应姐夫的要好好照顾姐姐,果断选择跟在姐姐身边。
“姐,你怎么这么会种田这些事啊?以前也没听你说过啊。”
黎念楠有点小慌,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你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我鹰语好你不是也一开始不知道吗?”
“也是哦,要不是之前高一那会有次我去教室看见你在帮爸他们翻译,家里都没人知道你鹰语这么厉害。”
黎念槿挠挠头,貌似他以前都是被姐姐照顾关心的那个,自己确实不够关心姐姐。
“不然呢?要是被妈和大姐知道,我翻译攒的那点小钱早就一毛都留不住了。”
“姐,向哥那天带我去看了海边的紫菜网架,是不是可以采收了?”
“是吗?我这周都没过去看,已经长到20公分以上了吗?”
“这我也不太确定,要不我现在过去看下?”
“一起过去吧,你叫上向恒。”
退潮时分,三人来到紫菜养殖的滩涂,黎念楠捞起一把附着在浮筏上的紫菜,叶体润滑、颜色黑亮,黎念楠倒是有点发愁该怎么采收怎么晒干,村里晒场地方就这么大。
“向恒,你明天早上去镇上给梁教授打电话,务必等到能跟他通话成功才回来。
你告诉他,我们海滩的10网紫菜目前已经长到二十多公分长,是否近期可以安排采收。
如达标可以采收,你问他要不要亲自过来一趟,让他帮忙在阳省供销社买三到五把剪刀,回头咱们把钱票给他。
另外,等我们定下来采收时间,你想办法把村里、军营里的剪刀都借过来用,咱们至少要20把剪刀。”
“知道了,师父,我明天就去邮局打电话。要不要通知我爸和季科?”
“先等梁教授答复,如果他对采收把握比较大,你就一并通知向副局和季科,至于农业局其他不事生产的人,你暗示他们不要再带过来了,我们没空接待。
你明天过来骑阿川的自行车去镇上,如果有不确定的情况,及时回来跟我说。紫菜最多再长五六天,如果他们把握不大,我就安排咱们人动手采收了。”
前段时间村里第一批盐碱中和地,采收本地旱稻的时候,农业局来了好几个人,不下地不帮忙,就站在旁边拍拍照,阿谀奉承各种打探种植技巧,黎念楠都是直接丢给向恒接待的,这样的人,她没空搭理。
“没问题,师父你放心,上次我已经跟我爸反馈过了,这次他们应该不会再带人过来了。需要通知蒋摄影师吗?”
“等咱们确定下来哪天采收紫菜之后再通知蒋叔。”
——————
梁教授他们还没等到,黎念楠的生日却是等到了,1972年7月31日,她的20周岁生日。
郑北川没有叫醒她,给她煮了一碗长寿面窝了两个油汪汪的煎蛋,留了字条。
黎念楠早上洗漱完,就在桌面看到了字条。
“媳妇,念念,宝贝,生日快乐,谢谢你来到这个世界上选择了下沙村,让我有幸遇见你了解你爱上你,祝你年年顺遂岁岁平安,爱你的川。”
真是的,写这么肉麻,也不怕被黎念槿那小子看到。黎念楠把字条收进抽屉的饼干罐里,里面放了家里的零散钱票还有阿川每次留给她的字条。
“阿槿,起床了,待会咱们去军营的试验田。”
“知道了,姐。”黎念槿顶着一个鸡窝头从客房里出来,看见姐姐的碗上面盖着两个煎蛋。
他赶紧回到房间,把自己提前准备的一个牛皮加厚笔记本和三支圆珠笔拿出来,递给她。
“姐,生日快乐!笔记本夹了一张大团结,是爸让我给你的。”
“谢谢阿槿。”黎念楠开心地收下,没有人会不喜欢被惦记的感觉。
黎念楠中午在军营饭堂吃饭的时候,向恒回来了,带回了消息,梁教授、季科长、向副局会坐后天的船过来,让她务必等他们到了之后采收紫菜。
她算了下退潮时间,那他们差不多要大后天早上七八点开始采收。
吃过午饭,郑北川把黎念楠拉到他的宿舍午休,把人牵到床边坐下,他从口袋里拿出来一根项链,吊坠是一颗子弹。
“念念,生日快乐,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送什么给你,这颗子弹是从我身上取下来的,也陪了我好几年,我希望能把它送给你。”
黎念楠接过来,缓慢而仔细地摸着这颗小小的子弹,她虽然见过很多次他身上的疤痕,一直没敢问到底受过多少伤,看到子弹上面的字母nc,估计是他最近才刻上去的。
“我很喜欢,谢谢老公。”黎念楠把项链戴好,拉着人坐到自己身边,毫不犹豫地亲了上去。
主动而生涩地舔舐着他的唇,轻咬,伸出小舌试探,辗转投入。
郑北川小心地抱着她的腰,避开肚子,温柔地加深这个吻,亲吻着这个世界上他最心爱的女人。
——————
梁俊德、季程、向虎跃先去的军营,没找到黎念楠和向恒,三人在柳大河的带领下,看了一圈小黎的试验田和军营里的农作物。
在黎念楠还没搞试验田之前,季程是来过下沙军营几次看自家侄子的,他是亲眼见证军营里的耕地东挖一块西挖一块,并且作物长势一年不如一年的。
但如今凭着黎念楠的试验田等项目和做法,军营里的作物现在长势大好。
他是打从心底里欣赏黎念楠的,他自己不是农民出身,种地经验有限。
虽然一心想要发展农业帮扶农民,但自己包括他带的几个研究小组这两年也没有两样拿得出手的成果,直到吃到黎念楠做的魔芋。
“季程,我听向恒说,小黎她还没有转正?”向虎跃看着长势很好的青菜、红薯,跟季程说。
“啊?还没转正?小黎她试验田都做了有半年了吧,你们怎么还不给她转正?”
