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 第201章 枪械的发展

想要进展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大明,少说也六七年的时间。

不过在此之前,武器倒是足以更新换代了。

见识过了后世热武器的朱家人,早就对冷兵器看不上眼了。

之前都忙着搞经济,搞变革,搞发展。

一时半会儿还真轮不上武器的发展。

谁让咱是明傲天呢。

在这东方的一亩三分地上,谁见了我明哥不递烟。

当时可一直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啊:“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荣幸,不像有的野狗,跑来跑去都不知道主人是谁!”

在咱们那五千年的历史中。

那可一直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心中就一个想法,种地!

谁要不让咱种地了,那就把谁给种地上。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个两个全都上赶着说想让咱帮他们种地。

得,没办法,谁让咱心善呢。

只好勉为其难的把这些地一起种了呗!

所以说,在老朱们的心中,这武器的发展是放在最后一位的。

这历史的发展吧,说起来其实也挺奇怪的。

在明初的时候,老朱的军队里面就已经装备着火铳了。

也就是最初的火门枪。

这种枪最早应该是起源于宋朝。

到了明朝的时候被广泛用作武器。

可到了明末清初之际,用的依旧是火铳和一些老旧的鸟铳,乃至到了十八世纪的时候,清军依旧装备的是这些落后的枪械。

正是因为没有丝毫的长进,才会被人用大炮轰开了国门,有了那段屈辱史的。

虽然在老朱的时代火门枪已经投入了战场上,但它却有着不小的缺点。

这种枪的点火方式与近现代的枪械完全不同。

采用的是手持引火物(点燃的火绳、木炭或者烧红的铁块)凑近火门(连通到枪膛内的小孔),火门内火药被点燃,枪膛内黑火药也被引燃,以达到点火发射的目的。

火门枪属于前装式的枪械,也就是前膛枪。

先向枪管内灌入火药、弹丸,然后塞入棉花、碎布,用送弹棍将其捅紧,使爆炸气体尽量少泄露以及防止弹丸滑出枪膛。

再向火门孔内注入火药。

早期钻孔技术有限,火门孔漏气量大,影响了威力。

在西方曾被嘲笑为声音大没什么用的东西。

子弹也受限于当时技术的影响,虽然有石弹,铁弹和铅弹等区别,但弹丸的大小也好,形状也罢,都是参差不齐的。

火药则是采用了粉末状的黑火药,爆发时的温度在300°c左右。

而且由于黑火药较易受潮,含水量达到2%就很难点燃的特性,十分不容易保存。

尤其到了阴雨天气,那简直就是一点作用都没有了。

甚至还比不过烧火棍。

他的性能威力和操作方式同样一言难尽。

射速慢就不说了,在操作的时候还需要小心翼翼,注意不要让火药从火门孔泄露出来。

威力不大,精度更是差的离谱。

当时只能通过大面积的齐射来弥补这一缺陷。

有时候甚至不如弓箭手齐射来的有震慑力。

不过也有着造价低廉,且对士兵的要求低,省力等优点,所以才会在军队中也引入了一些火铳的。

而后,在15世纪初,为了简化火门枪繁琐的操作步骤,西方出现了一种叫火绳枪机的东西,也就是火绳枪。

算作是火门枪的进阶版,除了简化了火器操作的繁琐步骤,火绳枪机它本质上是个杠杆,杠杆前一端固定一根燃烧着的火绳,当下压后端时,前端下降,灼热的火绳头伸入火门里,引燃火药从而完成击发。

这个火绳枪在当时很有创意,很快就推广开来了,取代了火门枪。

但是火绳枪的缺陷还是很多,比如击发时过于迟钝,导致精度差,燃烧的火绳容易暴露射手位置,在潮湿天气火绳会熄灭等问题。

于是,当时的人们就已经在想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击发方式来替换火绳了。

早期的火绳枪比起火门枪而言,除了手感的优化外,在威力上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于是又研发出了火绳滑膛枪。

本质上而言,他还是属于火绳枪的范畴中。

但为了和前面最原始的火绳枪以作区分,这种枪则被称作了滑膛枪。

自从这种枪械出现后,盔甲其实已经无法再抵挡他所造成的伤害了。

而且由于当时的弹药都是以铅弹为主,一旦射击中了人体部位,经常会导致巨大的创伤,伴随一些碎片等杂物,甚至能破坏到需要截肢的程度。

最初的时候,滑膛枪比较笨重,有1.8m长,重约7-10kg,极其不易携带与使用。

但经过改良后,滑膛枪的重量减轻到了4kg以内,枪身长度也缩减到了1.25m以下,成功的变成便携式武器。

除了威力大的特点外,这种枪的射程也有至少200m的范围。

不过在精度和射速上已经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

子弹一旦飞出50m以外,基本上就已经不受控制了。

熟练的枪手也需要两分钟左右才能进行二次发射。

不过这种缺点倒是可以通过列队和齐射来解决。

这种被明清时期称作鸟铳的枪,对于火铳而言已经算得上降维打击了。

甚至已经可以做到取代弓箭手的地步。

再往后发展,就是燧发枪以及近现代的枪支结构。

以大明当前的科技点数来说,制作近现代的枪械较难。

就说击发枪所需的击发药雷酸汞就不容易研制出来。

原料很简单,就三个:金属汞,硝酸和乙醇。

金属泵和乙醇好办。

前者是水银,后者是酒精,都是那个时代就有的产物了。

老道士经常用水银炼丹,虽然珍贵,却也不算罕见。

唯一的难点在于硝酸,制作方法在现代看来很容易,但在当时却很难办到,尤其是要达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程度更是难上加难了。

大明起码得有化工基础吧。

就算制备出来了,子弹和枪管又成了难题。

这又需要涉及到钢铁工业等致使。

所以,拔苗助长的大明,目前能达到的枪械巅峰,是燧发枪!

喜欢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