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37章 大明宝钞失败的四个因素

“如此说来,咱发行的这个大明宝钞,岂不是只能由他慢慢的变成废纸一张了?”朱元璋有些颓然的说道。

“这也未必。”

姜饼笑了笑,这句话又让众人燃起了希望,难不成大明宝钞还有救?

朱标迫不及待的道:“先生难道还有什么办法?”

姜饼道:“其实老爷子弄的宝钞,从出发点来看是好的,只是中间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哦?”

“诸位要知道,无论是根据后面历史的经验,亦或是从便携性的角度来看,钱从铜币、银子等过渡到纸币是必然的趋势。

就拿我所处的时代来讲,早些年还有人使用纸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就连纸币都被人嫌麻烦,改成存入银行后使用的虚拟货币。”

“敢问先生,何为虚拟货币啊?”众人越听越觉得迷茫。

“这个嘛……”姜饼挠了挠头:“其实你要我解释,我还真不一定能解释清楚。

总之虚拟货币需要涉及到的东西很多,包括但不仅限于网络、大数据、手机等等。

在你们那个时代显然是行不通的。

我之所以会提及,本意也只是想告诉你们,货币的进化都是朝着便携性去发展的。

所以,纸币的出现其实反倒是一种进步。

只是老爷子才操作的过程中发生了意外而已。”

众人不明觉厉的点了点头。

“那如先生所言,我大明的宝钞要如何发展,才能被百姓所接纳,且彻底取代铜钱银子呢?”朱标询问道。

旁边朱高炽也同样正襟危坐,显然对这个话题十分的感兴趣。

相较之下,其他人就有些兴致缺缺,想听,却又听不太懂。

只能靠朱标和朱高炽两个课代表了。

思考了一会儿,姜饼道:

“说到底,大明宝钞的失败,是源于朝廷公信力的缺失!”

公信力?

朱标与朱高炽对视了一眼,又是一个新鲜的词汇。

但从这个词中已然能推敲出不少的信息了。

“根据后世的数据来看,在洪武八年的时候,宝钞刚刚发行,民间对它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与铜钱的兑换比例高达1:1.

一贯宝钞可以兑换1000文钱。

可只是到了洪武二十三年,一贯宝钞就只能兑换350文钱了。

直接贬值了1/4!

造成这个因素的原因有很多,我只简单的给大家列举一些。

第一,发行量缺乏控制。

之前我们就说过,明初之所以会选择发行宝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朝廷财政亏空,聚拢民间财富。

但官府却没有对其发行量进行管控,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超发现象。

就像我一开始说的,钱多货少,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那么宝钞贬值就在所难免了。

且当时的宝钞只发不收,致使市面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贬值自然也就越快。

再加上元末时的货币贬值和大明初定,让百姓对宝钞的使用信心不足,而且当时大明的许多地方其实退回到了自给自足的的原始经济,对于货币的使用需求远没有宋朝时那么大,这进一步加剧了宝钞超发的问题。”

只是这一个点说完,朱标与朱高炽就瞬间有了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停顿了一会儿,让众人稍微反应反应后,姜饼接着道:

“第二,大明宝钞的发行,单纯以朝廷信用为基础,却没有准备金。

现代货币的发行前,一定会以一定数额的准备金作为基础,避免流通中的价值符号超过所需而导致通货膨胀。

当然了,时代是在发展的,我们不可能以现在的眼光去审视近七百年前的大明。

可要知道的是,在大明宝钞之前,发行准备金制度在前朝已经有了一定形式的体现并且发挥了作用。

就拿元的中统钞举例。

他已经建立了颇为成体系的准备金制度,即“丝银本位”制。

规定丝钞每 1000 两,可以兑换 50两银,而元政府主要以银及少数的金,还有其它具有价值的物品作为准备金,以供持钞者兑换。

当时的百姓用纸币兑换,只需要扣除极低的手续费,便可以换到银或其他货物,这大大增加了他们对纸币的信任。

当时的大明,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出现了倒退的情况。

印钞的时候当同等价值的银子使用,可到了收税的时候却不要大明宝钞,又没有任何的准备金。

再加上各种滥发宝钞而没有回收制度,导致朝廷的公信力越来越低,宝钞也越来越不值钱。”

听到这里,朱元璋脸上罕见的露出了愧色。

“没想到,咱一辈子做的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推翻了暴元,以为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最后咱做的反而不如暴元,失败啊,真是失败!”

看着朱元璋自责的模样,趴在沙发上的朱瞻基忍不住劝道:“太爷爷,话也不能这么说,您老人家的功绩咱们都有目共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您都做的很好,只是这一件事情稍有偏颇,不必如此自责。”

“唉,错了就是错了,你也不用为咱找借口由头,继续听姜先生说吧!”对于朱瞻基的开导,老朱并不领情。

在他的心中,就是自己这个皇帝没当好,才让百姓被迫使用贬值严重的宝钞的。

同时他暗自下了个决定,等从姜先生这里了解清楚要怎么让宝钞成为真正的货币后,就立马回去改革!

“第三,宝钞发行的方式也大有问题。

大明宝钞除了百姓用手中的金银兑换外,很大一部份是通过老爷子的赏赐、朝廷的开支与救济发行下去的。

根据史料记载,仅洪武二十三年中,老爷子赏赐下去的宝钞就有九千五百万贯。

而当时朝廷的收入也只有两千万贯,相当于是市场上凭空多出了接近七千多万贯的宝钞。

如此巨额的宝钞凭空流入市场,这更是大大加剧了贬值程度。

至于这最后一个因素嘛,其实我不说大家应该也能想到。

那就是假币伪钞的存在。

由于技术问题,大明宝钞并不如何的复杂。

在发行之处,就出现了大量仿制的存在。

前面我们又说过,当时朝廷只发宝钞,却不回收宝钞,又没有在制造的面板、技术上进行迭代。

导致仿制的难度大大降低,尤其是后面宝钞的滥发,更加让人钻了空子,肆无忌惮的伪造。

除了破坏真钞的正常运作之外,伪钞的存在让官府进一步丧失了自己对货币体系流通货币数量进行调控的能力,加剧了宝钞的贬值程度。”

喜欢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