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75章 朱高炽点醒赵匡胤,崇祯欲回明末

“法不容情!”

朱高炽叹了一声,随即坚定的道:“天子犯法,尚且于庶民同罪,更何况只是一个国舅!

要是这样的食人狂魔不能明正典刑,告慰被他残害的百姓亡魂,你这个皇位坐起来,不会觉得不安稳么?”

“我……这……”

赵匡胤想要开口,可此刻却思绪混乱,言语含糊。

半晌,才幽幽的叹了口气,眼神随即变得坚定了起来。

“我知道了。”

朝着姜饼一拱手:“姜先生,各位,那我就先告辞了。”

话毕,赵匡胤头也不回的离去,背影却变得有几分离索。

来时匆匆,去时也匆匆,弄的众人都有些茫然。

“赵匡胤这是想明白了,打算回去砍了那个小舅子王继勋?”

见众人都不说话,朱瞻基开口打破了这份凝重的氛围。

“或许吧。”

朱高炽叹息一声。

“宋祖其他方面都做的不错,唯独知法犯法,包庇亲眷这一点上,实在不是个明君所为啊。”

姜饼赞同的点了点头,希望赵匡胤真的听进去朱高炽的话去,能将他那个变态小舅子给处置了吧。

但凡他能如此做,也算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了。

毕竟历史上这个家伙可是一直逍遥法外到了太平兴国二年,赵光义坐稳了皇位后才拿他开的刀。

赵匡胤现在要能将这个家伙砍了,也算是做了件大好事,拯救了未来不少因为这个畜生而家破人亡的百姓了。

经过这么一番波折,气氛顿时变得有些诡谲了起来。

姜饼也真正意识到了,自己所面对的这些历史人物,在抛出了史书上为他们修饰的滤镜外,其实本质上也只是普通人,也会犯错,也有缺点。

这让他心中对于这些祖宗的敬畏之心消散了不少,毕竟,强如唐玄宗,能缔造出开元盛世的君王,后期也能搞出安史之乱这样的篓子。

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简直是两副面孔。

可以说,是人就有两面性,没必要过分的神话某个人。

想明白了这点,姜饼整个人都变得豁然开朗,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态度,也愈发的中正平和了。

朱棣一家吃过饭后,由于还有着一大堆的事情等他回去处理,也是带上朱高炽返回了永乐年间。

至于朱瞻基这小子,回去也行,不回去也行。

历史上的这个时候,他都已经当上太子了,再过几个月亲爹驾崩,又顺理成章的当了皇帝。

可以说对于这个好圣孙的历练,在早些年就已经培养的差不多,现在的朱瞻基,但凡给他一个登基的机会,他都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索性朱棣就让他留在姜饼这里,也能增加一些从前没有过的见闻。

对此朱瞻基自然是欣喜的接受。

毕竟习惯了现代化生活,再让他回去过那个只有油灯蜡烛和歌姬舞女的生活,他心底还是颇为不愿的。

赵匡胤和朱棣几人离去后,一连五天,众人都过着平静的生活,也没有什么新人过来,朱元璋他们不知道忙到哪一步了,上次过来后就再没来过。

朱瞻基还是那样,打打游戏,看看视频,开心的一天就过去了。

而崇祯变得奋发图强,在手机上找各种明末的史料观看,每每看到清军屠城,南明的各种奇葩操作,他是既痛心,又恨铁不成钢。

甚至变得有些郁郁寡欢,觉得都怪自己太过没用,才让大明的百姓惨遭了满清的荼毒。

后面还是姜饼开导了他一番后,才重新变得振作了起来。

关于崇祯,有褒有贬,有人觉得是他能力太差亡的国,有人觉得是局面太差亡的国,众说纷纭。

但就姜饼个人的观点,还是觉得是局面差,然后放大了他的能力问题。

首先要明白的是。古代帝王其实大部分能力一般,或者说都在某个“中等”区间内。

这些帝王遇到王朝整体趋势不错时候,就可以做个承平君王,国家没有太多高难度问题考验他,他的错误也可以因为大环境还不太差而轻巧兜底,甚至他性格上的许多毛病也因为环境还可以不至于无限发挥。这种情况下。这些帝王甚至名声还不错。

而一旦环境很不好时候,同样这些帝王,就会手足无措。他的能力不足以力挽狂澜,但现实已经是惊涛骇浪了,他的每一个错误都会在环境衬托下无限放大,都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越来越严酷的环境也导致他性格缺点无限放大,每一个失误都被大家看在眼中。

崇祯就是这个问题。

他登基后面临的难题可不小:

关外有了一个组织力和军事力都非常强劲的国家,且此时已经开始向封建集权帝国过渡。

内部农民起义达到建国后从没有过的烈度。

军事制度和军事保障制度积重难返。

卫所兵战斗力急剧下降从正统年间就开始,屯田破坏也是这个时期就逐步开始,

卫所兵逃亡渐多导致兵源不足,从而充军增加,兵员流氓化至少万历年间已经很严重了,洪武初年的充军罪有22项,而万历年间已经243项,靠各类罪犯及其家属充塞军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记功制度僵化从景泰到成化年间就定型了。

不适宜大兵团作战的家丁模式在嘉靖年间就已经制度化了。

财政问题严重,明朝财政制度从建国开始一直有比较混乱的问题,单就军需方面说,万历年间军队欠饷情况就开始普遍,天启末年已经做到户部和内帑双白板了。

大兵团连续全军覆没。

蒙古问题彻底崩坏。

官员几乎没有务实氛围。

在这种外部形势严峻、内部情况复杂、朝堂气氛严重歪曲、民间生活日益困难的大前提下,崇祯的所有能力不足和性格缺陷都会被严重放大化。而结果的严重又会促进崇祯本人的激动,造成更严重后果。

所以可以说崇祯不是力挽狂澜的中兴之主,但他也是放在古代皇帝里普通的庸主。

这种庸主很多,谁遇到局面彻底崩坏时候谁倒霉。

而崇祯有幸遇到明朝二百年积累问题总爆发,特别是赶在自己奇葩爷爷和哥哥之后,自然是倒霉蛋中的倒霉蛋。但你要他担负明朝灭亡的主责,那确实过于苛责了。

经过了姜饼的一番开导,崇祯忽然提出,自己想回崇祯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看看。

从他自缢当天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来月的时间,虽然从史书中了解了不少的情况,但崇祯还是想亲自回去,看看在闯逆的治理下,京城变得如何了。

喜欢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