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绍宋》小说解说 > 第十四章 正诡

第十四章正诡

(喜欢原因:皇家资质商品化;海标旗;印押税;北伐彩票;海贸公司制;北伐国债;超额田产税;皇产公开拍卖。)

……

首先,不仅是印押税,北伐国债丶海标旗丶皇家资质商品化一样,本质上都是在拿信誉换钱,只不过前两者是整个朝廷的信誉,最后者是皇室自己的名头,而海标旗稍微覆杂一点,大概是朝廷和皇家共同的信誉却还不止。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印押税设计的极为巧妙,而皇家资质商品化与海标旗也算是一种有成例的巧妙引申,阻力应该非常小。

至于北伐国债,乃是题中应有之意,户部一开始就把这事放上日程了。

而值得一提的是,再有了这么多信誉商品的情况下,单纯国债的份额完全可以进一步消减,以确保它处于一个安全份额内。

其次,乃是海贸公司这个东西。

这玩意明显是张俊张伯英那厮搞出来的大船队的制度化丶稳定化结果……海贸纲嘛,早就惊动整个东京城了,看来就是为这个作呼应。

按照赵官家的解释,不仅仅是海商,还有货主,也不光是张伯英,甚至皇家丶代表了朝廷的都省,以及部分高官权贵都能拿各自的名头进去,成为东家。

然后大家商量着来,一起减少公司的阻力,一起分钱。

这么做,肯定算是有一定开创性的,好处大大的……因为它能减少风险,避免内部流程产生的内耗,以往的时候,货主也好丶海商也罢,都要独立承担各方面的风险,所以他们应该很乐意这么干的。

不说别的,当日张伯英出面后为什么这么多海商与货主群起响应?本身就说明问题了嘛。

但是,这玩意说白了,本质上还是与民争利,还是强行将原本属于民间正常商品贸易的利益抢夺到朝廷丶皇家丶权贵的手里。

唯独,利出一孔的思想,也本就是朝廷财政的根本指导思想,再加上北伐大局,倒也让人无话可说。

接下来,彩票就更不必多说了。

朝廷不许老百姓私下扑买进行赌博,却借着北伐大义,搞这么一个东西……怎么说呢?也算是利出一孔了。

还有超额田产税,应该就是来自于当日自己的提案,也就是针对富人征訾税的改良变种……毕竟,这年头到底是还是以农为天的,相对于无缘无故说谁是富户,强迫人缴税,针对田产超出一定数量的大户征收额外田产税,当然是最可行的一种法子。

因为田产就明晃晃的摆在那里,很难遮掩。

当然了,即便如此,也不免不了滑吏和权贵在什么上田丶下田上做手脚。

只能说,这已经是随着邸报登出征求聚财意见后,目前满天飞的强行加税方案中态度最缓和的一个了。

最后是皇家私产拍卖……这更像是赵官家能做出来的事情。

……

而此事不提,接下来,朝廷几番修正丶几番争论,从秘阁到公阁,从石亭到文德大殿,到底是在赵官家的一力推动与宰执们的支持下,通过了这针对建财的一揽子方案。

到了五月初一,邸报上头版头条正式刊登了相关讯息:

印押税丶超额田产税,将于六月正式施行,北伐特别国债将试发行五十万贯,一如既往,国债具有一切以往的国债特权。

又过了十日,邸报上头版末尾透露了另外一个讯息:

朝廷将组建海贸公司,赵官家与朝廷皆有股份,内阁丶外阁诸重臣,诸帅臣丶节度,统制官及以上,皆有不定份额分配,欢迎海商丶货主参与其中。

等到了五月下旬第一日,邸报上又在二版提到了一件事情:

赵官家为了筹措北伐经费,决定在七月份以公开扑买的方式,将部分皇家收藏予以进行拍卖,同时,已经在东京城北景苑建成的豪宅,除了预留给诸重臣的赏赐外,将会拿出一半的宅院一起参与此次公开扑买。

不论出身,价高者得,先到者得,人人都能与吕公相丶赵首相丶韩郡王做邻居,跟两位太后居所只有一墙之隔。

到了六月初一,就在朝廷开始实行新税的同时,邸报在刊登了西蒙古王一股脑派了十几个儿子来伺候官家消息的同时,海标旗与皇家资质也将纳入公开扑买的消息也半遮半掩出现在了邸报之上。

而在这之前,这两个消息就已经透过特定渠道扩散出去了。

至于北伐彩票,此时早已经在开封府试行大半月了,反响好的不得了,以至于赵官家不得不学着当年国债故事,专门下旨,严厉禁止户部扩大规模。

到了七月,尚未等到拍卖开始,以及许多新的贸易渠道获得回报,随着大理使节的抵达,赵官家就已经筹措到了超过两百万贯的好一大笔钱,他将所有这些钱一并发与工部,着令工部尚书胡寅选择适宜地方,建设必要的仓储设备,以备北伐。

当然,这件事,按照之前张浚建财的建议,也公开出现在了邸报之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