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宋穿之东坡妻 > 第71章

第71章

转眼间就到了光华楼赴宴的日子, 杨华这次是真的铁了心要把商会组建成功, 几乎整个益州城的大商人都被他请到了光华楼,

他甚至还请了知府大人和梁通判来坐镇。

知府和通判出现在同一场合, 这可真是奇景了。衆所周知,大宋重文抑武, 通判是由皇帝任命的, 负有监察州府长官的责任,

凡是州府的文件,知州或知府都必须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任何一方单独签署都不能生效。很多时候, 通判和知州都是处在对立面,他们负责的事情不同,

就连办公的地点都不一样,

但是由于官职设置,通判天生就是知府的“敌人”,梁通判虽然吃斋念佛,可他在官场上可不是吃素的,一直就和周知府面和心不和。杨华竟然能把这两人凑到一起,本事可真不小。

王浮扮作跑腿的小厮, 跟在王方身边去了,她还觉得有点不开心呢,王瑾那厮一身骚包至极的装扮, 竟然能光明正大地跟着王方坐在贵宾席。

杨华站在台子中央,正在慷慨激昂地描绘他心目中的商业王国,

大多数都是王浮那天说过的话,被他用自己的语言和想法加工过後,变得有些不伦不类起来。但这并不妨碍很多人的情绪被他挑动起来,在台下跟着他高声喊口号,不过不理智的终归是少数家业比较小的,那些大商人就没怎麽动,准备静观其变。

“他在说什麽我怎麽听不太懂”王瑾坐在那,跟屁股着了火一样,挪来挪去,还忍不住跟王浮嘀咕。

王浮也跟他咬耳朵“你看前排那些豪商巨贾都没说话,就是等着出头鸟呢!我猜这一次协商不会有什麽结果。”

杨华想尽快组成商会没错,但他太急功近利了,一次性请了这麽多人,与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心思各异,尤其那些大商人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王浮已经看到好几个进来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的人,其实杨华应该先去联系大商人,商议出一个具体流程出来,而不是为了把所有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一力承担所有前期工作。

王方瞥了他们俩一眼,王瑾立刻装起了鹌鹑,一动不动,王浮悄悄挪到王方身边,问他“爹爹,等会儿杨华要是让你上去说话,你会去吗”

“没大没小,叫‘杨伯父’。你爹爹我看起来很傻吗你看知府大人和通判大人的脸色——”王浮顺着王方的手指看过去,坐在人群中央的周知府和梁通判,在听到减税的提议时脸色就不好看了,更别说杨华还打算聚集起一大批人各自组建行会,可以想见,到时候朝廷在益州府商界的管辖将会被商会架空,他们要逃税避税就更容易了。如今不论朝野,最忌结党营私,杨华这不是在戳他们的肺管子吗

果然杨华意犹未尽地说完组建商会的事之後,转头就指了角落里的王方,遥遥一拜“王兄是商会构想的提出者,不如你上来给大家讲一讲”

王方装作震惊的样子,一脸茫然地四处张望,等杨华再次说“子源兄”,指名道姓的时候,他才缓缓站起来,苦笑着说“杨兄怕是记错了,你不是请我来帮忙改进账本的吗怎麽说我是商会构想的提出者这重担我可担不起,杨兄莫要开我的玩笑……”

杨华暗道“老狐狸”,尴尬地笑着,还是不肯放弃拖王方下水,奈何王方也是个夹黑芝麻馅的包子,任你揉搓,就是不松口,两人一来一往,四周的人都听得烦了,纷纷道杨华做人不厚道,自己不靠谱,还要牵连无辜。

王方见杨华额头上青筋直冒,似乎有些“唉呀,今日我来,真的只是为了帮忙改账本的,没想到杨兄非要我说话,我只是个教

书的,没什麽本事,也听不懂杨兄的话,唉,我还是先告辞吧!”

然後就拱手作揖,向相熟的人一一道别,带着王瑾和王浮溜了。

王浮牵着她爹的手,崇拜无比“爹爹,您今天真厉害!”

