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宋穿之东坡妻 > 第96章

第96章

这两年, 各种各样的小报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有一些是商家办的, 有一些是书院办的,

更多的是各地的思想家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派系而创办的,还有就是新办的《太平廷报》, 在司马光的主持下, 已经成为官方的发言渠道,

主要的版面用来公布朝廷消息,甚至发布缉捕通告,次要的版面会拿来刊登一些好的评论性文章, 像时下有些地位的文人都爱给典籍作注,他也会选择写得好的登出来,

多次受到仁宗表扬,

不光自己升职加薪,连官署都翻新了一遍。东京城里稍微有些文化的小市民,有钱的多订几份,没钱的就少订几份,但《和乐小报》和《太平廷报》是少不了的。

因为小报的盛行,古文运动的到来比历史上更早了一些, 首先报纸就是要求通俗易懂,简洁明了,诘屈聱牙的文风很不受欢迎,

浮华靡丽的文风也会让人觉得言之无物,根本没有市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相继在《和乐小报》上发表,受到了空前的欢迎。欧阳修本来只是试试看,没想到反响这么大,欣喜之馀,还特意给王方写信道谢,两人因为相近的审美和文风,就成为了通信十分频繁的笔友。过年的时候,王方甚至送了一整条腊猪腿给欧阳修,欧阳修则命家中厨子料理了这条腊猪腿,请了几个知交好友聚餐,饭后还作诗一首遥赠王方,表达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惺惺相惜之感。

欧阳修于皇佑元年年初还朝,任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就相当于官家的秘书和顾问,帮官家起草朝廷的制诰丶国书还有宫廷所用的文书,地位清要而显贵,王浮还在信中跟范仲淹开玩笑“咱们也算是上头有人了吧”

范仲淹回信“醉翁不意小儿有此姝惦念,若知,当抛了腊猪腿,丢了学士帽,远遁庐陵矣。”王浮收信,为之绝倒,算是深刻体会到了宋儒的“幽默”。

范仲淹在邓州搞基础建设风生水起,他的儿子也在东京城里大放异彩。皇佑元年正好是大比之年,这一年的春天,范纯仁和文同丶何文焕携手走进了考场。二月会试,三人皆中,只是何文焕名次略低,堪堪吊在了榜尾上。四月殿试,范纯仁在官家面前对答如流,被钦点为状元,大约也有鼓励范仲淹的意思。文同则中进士乙科,何文焕的名次稍微进了几名。

文同被任命为武进县知县,何文焕被任命为梓沂县知县,范纯仁则直接当了翰林修撰,被仁宗特意点去帮司马光的忙了。

文同与何文焕要外任做官,少不得就要拖家带口,他们从京城写信回家,让李氏和二娘收拾东西,直接到自己的上任地点等,自己则把京城的应酬跑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并且符合朝廷规定的漫长假期,才慢悠悠地去上任。

李嫣嫁进王家不足两月,就被这个家庭深深吸引住了。

每天早上,她洗漱过后,和王瑾在房里吃过豆浆丶油条丶酥饼或者小笼包和烧卖的早饭,也不必去祖父母和公婆那里请安,王瑾会带着她到后山上漫步一圈,他总是牢牢牵着她的手,李嫣觉得害羞,但庄子里的所有人都不会觉得奇怪,反而笑眯眯地同他们俩问好。

散步过后,王瑾常常需要进城或下乡去处理事情,她就可以去图书馆,在那里,不仅有范纯礼和王瑜丶王琦丶王琰这样的读书人,还会有李书文丶曹华丶曹亚这样的下人,甚至她还常常看到七喜坐在窗边,津津有味地看着话本绘册。或者她也可以去东边的学堂听课,那里甲班的座位空了几个,常有不同的面孔前来听课。

不想读书的时候,她可以去三娘的院子,三娘往往会在院子里绣花调香,或者在她的小厨房做一些好吃的点

心,要么就会去祖父母的院子为他们读书,陪他们聊天。十八郎丶十九娘和冬郎都吃得圆滚滚的一小团,被她提溜着耳朵在院子里跳绳。

她还可以去找十娘,十娘是整个家里最自由的人,常常神出鬼没,找不见影儿。虽然找到她之后,她大多数时候在校对刊物丶核对账本丶阅读医书和翻晒药材,但她可以一心二用,一边跟她说话,一边做自己手头的事。有时候,十娘还会带她一起去田野间游荡,观察谷物的灌浆情况和水车的运行情况。十娘博闻强识,能把很多东西说得透彻,而且栩栩若生,天底下的事物,就连日月星辰,在她面前仿佛都变成了透明的东西。

