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么说,其实在对朝政的失控程度和摆烂方面,嘉靖是远远比不上他的孙子万历的。
别看被文官们骂成了什么样子,好像都快成天下第一无道昏君了。
但在修道的同时,对于国家的掌控却是无比细微的。
甚至你可以说嘉靖这老小子格局低,只会玩弄权术,要点小聪明。
毕竟这个老阴逼确实是色厉内荏,暴虐多疑,驾驭群臣、整人搞人在行,在治国理政上面却没有太值得称道之处。
还狠辣阴险,私心自用,擅杀首辅,廷杖百官,保守排外,厉行海禁,军事不行,武备不修,北虏南倭,兵临两京,修玄斋醮,荒淫无道,残暴不仁,推残宫人,任用奸相,祸乱朝纲……
然而,不上朝并不意味着不理朝政。
实际上,就算是海瑞写出来的那篇名震天下的《治安疏》中,对于嘉靖的批评重点也不在于说不上朝,基本上就是一笔带过。
重点还是在修玄炼丹,任用奸相,不听谏言,穷奢极欲,等等。
与之相比,不上早朝真的算不了什么大事。
相对嘉靖帝而言,真正被骂的最狠的,还是他的孙子万历皇帝,比如雒于仁的《酒色财气四箴疏》差不多是直接针对万历帝本人人品指着鼻子骂了。
以及当时很多朝野士人描述万历晚期各级官府几近瘫痪停摆的现状,基本都感叹亘古未有,还有后世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明实亡于万历“等等。
这主要是因为中晚期的万历帝,或因为身体原因,或因为厌烦百官的聒噪,及其本人极强的权力欲作崇,不肯使权柄下移。
所以故意甚至是恶意将大量奏疏留中,不报不批,缺官不补,也长期不召见大臣面议政事,中外各衙门几乎瘫痪,原本还算正常的政务运转卡在他这里无法进行下去,使得朝中各种政事长期不决。
还放纵党争加剧,对官员们长期扯皮互斗听之任之,对各种糜烂的国事视而不见,能拖则拖,光纵容高淮在辽东胡作非为,就几乎葬送整个辽东。
有人说,嘉靖太自私了,他的精明干练,政治能力,全部都没有用在正事上面。
可事实却是,在嘉靖二十一年以前,他确实想做事,想干事。
偏偏遇到的阻力却无比的巨大,以至于后面变得心灰意冷。
嘉靖明白,如果自己在这样一味蛮干下去,下场不会比堂兄朱厚照好多少。
今日是宫女暗杀,明日呢?后日呢?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嘉靖想明白了,你们不是能吗,那我索性撂挑子不干。
这朝会谁爱开谁开,老子是不伺候了。
躲在南宫中安安心心的修仙问道,多好。
当然了,嘉靖不是傻子,之所以敢这么干,还是老祖宗留下的基业打的好。
从什么内阁啊,锦衣卫啊,东厂西厂等等,足以让他的皇权做到即便不出宫门,也能尽可能知天下事的局面了。
甚至就算摆烂,嘉靖也没摆的太彻底。
奏折照看,工作照做。
只不过和以往的坐班办公,现在变成了居家办公罢了。
比起孙子万历那种直接消失,简直不知道好了多少。
很多形象中,嘉靖代表的都是无道昏君的模样。
实际上,他却是整个大明朝为数不多几个清醒的皇帝。
影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对于海瑞《治安疏》中的训示就很清晰的表达了这一点:
“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
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
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
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
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
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
姜饼说完,嘉靖用看知己的眼神看着他。
好!
说的太好了!
简直是说到了朕的心趴上,就连严嵩都没你这么懂朕啊!
一旁,朱瞻基和儿子朱祁钰却不约而同的沉默了。
都知道文官集团在整个明朝十分的猖獗,但是却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恶劣啊。
甚至可以这么说。
在整个明代官修的史料中。
凡大臣,10个里面有9个都是好的。
凡皇帝,10个里面有9个都是坏的。
凡太监,10个里面有9个都是坏的。
皇帝和太监这两个职业是有毛病,还是有诅咒?大臣这个职业是有buff?
正常好人,坏人的比例就按规律也是50对50%。
如果按儒家那套理论,那得是80%好人,20%坏种,你说太监坏,很多太监也是穷苦孩子出身吃不上饭,不得不进宫。
自从明宣宗改革后,从小也要在内书堂上课,读的也是孔孟之书。
一个个培养出来就90%都是坏种?
皇帝一个个从小也是四书五经的读,还都是大臣当的老师。
教出来也是个顶个的坏?
稍稍想想都知道,这其中绝对大有猫腻。
皇帝想集权,文官想分皇帝的权利。
皇帝想收税,文官想特权免税。
皇帝想官营,文官背后的家族想私营。
这些都是斗争的重点。
文官内部当然不是铁板一块,但是涉及到全体文官的政策,文官自然会集体对抗。
可以说,嘉靖的不上朝,本质上也是一种与士绅官僚集团之间的对抗。
显然,在当时是产生了一定成效的,可惜,并没有彻底改变这种过度扭曲的局面。
以至于到明末之时,崇祯上位后,已经成了积重难返的局面。
喜欢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