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宋穿之东坡妻 > 第111章

第111章

王弗的病是心病, 既然决定了要嫁给苏轼, 病就立刻好起来了, 只是卧床太久,身子还有些虚。她是一个果决的人, 也是一个不肯信命的人, 曾经她愿意只活到二十七岁,现在她不愿意了。

她想:世界上存在无数的平行空间, 不见得这一个就是历史上的那一个,她已经在这里留下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 那就代表这里是不一样的空间, 还有可以争取的馀地。

王弗吩咐双喜出去打探消息,听说苏轼在雨中跪了三天, 恐怕有一场大病要生。双喜不情不愿地去了,回来说苏家并没有传出什么消息,苏轼的病也不重, 多休养两天就好了。

王弗松了口气, 突然又想到更大的问题,苏家不同意他们俩的婚事, 如果她强行嫁过去,程氏肯定对她不喜。但若是苏家不喜欢王弗的家世, 那历史上的王弗是如何进了苏家呢?她又想到自己撺掇爹爹开办酒楼的事, 难不成变故就出在她这里?

王弗苦笑着,这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苏家却是全家闹翻了天。程氏不停地流眼泪,苏洵本来拿着戒尺要去打人的, 被程氏拦住了,本来他们在青□□声就已经被苏轼这一跪毁了,再打死他也无济于事了。苏辙一直陪在苏轼身边,其实他并不能理解兄长,十娘再好,也不至于为了她抛弃家人。

苏轼一醒,就要寻他的帕子,等苏辙把洗干净了的帕子送到他手上,他立刻就咧开嘴笑了,满脸的幸福。

“二哥,你这是何必呢?”

“她答应我了,她心里有我。”

“就算她心里没你,也是非嫁给你不可了,二哥,你太冲动了。”

“你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苏轼沈吟片刻,“但既然她心里有我,不为她争上一争,恐怕我此生不得心安。对了,阿娘怎么样了?”

“适才阿娘为了拦住爹爹,不让他打你,哭得厥过去了,眼下郑大夫正在为她诊治。阿娘身体不好,受不得刺激,她又一向对兄长寄予厚望,你这样胡闹,她不能接受也是正常的。”

“胡闹?那什么才是正确的?同叔,你只是还没有遇到那个足以让你不顾一切的人,阿娘那里,我会去劝她,她一向疼爱我,肯定会答应我的。至于爹爹,只要我向他证明自己不需要倚仗岳家就能立足于朝廷,他总归会接纳十娘的。”

“二哥,这很难。”

“再难也过来了,对于我来说,我只怕她心里没我,只怕她嫁给我不情不愿,过得不痛快。”

与此同时,苏洵在程氏床前和她谈论苏轼的婚事:“王方本来是个乡贡进士,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娶他家的女儿也不无不可,只是近些年来王方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长子也无心仕途,眼看就要从书香门第变成商贾门户,如何配得上我家和仲?”

程氏也点头,不过她担忧的更多:“和仲如此喜爱那十娘,恐怕娶了她就无心向学,对她言听计从,而十娘我是知道的,她在家中尚且做得了自己父母兄长的主,进了我家的门,恐怕不安于室。你且看她办的女学会,就知道这孩子是个倔强偏执的,竟公然支持女子闹和离丶带走孩子丶再嫁,简直是罔顾人伦,胡作非为!”

苏洵听了这话倒有些不悦,说不上是为什么,程氏也是为人妻为人母,竟不能体谅女子的艰难。八娘和程之才和离就是他极力促成的,要不是王家十娘及时发现了八娘在程家受虐待,他的八娘可能就命丧黄泉了。女子柔弱,在家有父母兄长看顾,尚且不能长成,出嫁了就看公婆官人的脸色,若嫁到和善人家倒还好,若是不幸进了虎狼窝,又被妇则妇诫困得死死的不能脱身。十娘这么做没错,错就错在她不该如此张扬。

两人一阵沈默,程氏又道:“官人,虽你我皆不喜这门婚事,但和仲这么一闹,王家十娘的名声就被他毁了,若不上门提亲,恐怕日后遭人诟病。”

“此事是和仲做得不妥当,自然由他承担责任,日后他好也罢,不好也罢,都是他自己求来的,怨不得旁人。你好好休息,择日备齐聘礼上王家提亲吧。”

程氏心中还是苦涩,她心目中的儿媳妇可不是王十娘这样的,听说她整日都在庄子上研究什么油坊织机,甚至亲自带着女学会的学生下田种地,和仲总是说她巧手慧心,极擅烹饪,可她又不缺厨娘。外头传言都说十娘性子刚强,这样看来,她就是一个粗俗鄙陋的女子,如何与和仲红袖添香,督促他学习?将来和仲与她合不来,受罪的还是他。但事已至此,她再不情愿也无用了。

程氏派人去通知了苏轼,苏轼一听,高兴地立刻掀了被子,冲到程氏床前跪下,向她磕了几个响头。

“谢阿娘成全!阿娘大恩,十娘与我必不敢忘!”

