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浪漫青春 > 时光里的棉花糖 > 第42章 众筹计划

后院的凉棚下,被砸碎的玻璃碎片已经清理干净,几张老式木桌拼在一起,上面摆满了秦漫带来的企划文件。阳光透过棚顶的藤蔓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个临时会议室增添了几分生机。暖月抚摸着桌面上的木纹,这是当年奶奶用来晾晒糖果的老桌子,如今又见证着新的希望。

秦漫一大早就从机场赶来,行李箱还放在门口。她熬了一整晚完成企划案,眼睛有些泛红,但精神却异常亢奋。程屿给她泡了杯浓咖啡,她感激地点点头,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向入手。"秦漫指着投影上的PPT,"首先是老街文创产品线。"她翻开手边的样品册,取出一枚精致的书签,"这是根据钟楼的图案设计的。"

暖月接过书签,金属材质上镌刻着钟楼的轮廓,背面是"映月巷"三个古朴的篆字。阳光下,金属表面泛着低调的光泽。她能感受到设计师在细节上的用心,连钟楼顶部的铜铃都一丝不苟地还原了。

"再看看这个。"秦漫又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糖果礼盒,"我让设计师把老街的砖雕、木雕元素都融入进去了。"礼盒的设计灵感来自老街的骑楼建筑,层层叠叠的肌理既现代又传统。打开盒子,里面的糖果按照老街地图的形状排列,每一颗都代表着一个地标建筑。

李婶捧着茶杯,眼睛亮了起来:"这不就是当年映月楼的样子吗?你们这些年轻人真有心思!"她情不自禁地摸着礼盒上的纹路,仿佛在抚摸自已的记忆。

"对,"秦漫点点头,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我们准备做一个'记忆中的映月巷'系列。每个产品都会附带一个老街故事小卡片。"说着,她拿出一叠精美的卡片,上面印着街坊们讲述的老街往事。

程屿一边记录一边补充:"文创这块我也找了几个设计师朋友帮忙,他们对老建筑的元素都很感兴趣。"他打开手机相册,展示了几张设计草图,"他们觉得映月巷的建筑语言非常独特,值得好好挖掘。"

王大爷凑近看了看,忍不住感慨:"想不到我天天看的这些老房子,在你们眼里这么值钱。"他的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泪光,仿佛看到了老街往日的繁华。

"但光有产品还不够。"秦漫切换到下一页PPT,"我们还要策划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比如糖果制作体验课、老街历史讲座、非遗技艺展示......"她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打,记录着每一个想法。

王大爷突然来了精神,抚摸着胸前挂着的老花镜:"要不要加上钟表修复的课程?我这一辈子修钟表的手艺,也该传下去了。"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铜质的怀表,"这表修了五十年了,每个零件都有故事。"

"好主意!"暖月眼前一亮,脑海中已经浮现出王大爷教学的场景,"我们可以请每位街坊都来分享各自的手艺。"她想起小时候看王大爷修钟表的样子,总是那么专注,仿佛手中不是冰冷的金属,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张叔搓着手,眼睛闪着光:"我那些老物件可以办个小型展览,让年轻人了解老街的历史。最近我又收了几件好东西,都是清代的文物。"

秦漫赶紧掏出笔记本记录,生怕漏掉任何细节。她知道,每一个小故事背后,都承载着老街的记忆和温度。讨论越来越热烈,连平时最沉默的李婶都开始分享起自已的想法。

"关键是宣传。"秦漫点开一个视频初剪版,"我找了以前的同事帮忙,剪了一个老街文化纪录片。"她特意选用了老式胶片的滤镜,让画面充满了年代感。

投影仪打在白墙上,悠扬的江南丝竹声中,老街的景象徐徐展开。百年钟楼、青砖骑楼、雕花木窗,还有街坊们的笑脸。李婶看着画面中自已泡茶的身影,不禁红了眼圈。那些在镜头前讲述往事的街坊们,每个人都像在诉说一段心底最珍贵的记忆。

"太好了!"暖月激动地说,眼眶有些湿润。片子把老街最动人的一面都展现出来了,不仅有建筑的美,更有人情的温度。但她很快又担心起来,"可是资金......"

