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太后护子
梦中迷迷糊糊的,他忽然想起数年前的春晚上,有这样一问“你知道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吗?”当时他觉得答案就很靠谱了,但现在他想补问一句“你知道人生当中最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么?”那就是“刚当上了皇帝,就秒变阶下囚”。这种落差一般人体会不到的,真的,因为一般人没当过皇帝,不知道落差有多大;也因为当皇帝的人基本上不会当俘虏。萧玄铖这样想。
人永远不知道人生的际遇能有多么奇特。比如有的人可以昨日还是麻雀,今朝就飞上枝头变凤凰了;比如有的人蹲过大牢,但身世竟然是废太子子孙最后竟还能成为皇帝;比如还有的人身世凄惨,放牛维生,最后连牛都放不了只有当和尚谋一条出路。你猜他最后怎么着了?人家起义成功了也当上了皇帝。最后比如,有的人穿越而来,因缘际遇成为皇帝了以为自己能大展拳脚,但是最后却变成了囚徒。
想想也是想苦笑。
而又陷入昏迷之中的他不知道,周国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为他掀起何等的轩然大波。
这个轩然大波要从宁远城守将接见那三名金吾卫开始说起。宁远城守将姓李名承业,这位将军长于守城和阵地战却不善于骑兵作战,因此推崇他的都敬称他为“铁壁将军”。而觉得他没有气性丶认为他胆小如鼠的人也有,也同样给了他一个“雅号”,叫作“乌龟将军”。这一来讽刺他像个缩头乌龟一样缩在城里不出来,二来呢,也是侧面承认了他守城的确厉害,只要在城里,他就像乌龟在龟壳里,同等力量下是没办法叫开他的门的。
所以夜里当李承业在城墙上看到几十里外大军的营地火光冲天时,他并没有去救援,而是打起精神守卫宁远城。
事实上李承业对于御驾亲征的皇帝还是很有期待的,他可不认为老子英雄儿软蛋。先帝英武远超其辈类,作为他的儿子子承父智也是没什么好怀疑的,尤其是皇帝能够打起精神御驾亲征更说明了皇帝有志向。这真是一场不太美妙的误会。不得不说李承业在宁远城太久了,过久的远离政治中心就容易被时代抛弃。另外李承业粉丝滤镜太厚了,有其父必有其子?不存在的。
故而李承业在听到“陛下力尽丶中箭被俘,裴刘三位将军投敌,袁先锋不知所踪”这一消息之后,他完完全全的呆住了。
“什么?陛下可是有十五万大军,耶律东台不过三万人!还有老成持重的宿将相陪,这怎么可能?!”李承业心在滴血,萧玄铖是个败家子啊,这一仗打下来国威堕地,简直是劳民糜饷,丧师辱国!
随即他反应了过来,萧玄铖被俘,生死不知,现在落在耶律东台的手里。这可真是顶糟糕的情况,就好像是两国打仗,一国突然说“哈哈,我有了核武器了!想不到了吧!”如果萧玄铖死去还好,要是活着……李承业激灵灵的打了个冷颤,看向三名金吾卫的眼神略有些不善。
他踌躇纠结着下不了决心,手下副将突然来报:“将军,城门外袁将军在叫城门。”李承业狐疑的瞅了副将一眼,说道:“你先去挂上免战牌,袁将军要是问起就说本将军不在。再偷偷派斥候巡视一下,看看到底是袁将军的残部还是漠北军。”
“诺!”副将不到两盏茶的功夫就进来了,“将军,是袁将军残部无疑,方圆二十里以内没有追兵,看来袁将军是从漠北人的后方绕过来的。”
“那就下令,开城门。给本将军看好他们,让他们离内城百姓和将士家眷远一点。”李承业想了想,终于还是下定决心开了城门。
副将很快下去安顿好先锋营的士兵,并带了袁恕前来。
“主辱臣死!袁将军有何面目苟且偷生?”李承业横眉冷对,藏在长须里的嘴角微微勾起,带着几分似笑非笑的轻蔑和冷峭。他恼恨袁恕没有血性,不能护卫皇帝,竟然独自逃生。皇帝再没出息也是先帝寄予厚望的嫡长子,袁恕竟然只身跑出来,真是罪无可恕。可以说,李承业妥妥的先帝真爱粉+脑/残粉无疑了。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末将固然可以一死了之,但末将要将军中有奸细这件事情禀明太后,请太后裁决!还有陛下的消息,也要速速传于朝中诸公知道,以早做准备免得措手不及!”袁恕正气凛然,脸色变都没变,只是略略皱眉道。只是若是熟悉他的人就能发现,他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哼╯^╰”李承业抚了抚自己的胡子,算是肯定了他的回答。“那袁将军速速派兵回朝报信吧!”