程氏也没让他起来,只冷冷地说:“大恩算不上,你就是我前世的孽障,今生讨债来了,这门婚事固非我与你父亲所愿,但你执意如此,甚至不惜败坏自己的名声,我只问你一句,若你将来生了悔意,该当如何?”

“能娶十娘为妻,苏轼今生无悔。若有悔,放十娘归家,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这就好。你去吧,我不想见你。”程氏翻了个身,将脸朝向床里。苏轼楞了一会儿,又磕了三个头,躬身退了出去。

又过了一旬,流言渐消,程氏寻了媒人,带了礼物上王家提亲,没想到却扑了个空,王家门子只说大娘子带了家中女眷去了眉山看望外祖父,大官人同行,两位小官人一个在益州府,一个在书院,家中无人做主,连门都没让程氏进。

程氏觉得受到了慢待,十分难堪,当即就拂袖而去,回到家中再也不提此事。苏轼听说了这事,万分惊诧,等他去书院询问王瑜,却发现王瑜已经搬出了两人的学舍,住到了王方的院子里。好不容易在王瑜下课的时候堵住他,王瑜却丝毫不肯理睬他,甚至不肯听他说话。

“我已说服父母上门提亲,为何王家无人应门?”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十娘的婚事由我父母做主,我们全家都不愿十娘嫁与你,此事你不必再提,我是念着同窗情谊才听你辩解,我爹爹和大哥可不会听你的话。”王瑜拂开他的手,抱着书往前走。

苏轼一定要弄明白王家人态度变化的原因,也顾不得许多,就拉住王瑜不让他走,问他:“我苏家与你们王家也算是门当户对,我与十娘从小一起长大,互通书信多年,彼此相知,为何伯父不愿将十娘许配给我?难道是怕我对十娘不好?”

“城里沸沸扬扬的闹开了,十娘的名声已经被你连累坏了,此时结亲,无异于结仇。爹爹一向疼爱十娘,断不会让她不清不白地嫁人,你再与我多做纠缠也无益。我们王家虽是小门小户,比不得你们苏家,却也不会送上门给你们羞辱。”

苏轼默然无声。事情到了今天这种地步,都是他太过鲁莽所致,怨不得旁人。从前祖父在的时候,就说起过他虽然才气纵横,但在人情世故上一向不够练达,恐怕日后要吃亏,没想到竟应在了此事上。

王瑜走远了,苏轼才想起来往日他给王弗写信都是送到赵家书籍铺,王弗也说过赵家书籍铺的所有信件都是直接送到她手上,不会假手旁人。于是他又着急忙慌地跑回去写了信,揣着信走出来,见院中的石榴开得正好,鲜艳欲滴,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就悄悄摘了一朵下来塞进信里,心中又燃起了无限的希望。

榴花颜色红火,石榴又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惟愿他

们俩也能共结连理,多子多福。

苏轼满心欢喜,他从来就是这副风风火火的性子,说起来是有些不计后果的,但他这个人不论做了什么,都会让人觉得理所当然,好似他天生就该这么做。

苏轼长到十九岁,一路顺风顺水,从未有过大的挫折,就算是这次鲁莽坏了事,方才还被王瑜奚落了一番,他也不甚在意,心里仍然相信会有解决的办法。

赵家书籍铺里很是安静,像这样的书铺,本就是庙会集会的时候顾客比较多。苏轼径直走进去,店里的大掌柜迎上来,问他要买什么。

“十娘说过,赵家书籍铺由她管理,不知你们能不能联系到她,就说苏家郎君有事寻她,祈求一见。”苏轼把怀里的信拿出来,那大掌柜经年做生意的,消息灵通得很,青神这么个小地方,自称苏家郎君又与他家十娘子相熟的人,还能有谁?只是他也听说了最近的流言蜚语,对这个身负才名却行事张狂的书生没什么好感。娘子心善,对待底下的人从不打骂,待遇也极丰厚,他们虚长她几岁,都把她当做自家的小女儿看待,这事一出来,最生气的就是他们了。

但他又谨记王弗的教诲,不敢对客人有丝毫怠慢,只把信件收了,一言不发地送了苏轼出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