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浪漫青春 > 时光里的棉花糖 > 第16章 老街集市

清晨的阳光洒在映月巷古旧的青石板上,暖月和秦漫正在糖果店门前忙碌着。远处钟楼报时的声音悠悠传来,空气中弥漫着早市煎包的香气。距离拒绝陈总的邮件已经过去了一周,虽然没有收到直接回复,但暗地里的压力却与日俱增。银行突然要求提前还贷,供货商以各种理由延迟送货,甚至连水电费账单都出现异常。

"确定要这么做吗?"秦漫搬着沉重的展示柜,汗水打湿了额前的碎发。自从办公室被困那次后,她比从前更加谨慎了。那天的恐惧感偶尔还会在梦中惊醒她。

"放心,我已经和街道办打过招呼了。"暖月擦了擦额头的汗,露出一个坚定的笑容,"既然他们想用舆论施压,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而且这次,我们要让全城的人都看看映月巷真正的价值。"

街道两旁已经搭起了简易帐篷,崭新的红布在晨风中轻轻飘动。老街坊们都在各自的摊位前忙活,空气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李婶的茶馆前飘来阵阵桂花香,她正在煮一大锅传统糕点,那是她祖传的配方,以前每逢节日都会做给街坊们吃。王大爷支了张小桌子,仔细摆放着各式老钟表,有些甚至是清朝末年的古董。

就连还在养伤的张叔也坚持来了,手捧着一个有些掉漆的老木箱,里面装着他珍藏多年的老物件。他的肋骨还没完全愈合,走路时微微有些吃力,但眼神却格外明亮。

"张叔,您的伤还没好,应该在家休息。"暖月连忙上前搀扶,心疼地看着老人家额头的汗珠。

"这么重要的日子,怎么能不来。"张叔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坚毅,"你看看这些,都是咱们老街的宝贝。"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铜制茶壶,壶身上的雕刻已经被岁月磨得发亮。抚摸着茶壶上精美的花纹,张叔的眼神有些恍惚,"这是民国时期的老物件,见证了映月巷最辉煌的岁月。那时候,这条街可是全城最热闹的商业街。"

不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是王大爷在给一位老人修表。他的工具箱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小巧的工具,有些已经用得锃亮。围观的人群中,不少年轻人举着手机拍摄,脸上都流露出新奇的神色。

"这种老式怀表现在可不多见了。"王大爷戴着老花镜,一边熟练地更换零件,一边解释道,"每一个零件都是手工打造的,走时特别准。现在的表虽然功能多,但哪有这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品质?"

暖月回到店里,仔细准备糖果制作的演示。她特意换上了奶奶以前戴的老花围裙,上面还绣着一朵淡粉色的棉花。秦漫已经把直播设备架好了,还找来几个网红主播帮忙宣传。糖果店的玻璃橱窗被擦得锃亮,里面摆满了各式传统糖果,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

"你看这个。"暖月从柜台下取出一本泛黄的相册,轻轻抚去封面的灰尘,"都是这些年收集的老照片。"照片上是六七十年代的映月巷,街道两旁是热闹的店铺,孩子们在街上追逐玩耍。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温暖的故事。

"这些应该放大展示。"秦漫眼前一亮,专业的媒体人嗅觉让她意识到这是个绝好的素材,"我去找打印店,做成展板挂在巷子里。让大家看看,这条街承载了多少人的回忆。"

随着时间推移,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不少游客被这场怀旧集市吸引,纷纷驻足拍照。一位扛着摄像机的记者正在采访李婶,对着她亲手制作的桂花糕连连称赞。镜头前的李婶红光满面,讲述着她与这条街的故事。

暖月站在制糖台前,向围观的人群展示传统糖果的制作过程。她的手法娴熟而优雅,就像是在演奏一首无声的乐章。随着糖浆在模具中成型,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香气。一群小朋友趴在柜台前,睁大眼睛看着色彩缤纷的糖果,不时发出惊叹声。

"看,这就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兔子糖!"一位中年女性激动地说,眼眶微微发红,"记得那时候放学,总要来买一个。一分钱一个,甜在嘴里,更甜在心里。"

正当活动进行得热火朝天时,一阵骚动打破了和谐的氛围。几个穿着黑色T恤的年轻人挤进人群,开始大声喧哗。暖月一眼就认出他们是糖果物语的员工,心里暗叫不好。

"大家别被骗了,这些手工糖果根本没有卫生许可!"其中一个人高声嚷嚷,面带嘲讽,"都是原始落后的产物,还是我们的现代化糖果更安全!谁知道这些东西是不是地下工厂生产的?"

围观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人掏出手机录像,气氛一时变得紧张起来。就在这时,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你说没有卫生许可是吧?"

是张叔。他颤巍巍地站起来,忍着肋骨的疼痛,从木箱底层取出一个泛黄的文件夹:"这是棉花糖糖果店的所有证照,从1956年开始就有完整记录。里面每一张证件都记录着这个店的诚信。欢迎大家查看。"

李婶也站了出来,她擦了擦手上的面粉,声音洪亮:"我在这条街开了四十年店,亲眼看着林家三代人做糖果。他们家祖传的手艺,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颗糖果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王大爷举起一块老怀表,声音虽然苍老但字字有力:"你们说落后?这表走了七十年还一样准,就是因为手工的价值。现在的东西,都是工厂流水线,哪有灵魂?制作糖果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几个闹事的人见状想要抢夺张叔手中的文件,但立刻被愤怒的围观群众制止。"不许动手!"有人高喊,"我在拍视频,已经录下来了!"

记者也迅速调转镜头,对准了这边。闹事者见情况不妙,在众人的指责声中灰溜溜地离开。这一幕正好被直播镜头捕捉,弹幕瞬间爆炸,直播间的观众纷纷为老街坊们点赞。

"你们看到了吗?"秦漫抓住时机,对着镜头说,"这就是我们想保护的不仅仅是一家糖果店,而是一条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街。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在诉说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故事。"

暖月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有些哽咽。阳光下,张叔佝偻的背影、李婶忙碌的身影、王大爷认真修表的样子,还有那些驻足的游客,为老街增添了无限生机。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奶奶在柜台后微笑的样子。

夕阳西下,集市才渐渐散去。街道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今天发生的一切已经在网络上掀起了波澜。直播获得了惊人的点击量,#守护老街记忆#的话题冲上了热搜。更重要的是,不少媒体记者表示要做后续报道,帮助宣传老街文化。

收拾东西时,暖月发现糖果店门口的台阶上多了一个布包。包裹有些年头了,但包得很仔细。打开一看,是一叠发黄的文件,夹着一张字条:"也许对你有用。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字迹有些潦草,但透着一股坚定。

暖月仔细端详那些文件,呼吸突然急促起来。这些都是二十年前商会成立时的原始资料,其中还包括一份让她无比震惊的协议。那些纸张已经发黄变脆,但上面的印章和签名依然清晰可见。

拿着文件的手微微发抖,暖月意识到,自已可能找到了改变一切的关键。这份协议或许能解开当年的很多谜团,也可能成为保护老街的重要筹码。

夜幕降临,映月巷重归宁静。路灯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晚归的人匆匆走过。暖月坐在店里,借着台灯的光仔细阅读那些文件。每一页都像是一把打开历史的钥匙,揭示着那些尘封已久的秘密。

忽然,手机震动起来,是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明天上午十点,老茶馆见。带上你手里的东西。"

看着这条意味深长的短信,暖月轻轻咬住嘴唇。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