梁俊德跟黎念楠接触得不多,但他们紫菜网下海的那天他来了,也参观了她的试验田和食品厂,是个挺不错的苗子。
“早在我把菌包带回局里种出来蘑菇,我就提过要给她转正,你那好搭档不批,说她资历浅,我能怎么办?”
“那你不会越级直接报告给局长啊!告诉我也行啊。我就怕现在咱们不够重视,到时小黎不乐意待咱们农业局。”
“向副局,这事,我估计行不通。上次当着许副局的面,小黎把话岔开了,我能感觉出来,她并不稀罕咱们农业局的工作。
现在她的几个项目都出成果了,岛上所有人现在都很认可她的能力,以后她要开展项目是可以直接跟部队或者村里合作的。
咱们局里那氛围,那牛鬼蛇神,不来打扰她也挺好的。”季程虽然惜才,但他很清楚小黎其实是不喜欢他们局里的氛围和人际关系。
“你说,咱们联合穹省,在榆县这里搞一个农业局行吗?”向虎跃还是不愿意放弃这么优秀的农业研究人才,“前期就小黎和向恒两个人指导榆县的农业工作。”
“你可算了吧,她还大着个肚子,这个以后再说吧。”
“行吧,我跟向恒那小子说。看他喊了这么久的师父,到底能出师没有。”
季程失笑地看着他,向恒那小子做个蚝壳粉、水果肥田水估计是可以的,这么说,至少盐碱地改良这块是可以做的,得,可以好好聊聊。
——————
这天早晨七点,黎念楠、向恒、黎念槿,以及村里每户安排一个人,拿着剪刀、竹盘、竹席、水桶等用得上的工具,一行人来到紫菜网的滩涂,借着还没完全退潮,开始采收紫菜。
梁俊德带头下水,先拿着剪刀提着水桶开始剪紫菜,第一次采收,要留一半长度左右让紫菜继续生长,他采了半桶紫菜就上了岸,倒在竹盘里面铺平过海水,冲掉一些泥沙和杂质。
“小黎,你看是这么做吧?”
“是的,梁教授果然是教授,很厉害。接下来麻烦您教几个人怎么剪紫菜,再分开来每两个人负责一网紫菜。
过水这边我来看着,等收一批就先带人回去村里继续用淡水冲洗。”
“可以,没问题,你自己注意点,别上手。”
“嗯,知道的。”黎念楠也不分男女,留下十几个人采紫菜,5个人负责用竹盘过海水,紫菜采收由梁教授、季科长、向副局看着。
最后留几个比较壮的大叔从村里推过来几辆板车和独轮车,由向恒带着安排,把紫菜分批送回村里水井房附近。
黎念楠则是带着黎念槿回到村里,临时多找几户人家,带上小板凳大木盆在水井附近洗紫菜,过了两道淡水之后的紫菜,转移到晒场地上的竹席上一团团地晒干。
蒋摄影师往两边走了两圈,看完整个流程才开始拍照,这次得益于小黎的领导来了,发了话让他拍十张照片并且洗两份。
“姐,我之前听向哥说,紫菜的养殖你都是自己借梁教授的书,一边学习一边测试,结果第一次就养成功了,真的很厉害,难怪村里人都这么喜欢你。”
“阿槿,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理所当然,生来就有的,所有事情和情感的产生都是有缘由的。
我能带村里人提高粮食产量,做食品副食厂,我对大家好,大家也会对我好。
至于养殖紫菜,你是不知道我们最早弄紫菜网、做支架、收集幼苗失败了多少次,又调整了多少次,纸上觉来终觉浅,书上学到的东西有机会还是多运用到实践中才是有用的。”
“嗯,我知道的,来往来往就是要有来有往,得失得失有得就会有失。姐,你说我明年毕业如果去不了部队,我也到这里下乡好不好?”