"我已经想好了。"秦漫露出神秘的微笑,"我们可以发起众筹。不是单纯要钱,而是把这些文创产品和体验活动作为回报。"她打开企划书,详细解释起来。

众筹方案设计得很巧妙:最低100元可以获得一个文创产品,500元可以参加一次体验活动,1000元可以认养一块老街砖瓦并刻上名字,5000元可以获得一年的系列活动会员资格。每个档位都经过精心设计,让支持者感受到参与感和价值感。

"我还联系了几家媒体,"秦漫继续说,"他们对老街保护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她翻开通讯录,里面记满了媒体人的联系方式。这是她在广告公司工作时积累的人脉,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正说着,秦漫的手机响了。是一家文化类自媒体,想来拍摄老街专题片。电话那头的编辑声音很激动,说这个选题太有意思了。紧接着又收到几个媒体的采访邀请,秦漫的手机几乎要被打爆了。

"看来我们的timing选得不错。"程屿若有所思地说,"现在全国都在关注城市更新和文化保护的话题。"他想起前两天看到的一篇报道,讲的就是老城区改造中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

傍晚时分,众筹项目正式上线。秦漫和暖月守在电脑前,看着数字一点点上涨。短短两小时,就有超过三百人参与支持。留言区里充满了暖心的话语,每一条都让人感动。

"支持老街保护!" "这些老物件太珍贵了!" "终于可以学习传统手艺了!" "希望能保住这些城市记忆......"

暖月一一回复着这些留言,心里暖暖的。她能感受到这些陌生人对老街的关心和期待。每一个支持者,都是守护老街的力量。

更让人意外的是,不少全国各地的老字号商户也加入进来,表示愿意建立联盟互相支持。他们都面临过类似的困境,深知保护传统的不易。

"你们看这个。"程屿指着一条留言,"苏州山塘街的老板说想和我们合作,策划'江南老街联盟'的文创产品。"这个建议让大家眼前一亮,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王大爷气喘吁吁地跑进来,钟表铺的老花镜都歪了:"不好了!有人在网上说我们众筹是骗局!"他颤抖的手指指向手机屏幕。

众人赶紧点开网页,果然看到有人恶意造谣,说什么"假借文化保护骗钱"、"私自篡改历史"之类的言论。那些言论阴阳怪气,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操纵。

"我就知道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张叔冷哼一声,眼神中带着愤怒,"这些手段太下作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些负面言论反而激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短短半小时,就有上百名网友自发反驳谣言,并分享自已与老街的故事。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反而让那些谣言显得苍白无力。

"有意思。"秦漫露出神秘的笑容,眼睛亮晶晶的,"他们这么做,反而帮我们打响了知名度。有时候,最大的危机就是最好的机遇。"

夜幕降临,后院的灯光温暖明亮。暖月清点着今天的收获:众筹金额突破十万,预订的文创产品超过五百件,体验活动报名人数突破两百。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人对老街的支持和期待。

"比预期要好得多。"秦漫松了口气,整理着一天的资料,"最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她已经开始规划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程屿点点头,眼神坚定:"这不仅是在筹钱,更是在凝聚共识。让更多人认识到老街的价值,才是最关键的。"他轻轻握住暖月的手,感受着彼此的温度。

暖月看着满桌的策划方案,想起了奶奶常说的话:好东西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现在,他们不仅在守护一条老街,更在传承一种精神。她仿佛看到了奶奶欣慰的笑容,那个总是充满智慧的老人,一定也为今天的成果感到骄傲吧。

夜色中,钟楼的轮廓若隐若现,仿佛一个沉默的守望者。暖月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但有这么多人的支持,再难的路也能走下去。她望着手机屏幕,众筹金额还在不断上涨,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份温暖的期待。这一刻,她更加坚定了信念:映月巷,一定能等到最美的黎明!

"铛——铛——铛——"钟楼准时报时,悠扬的钟声在夜空中回荡。这熟悉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永不褪色的承诺。街角的路灯在夜风中轻轻摇晃,映照着这座承载了无数记忆的老街,在黑暗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