说完李承业甩了袖子去备战去了。倘若漠北王要用皇帝当人质敲开边境大门,那宁远城首当其冲。这块硬骨头漠北人可是啃了好久也没能啃下来,所以一旦有机会,先遭殃的肯定是宁远城。“先帝呀!若是有机会臣一定会救回陛下的!”他看了看虎皮座位上方悬挂的天子剑,暗暗下定了决心。
京城这边也是乱成一锅粥了。接收到袁恕的消息以后文武百官后宫前朝勋戚王公几乎人人自危。平阳原朝廷大败亏输,十几万大军覆没这在朝廷诸卿看来问题并没有多么严重,严重的是皇帝被俘了!严重的是我们当中出现了奸细!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内事不平何以决外事?天呐,朝中大清洗已是必然。不知谁能覆雨翻云,应运而生。诸臣都暗暗地想道。
但越是这种时候所有人越是不敢乱下决定,不敢随便站队。所谓木仓打出头鸟,谁先出头谁傻/鸟。有些坏事第一个投身的是罪大恶极,第二三个是屈身委敌,等到从第四个上,大家都是顺应潮流了。可见不能随便出头,否则当真是遗患无穷。
可是有些事情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耶律东台派了使者来了。
耶律东台此人,军事上是天才,政治上是庸才,但是就是这个庸才也知道要赶紧要好处了。俗话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萧玄铖这个皇帝也是有保质期的。你过期了,这个“奇货”就砸到自己手里了。当然,幸亏萧玄铖还在昏迷,不知道自己正被人称斤度两,以便卖个好价钱。不然的话肯定会吐血的。
耶律东台第一次勒索,业务还不太熟练,也不敢要价太高,只是要了白银几十万两,珠宝绢帛不计其数。这当然也是有其独特的智慧的。说来最次一等的强盗杀人越货,拿钱撕票。但高级的强盗想的是细水长流,可持续发展。这两种强盗精神境界就不一样。
朝中诸公俱傻了眼,耶律东台政治斗争水平是不够,可是这件事根本没有转圜的馀地。大家的想法空前相同,就算对主流意见时时仇视的贾御史和你说啥我都要反对的甄侍郎都握手言和统一思想了。
说来也是让人伤心,这人一走茶就凉不愧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小皇帝还没走呢,茶都凉了,有人还暗暗盼着小皇帝也该走了。所以诸位大臣都是“不要给”“给了也白给”“当我们的钱是大风刮来的要用这钱来打水漂?”这种想法。但,还是那句话,深谙明哲保身的诸位大人还是“我什么都知道,但我不说:)”
水晶帘下,太后看着鸦雀无声的大殿勃然大怒,气愤地道:“好哇!真真是让哀家寒心!瞧瞧朝廷上下,衮衮诸公,个个都没心没肺,心都烂到肠子里了!陛下是孝宗皇帝嫡长子,是仁宗皇帝最爱的孙儿,你们素日哪个没有受过孝宗丶仁宗的厚遇?皇帝平素待各位大臣可有一丝一毫不恭敬?嗯?”太后大人很敢说,她发起威来殿下诸人纷纷跪下请罪。
她发了一通脾气后又垂泪道:“诸位爱卿家里也有子嗣,可知哀家对皇帝的期许?”说到这里张太后示意众大臣平身。“哀家也知道,即使给耶律东台这些财物他也未必会许皇帝归国,但若不给这些财物,他们不知会怎么磋磨哀家的皇儿。”众大臣不禁心有戚戚焉,很以为是,暗想太后果然没有糊涂,是他们反应太气人了。“所以,”太后又开口道:“所以哀家是无论如何都只得给他们的。不过这些财物就从皇帝内帑出吧。国库的银子,诸爱卿善加利用,死难将士好好地予以抚恤,倘若漠北人敢来犯,一定要狠狠地给他们好看!”
众大臣顿时神清气爽,对皇帝也没有那么多的负面想法了。还有以户部丶吏部尚书为首的几位大臣想着,只要不从国库里掏银子,就算挨了骂也没关系。只有积年的人精老大臣暗暗咋舌——太后手段高明,恩威并施,打一个巴掌给一颗甜枣吃的这种手段运用起来真是炉火纯青,不愧是先帝的皇后。只可惜陛下太过纯直,不类先帝,也不太像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