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最先上来打招呼的是梁文棋, 昨日刘夫子得了美食, 没躲过这个鼻子灵通的小徒弟, 只得分了她一块蛋糕。她也是常上和乐楼捧场的,
与刘夫子在美食上很有共同语言,两人品尝过王家送来的蛋糕, 立刻决定不能放过这个徒弟师妹。
今日王家上门来, 她也是得了消息的,
早早就在棠梨坡等着了,就是想看看是什麽样的神仙人物才能做出如此精致美味的食物。等她看到三娘等人,不由得失望了一下,
三娘看起来就是老实憨厚的性子,王浮就更不用说了, 还是个小萝卜头,
映之则像个“小尾巴”,紧紧缀在王浮身後,拉着姐姐的衣角不敢松手。但梁文棋看在美食的份上,还是很有礼貌地同她们打了招呼。
再来就是白芷,她十岁,是衆人之中年纪最小的, 又是最後来的,本就与她们不熟。方才王浮她们安排入学事宜加逛园子的时候,刘夫子就特意把她叫过去嘱咐了一番,
让她多和新来的小娘子接触接触。
大概是同类人的磁场吸引,她一眼就看出来王浮与其他人不同, 大约是同她说得上话的,心中欢喜,立刻就叫了王浮“十娘”,表示亲昵。
宋诗音出于礼貌也来问好,但对三人没什麽兴趣,互通姓名便罢了。段芸芸带着杨月娘过来,神色颇有些倨傲,想必她已经从别的地方知道了王家姐妹的身份,不太看得起她们的身家,但出于“商贾组五人之首”的自觉,还是过来了解情况了。另外几人各做各的事,连问声好都不曾来,想必是王家不论是官场还是商场,都未曾有一席之地,她们懒得应酬。
王浮将所有人的神色和举动都收之眼底,却不声张,神态自若地同三娘一起应酬她们。说过几句话,其他人就回到课堂上接着读书了,刘夫子今日要接见她们三人,便吩咐其他的弟子背书,他倒是奇特,竟然叫几个娇滴滴的小娘子背诵《汉书》中的《食货志》。白芷的桌子就在她身旁,摊开的书本上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做的备注。王浮探头想瞧瞧她的书,白芷就把书往这边挪了挪,并露出一个和善而腼腆的笑。
王浮的心一下子被这个可爱的小娘子击中了,忍不住把荷包里的姜糖拿出来,塞到了白芷手上。
白芷好奇,悄悄问她“这是什麽”
王浮便笑“这是姜糖,方才我听你有些咳嗽,想必你是风寒初愈,这姜糖可祛痰平咳,不过随便吃着玩也是无碍的,是一道甜口的点心。”
姜糖既辣又甜,口味奇特,是王浮新捣鼓出来的零食,本来是因为自家祖母苦于积年的风湿旧疾,她记得姜糖是可以缓解关节疼痛的,加之也不难做,便熬了糖做了不少。做出来之後,两位老人都十分喜欢,日常都会吃一两片,王浮自己也偶尔吃一点,不过姜的刺激性比较大,容易损伤孩子的口腔丶食道和胃粘膜,所以她也很少吃,今日带着这个,完全是凑巧——装错了。
白芷见无人注意她们俩,就悄悄地把姜糖塞进嘴里,还没等被人发现,她就正襟危坐,装出一副无事发生的模样,果然还是个孩子,虽然因为寄住在刘夫子家,性格有些腼腆害羞,但还是一团稚气。
“咳咳!”白芷吃得急了,被姜糖的辛辣呛到,咳嗽了两声,她拿帕子捂住嘴,快速把姜糖嚼碎,咽了下去,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她红着脸,跟王浮道谢“你的姜糖很好吃,谢谢你!”