黎念楠惊讶地看着他,“怎么?这么大了还离不开姐姐啊?”
“也不是,这几天跟着向哥和你,看到你们安排军营和村里的试验田、食品厂的事情、还要偶尔接翻译工作。
我就是觉得这样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很棒,比爸妈待在厂里一个岗位上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比向哥以前在农业局日日无所事事,都要有意义。
哪怕条件艰苦些,也正是这样才更有动力好好工作生活。”
“阿槿长大了,”黎念楠伸手捏捏他越发瘦削清俊的脸,“我相信你到时会成功参军的,万一到时真失败了,那你想过来就过来吧。”
“嗯,谢谢姐。”
——————
接近中午时分,紫菜才全部洗干净一团团整整齐齐地躺在竹席上,黎念楠也没有勉强自己准备饭菜招呼领导们,让向恒把人都带到军营饭堂吃饭,饭后他们在饭堂她的办公桌开会。
“小黎,这次我托以前的同事找来了几本期刊,里面有几篇文章是讲牡蛎和珍珠贝养殖的,你看用不用得上?”梁俊德在会前,给黎念楠递上几本杂志。
“用得上用得上,谢谢梁教授。等我们把相关文章抄录好,我再把这些寄过去给你,真的太感谢了。”
“不客气,我倒宁愿多几个像你这样踏实肯实践的年轻人。”
等他们说完,向虎跃开口。“小黎,我和季科有个想法想跟你商量下,这次的紫菜养殖,你看能不能写成文章投稿到一些农业、养殖业相关的期刊发表?你把文章写出来就行,投稿让向恒对接。”
“向副局,这是为什么呢?之前的菌包、盐碱地中和都没有这个要求。”
黎念楠第一反应是有点排斥,她不像季科那么伟大,她做这一切的初衷都是为了下沙村和下沙军营,之前真没考虑过发表文章,也懒得搞这些形式和虚名。
“这不是之前菌包要椰糠、盐碱地中和用的蚝壳粉,不是哪里都有,怎么好投稿发文呢?”
“南方海岛或者海边城市还是很容易找到原材料的。”
“行,小黎我也不瞒你,我们都知道等今年跟部队签的试验田项目到期后,你可能就会辞去农业局的工作。
我们确实想在你辞职之前,以你农业局编外人员的身份对外发表一些成果文章。一来刺激下农业局里那群吃白饭的,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二来展示下乡知青该有的风貌。”
黎念楠没说话,她看了一圈与会人员,从大部分人眼里看到的都是激动,仿佛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而她纠结的点只是担心影响下沙的利益。
但仔细想想,下沙村地方就这么大,人就这么多,产能有限,哪怕辐射到整个白沙岛,资源也是相对局限的。
“可以,但我有个条件,外面的人看到文章自己测试我不管,但如果有联系想要来下沙学习经验的,他们必须签协议,第一茬采收的紫菜晒干后要给三成下沙食品厂。”
“可以,后面如果有人联系到局里,我们统一口径这么安排。”
“小黎,如果你信得过我的话,到时我可以帮忙审稿,也可以给你推荐几本合适的期刊去投稿。”这方面梁俊德是专业的。
“好的,谢谢梁教授。”黎念楠看向向虎跃和季程。
“向副局,季科长,这篇文章我会如实写紫菜养殖过程及其中我们反复失败调整的部分,人员我会以阳省农业局编外人员的身份署名,到时文章署名也会写上向恒的名字。”
“师父,不用带上我的。”向恒虽然没发表过这类专业文章,但从以前带自己的老研究员那里也多少听说过。
“不,向恒你听我的,本来紫菜养殖就是我们俩从头跟到尾的,其次这对你以后回农业局发展有帮助。”
“知道了,谢谢师父,到时有哪些部分需要我来写的话,师父你尽管安排。”
一个半月以后,黎念楠、向恒的《紫菜养殖试验与总结》发布在了夏国最权威的农林牧渔类专业期刊《现代农林牧渔》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