但作为一个新媳妇,她最重要的事是和赵氏一起学习管家。赵氏非常喜欢她,把家里的事情都同她坦白了,她这才知道,家里最偏僻的那个院子里,住的是皇城司的亲事官,他们王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有和乐楼股份和赵家书籍铺的普通商人,公公王方其实推辞了好几次朝廷的封赏,一心做学术不想当官,他们家还同几位朝廷上的大官有来往,其实颇受朝堂关注。

她十分镇定地接受了这一切,并且和她的丈夫说“我嫁给了你,等于我们李家和王家绑在了一起,不论将来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站在一起,我现在唯一的愿望,是希望咱们的儿女能够和他们的祖父丶叔父丶姑姑们一样,成为有用的人,面对风雨毫不畏惧。”

然后,这一年的八月,当李嫣以为自己生了病,吃不下油腻的东西总是呕吐的时候,王浮十分淡定地吐出几个字“大嫂怀孕了。”

全家人都楞了一会儿,随即开怀大笑,赵氏吩咐音娘去找郑大夫抓药,王方决定和祖父一起好好研究一下,这一代该取什么名字比较好。

李嫣有了喜信,赵氏却更愁了,三娘今年十六,婚事却还没有着落,每次她寻摸着个好儿郎,拿回来人家的信息,王方只瞟一眼,就说“这个人我见过,连上课都没定性,学业差得很,那些媒人还把他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想来其他的也不怎样,配不上我们的三娘。”或者是“这个人曾与边青那种官家子弟打得火热,纵使学业优异,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她挑拣了几个相貌丶家世丶学业都不错的,送到三娘那里,谁知十娘也在,就着她的“媒婆册”,一个个点评起来,没一句好话,末了还总结道“看来相亲市场挺广阔,不如阿娘也去开一个婚介所”

赵氏不知道“婚介所”是什么东西,但她知道十娘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主,一巴掌呼过去,王浮才悻悻地闭了嘴,不过她似乎还有不满,嘟嘟囔囔地说“又不是养不起,为什么要这么早嫁出去”

赵氏冷笑一声“我看你是被你爹养得心太大了,你不是想说三娘,是想说自己吧”

王浮灰溜溜地走了,留下三娘一个人被赵氏唠叨。其实赵氏急归急,对三娘的婚事还是很慎重的,只要对方有一点她觉得不好的地方,就立刻把人拉入黑名单,而不是盲目地相信媒婆的片面之词。更何况,赵氏听王方的,王方听王浮的,谁是食物链的呢!

王浮跑到实验室,沈括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活脱脱一个现代医生的造型。

“温度还是不太够,制出的玻璃成色混杂,表面不平,若是注入模具,烧造出来的器皿也很容易破碎。”

“唉,这个我也没办法,我已经把自己能想出来的东西都试过一遍了,看来需要改造火窑。对了,你又跑回来,令堂不会责怪吗”

沈括耸耸肩“我爹都答应我了,只要我能够做一些有益于百姓的事,他就不管我。去年我把水车模型带到简州,在江河汇流处造了你说的水力磨坊,简州那一群庸官都惊得目瞪口呆。我

觉得这个水力磨坊挺不错的,但是还可以再改造改造,像益州城里的河流,水流缓慢,没有推动扇叶的力量,但人群密集处正是需要大量磨粉磨米的地方,两不相宜,还是有点浪费了。”

“这好说,要不试试在上面安一个转盘,用驴马骡子等畜力拉动磨盘,只不过,要加几个杠杆和履带装置,让它变得省力些。”

“好办法!我这就回去写信告诉我爹!哦对了,我爹爹和阿娘年底要回京述职,会经过益州府看我,到时候可能要打扰你们家了。”沈括也是把王浮当做好朋友,才会直接说他爹娘要住在王家,换作旁人,肯定会寒暄几句才扭扭捏捏地提出来。

“没问题,庄子上院子多得很,伯父伯母不嫌弃地方小就好。”

“还有一件事忘了跟你说。”

“什么事”

“梁文修给我写过信。”梁文修二月初就跟着梁通判去秦州上任了,梁文棋也是那时候走的,王浮还怪想念梁文棋的。

“他跟你说什么”

“他说,让我拖住叔母,别把三娘轻易许给旁人了。”

“啊!”

稍后为你更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