王方捋了捋颌下的短胡子,自信满满,好歹他也是考中过乡贡进士的人,官场那一套推诿之辞他也学了个七七八八,怎麽会对杨华的为难束手无策

等他们在外面逛了一圈回到家里,杨华後脚就跟来了,王方面色如常地把他迎进来,听着他的指责。

“王兄,你我所谋之事本就是利国利民丶千秋万代的大好事,为何你今日百般推诿,让我下不来台”

“杨兄此话有失妥当,你我不过泛泛之交,只见过一两面,怎麽就共谋大事了更何况此事与我并无干系,我为何要帮你”

杨华气得倒仰,张口就说“这是你家十娘的主意,若是我抖落出去,你家这位多智近妖的十娘还能有什麽好果子吃王方,你不要逼我!”

王方的目光一下子变得锐利起来,冷冷地说“杨华,今日我不说话是为了你好,若你还想拿十娘的名声来威胁我,我也不怕两败俱伤。更何况,你杨华不是口口声声地说,这是你自己的想法,只是由我提出最初构想的吗到时候还有几人能信你的鬼话!我倒要看看,是你杨华背後之人能为你撑腰,还是天理律法为我撑腰!”

杨华摔门而去。

王浮在门外听了个大概,听到那句“我也不怕两败俱伤”,心中又涩又甜,端着莲子羹就敲门进去了。

“爹爹……”王浮的声音糯糯的,听得出她在撒娇,王方十分慈爱地唤她过去,问她“怎麽了,八郎欺负你了还是你娘又揍你了”

“爹爹,我是不是老给你惹祸”

“不,十娘是爹爹的掌上明珠,不论十娘做了什麽,爹爹都会原谅你的,我相信你是个好孩子。”

“爹爹……”王浮忍不住,伏在王方膝上痛哭起来。前世那麽渴望却怎麽也得不到的父爱,竟通过这样的方式补偿了回来。她也曾想过,如果那时候她有王方这样的父亲,那该有多好……

王方抚摸着她的小丫髻,轻声劝慰“十娘不哭,咱们也让杨华看看,既然是你提出来的,就要由你来完成这件事。”

他仔细想过了,组建商会的确是件好事,由谁来起头也很重要,杨华一心谋求私利,注定失败,那就让他们王家来做这件事。

王方说到做到,立刻就开始安排人着手组建印刷业的行会,有了杨华的前车之鉴,他决定低调行事,只是暗中联系了益州府几个大的印书坊掌柜,说自己可以帮他们改进印刷技术。他们正愁只看到《和乐小报》上刊载的采访报道,自己实际去做的时候却遇到了许多困难,若有人愿意教,他们当然愿意学。最重要的是,王方提前与梁通判报备过,也在周知府那里通过气。他当然不会打着挖官府墙角的旗号到处乱说,只说是为了改进技术,带动益州府的赋税增长。

王方拟定了一份协议,凡是接受了王家帮助的印书坊都要签订这份《印刷业行规》。

行规规定未经行会商议同意,私人不得以调整价格的方式打压对家

各家各派一人成为行会管理人员,等级由自身规模决定,权限由行规写明,每年交一定量的会费保证行会运行

凡入会者,必须在自家印刷的书籍後面注上“益州印刷行会”字样,有这个字样的书籍如果质量过低,可以到行会办公地点兑换质量优等的书籍,其成本由所有参与行会的人家共同承担,如果查到劣质品来源,将十倍罚之

各家各派优秀印刷工匠进入行

会研究所,数量不限,考核决定,但保证每家至少有一人进入。在行会研究所里,他们需要穷尽毕生所学,改进印刷技术,凡有所突破者,根据最终效果给予奖励,其馀诸家,若想使用最新技术,需要付给一定的银钱,购买发明人手中的专利,专利由发明人持有,专利费根据发明物价值决定,专利期限最短五十年,长者需要协商

所有行会参与者,不得对外泄露行业机密,不得勾结外人图谋行会技术,不得借用权势破坏行会规则,如有违者,终生禁止再次入会,不得使用行会有专利的技术……

这份行规一出,吓退了不少小作坊的掌柜,却引起了像萧家这样的大商人的注意,他们并不缺少那点会费,能通过这样正当的方式得到别人的技术,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吸引力的。然而他们却不知道,王浮不怕这个时代行业技术在师徒和家族内流传的规矩,因为她明白,一项发明,只有更多人使用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技术共享,信息共享,才能促进生産力的更大进步。

当新技术滚滚而来,碾压了旧技术,必然就会促成旧体系的衰退,打破一家独大的局面。为了保持住领先地位,你只有不断更新技术,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才能获利,而与此同时,社会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保守的思想终会被这种潮流打破。

稍後为你更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