“不用谢,白芷姐姐爱吃,下次我多带些。”
“生姜性辛温,最适合冬日食用,你这般做法,倒中和了生姜辛辣的味道,像我这般不爱辣的,也能吃得下去,果然是妙了哪几本了”
“《神农本草经》丶《食疗本草》丶《千金食治》这一类的,方药的还不曾广泛涉猎,只读了几本医经,《伤寒论》丶《黄帝内经》丶《素问》,还有几本新出的医书,不过都是粗略一观。”
“大善!”白芷忍不住赞叹一声,没想到王浮小小年纪便已经看了这麽多医书了,她也只是因为想念父亲,闲来无事的时候在父亲书房找了书看,这才多看了几本医书。她祖上三代都是蜀地有名的大夫,医学藏书自然丰富,但她只是把看医书当做闲来消遣的兴趣,并不曾正经学过,王浮虽然看的书不算多,但她前世就是即将毕业的医学生,还跟着青神镇上的周大夫学过两年,寻常的风寒感冒她已经能独立开药诊治了。
白芷和王浮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非常好,于是互相了解了各自的家庭情况,王浮这才知道了班上诸女的身世和性格,也知道了白芷的家庭住址,原来她家住在浣花溪杜甫草堂附近,因路有些远,她母亲就把她托付给刘夫子,住在了园中,让她半个月回家一次。
白芷也是八月底才来的,同其他几人不太熟,正觉着寂寞,没想到王浮就来了。白芷还说,她有个大哥在益州府最大的药铺回春堂学医,名闻蜀地的齐晟齐大夫就是他的师父。她一个人在府城住家里当然不放心,但她大哥既然也在府城,两人有时间还能聚一聚,她的嫂子也常常带了糕点美食来看她,倒也不觉得想家。
说到这里,王浮就不由得再次感叹古代女子的早熟,她们往往七八岁就要跟在母亲身边学习掌家理事的本领,十二三岁就频繁饮宴,相看人家,十五六岁就红妆出嫁,十七八大约已经是一两个孩子的娘亲了,不比她们现代社会,女孩子可以读书到二十多岁,自己工作养活自己,就算是一辈子不嫁,也不过是多听几句闲言碎语,不像古时有的朝代,还要规定女子的出嫁年龄,逾时不嫁就要获罪。这个社会对女子的禁锢是多方面的,逃也逃不了。
两人一起读了会《食货志》,王浮突然想起什麽,回头一看,见映之自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小嘴嘟嘟囔囔的不知在说什麽梦话,大约是怪她这个姐姐太不经心,忘了陪她吧。三娘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也在看书,她性格娴静,就算是无人搭理,自己也能找到事情做。
等到日暮西沉的时候,才有使女过来传话,说刘夫子明日要给别的弟子上门授课,给她们一天假期。王浮这才知道,在这里读书是三日一休,十分的人性化。她与白芷约好了後天上学再见,白芷答应她,会把自己常看的几本医书带过来,王浮也许诺会给她做一个小蛋糕。
梁文棋路过她们的课桌,正巧听到王浮说什麽“蛋糕”,就憨笑着说“十娘做什麽好吃的可不能忘了我啊!我可是听夫子说了的,你和三娘姐姐最擅长做点心小食,姐姐我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口腹之欲比较重,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只跟白芷好呀!”
王浮对她的印象也不错,就答应了下来,梁文棋一开心,就拉她起来,开心地说“学了一天了,可把我烦死了,走走走,我们快些家去!”
梁文棋虽然性格大大咧咧的,但终归是懂礼貌的,转头对其他的小娘子们道别“我们先走一步,姐妹们自便!”这才拉着王浮和一路往前院大门去。三娘自然把映之唤醒,拉着她跟在王浮身後。
一路上梁文棋也同她说了不少话,彼此也算是有了初步了解。等梁文棋知道王浮家里与和乐楼有关系,才是大喜过望,直道“上和乐楼还要预约排号的呀,等黄大厨掌勺不知道要等多久。和乐楼生意好,日日都是顾客盈门,就是有钱,都不能随时吃到最新的菜式,如今有了你,我还排什麽队!”
王浮只好跟她解释“我家不参与和乐楼的日常管理,梁姐姐要想上和乐楼,还是得排队——”毕
竟叫号排队是她捣鼓出来的,就是为了应对客流量太大的问题的,“不过,若想吃到和乐楼最新的菜式,来我们家就行了。”王浮把三娘拉过来,很是吹嘘了一番三娘的厨艺,直把梁文棋馋得登时就要跟她们回家吃饭。
出得门去,梁家来接梁文棋的马车就停在那里,马车旁站着一个少年,穿着青色袄子,领边袖边都有白狐毛,两只手笼在袖中,神色有些不耐,正在车旁徘徊,他身边有个小厮牵着马,头上的帽子都歪了,有点惹人发笑。王浮注意到他们,单纯就是被少年的容貌吸引住了。
少年肤色极白,丰神俊秀,天质自然,一双细长的狐狸眼极有神气,瞳色浅淡,宛若琥珀,顾盼烨然。他唇红齿白,面如傅粉,鸦青色的长发散落在肩头,更添一分随意风流。他蹙眉你会跟着不悦,他展颜一笑又宛若姹紫嫣红开遍,令人心旌摇曳。
王浮发誓,这是她见过的容貌最盛的少年,若贾宝玉在此处,大约也是这般模样。只是他身上还有一股书卷气,比之宝玉的风流不羁,更多了几分宋儒之气,与他外貌显示的气质有些格格不入。但就是这几分书卷气,使他的气质更加独特,几乎使人挪不开眼,皎如玉树临风前,大约就是他的样子。
虽然他此时将双手笼在袖中踱步的动作像极了菜市场买菜的老大爷,但王浮很能理解他,因为她的父亲并两个哥哥,也常常露出这种“猥琐”的模样,所谓“笼袖骄民”是也。
稍後为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