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大酒店36层会议室的落地窗外,雨滴不断拍打着玻璃。暖月站在窗前,看着远处朦胧的映月巷轮廓,深吸一口气。会议即将开始,这是决定老街命运的关键时刻。她能看到玻璃上自已倒映出的紧张神色,以及身后会议室里不断走动的身影。
"别紧张。"程屿走到她身边,轻声说道。他一身深灰色西装,衬得整个人更加挺拔。暖月注意到他领带是自已送的那条,不由心里一暖。这个细节让她多了几分勇气。
豪华的会议室内已经陆续有人到场。水晶吊灯投射出的柔光下,三方势力泾渭分明。陈总带着开发团队坐在左侧,西装革履,不时交头接耳,偶尔投来锐利的目光;李峰和李氏集团的代表们坐在右侧,一副沉稳老练的模样,正在翻看文件;政府部门的代表们居中而坐,表情莫测,时不时看看手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气氛。
秘书正在给每个座位摆放矿泉水和文件夹,水杯碰撞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暖月和程屿找到自已的位置坐下,她能感觉到陈总投来的不屑眼神。她暗暗握紧拳头,告诉自已不能怯场。
九点整,会议正式开始。陈总第一个发言,他站起来走到投影幕布前,声音洪亮中带着几分咄咄逼人:"各位,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协调会,主要是讨论映月巷改造项目的具体细节。这个项目已经筹备了很久,不能再有任何拖延了。"
他展示了最新的规划方案,激光笔在屏幕上快速移动:"我们计划将整个街区改造成现代商业综合体,预计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这个项目不仅能为城市创造可观的税收,还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区域价值将提升数倍。"
暖月听着这些冰冷的数字,心里越发不是滋味。在陈总眼中,映月巷仿佛只是一串数字,一个投资项目。她想起奶奶常说的话:"一条街不仅是砖瓦,更是人的记忆。"
这时,李峰推了推金丝眼镜,慢条斯理地开口道:"陈总,我们注意到最近有关文物保护的问题。据了解,映月巷有多处清代建筑,文物价值不容忽视。李氏集团作为主要投资方,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
陈总脸色一沉,手中的激光笔差点掉在地上:"这些老房子破败不堪,哪有什么文物价值。再说,我们已经做好了记录,会建一个展示馆保留部分历史记忆。这难道还不够吗?"
"不,这远远不够。"李教授突然起身,浑厚的声音充满力量。他是专家组的代表,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映月巷不仅有建筑价值,更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脉。根据我们的调查,这里的骑楼建筑群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商业街区之一。"
暖月注意到政府代表们开始认真记录,她抓住机会,声音清晰地说:"是的,而且这里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我们糖果店的传统制糖工艺,已经传承了三代。每一个配方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
"就是几颗糖果而已,有什么好说的?"陈总不耐烦地打断,脸上露出轻蔑的表情,"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些老古董?"
"不止是糖果。"程屿沉稳地站了起来,他打开电脑投影。暖月看到他手指微微发抖,知道他也在强压着怒气。"请看这份调查报告。映月巷现有27处历史建筑,其中12处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修复价值。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地下发现了清代防御工事的遗迹。"
这个消息在会议室投下一颗重磅炸弹。政府部门的代表们交头接耳,显然对这个发现很感兴趣。暖月注意到规划局张局长正在快速翻看手中的资料。
李峰放下水杯,目光锐利:"如果真有地下文物,那这个项目就要重新评估了。我们李氏集团一向很重视文化保护,这是原则问题。"
陈总急了,他的额头开始冒汗:"什么地下文物?那都是些老地道,没什么研究价值。我们请专家看过了..."
"恰恰相反。"方教授缓缓站起来,他是考古界的权威。"这些防御工事是清代军事建筑的典范,极具历史价值。而且根据《文物保护法》,一旦发现重要文物,必须立即停工保护。这是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
会议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连茶水都没人顾得上喝了。这时,一直沉默的规划局张局长终于开口,他的声音不大但很有分量:"我认为,我们应该认真考虑文物保护的问题。毕竟,城市发展不能以牺牲历史文化为代价。这是市领导反复强调的。"
"可是投资都已经到位了..."陈总还想争辩,脸色已经变得铁青。
"投资可以调整。"李峰干脆地打断道,"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程总监,你刚才说有新的方案?"
程屿点点头,展示了一份全新的规划图。暖月看着他自信的侧脸,想起他这些天经常熬夜修改方案的身影。"我们可以保留老街原有格局,把它打造成一个集文化体验、创意产业、特色商业于一体的文化街区。这样既能保护历史,又能创造商业价值。"
他详细讲解了方案的可行性,包括投资回报、文化品牌价值等方面。暖月注意到,李峰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甚至连一向严肃的张局长也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这个思路很好。"张局长抬了抬眼镜,"既能满足城市更新的需求,又能保护文化遗产。难得看到这么全面的方案。李总,你觉得呢?"
李峰微笑道:"如果按照这个方案,我们李氏集团愿意追加投资,专门用于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他的目光扫过陈总铁青的脸,"毕竟,这样的项目更有意义,也更有前景。"
会议持续到下午,期间经过多轮激烈讨论。最终在各方压力下,陈总不得不作出让步。初步达成共识:保留老街原有格局,由李氏集团追加投资,重点发展文化产业。暖月听到这个结果,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散会后,李峰特意来找程屿和暖月:"你们的想法很好,改天我带集团董事长来实地考察。他一直很关注文化产业,对老街区改造特别感兴趣。"他递上一张名片,"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
当暖月和程屿走出酒店时,外面依然下着小雨。两人共撑一把伞,漫步在雨中的映月巷。店铺的灯光透过雨帘,显得格外温暖。潮湿的空气中飘来阵阵桂花香,那是李婶茶馆的桂花茶香。
"我们成功了。"暖月轻声说,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喜悦。
程屿笑了笑:"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他看着暖月因兴奋而发亮的眼睛,"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好。"
"但至少,我们守住了最重要的东西。"暖月望着街边熟悉的建筑,眼里闪着光。雨水打湿了她的发梢,却浇不灭她心中的热情。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对面走来。暖月定睛一看,竟然是多年未见的父亲。他撑着一把黑伞,站在雨中,欲言又止。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目光依然如当年般温和。
"爸..."暖月愣住了。父亲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记忆中那个总是反对她留在老街的父亲,此刻就这样出现在眼前。
父亲看了看程屿,又看看暖月,最后目光落在街边的糖果店上。雨水顺着他的伞面滑落,在地上汇成一道小溪。他轻声说:"我看了新闻,知道你们在为这条街努力..."声音里带着说不清的复杂情感。
天色渐暗,雨还在下。钟楼的暮鼓声悠悠响起,像是在见证这场久别重逢。暖月站在雨中,感受着命运给她带来的新的转折。她知道,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但只要有信念,就没什么可怕的。父亲的出现,像是给这个胜利的日子画上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