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浪漫青春 > 时光里的棉花糖 > 第64章 新街开业

陈总关于地下密室的消息还未查明真相,但映月巷改造后的第一次开街仪式已经迫在眉睫。清晨五点,天刚蒙蒙亮,暖月就已经站在糖果店门口,望着渐渐苏醒的老街。工人们正在给每家店铺挂上大红灯笼,鎏金的流苏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桂花香,那是李婶家院子里的老桂花树又开花了。

暖月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熟悉又陌生的气息。经过改造的老街焕然一新,但那些记忆中的味道和温度依然如故。她想起奶奶常说的话:"街巷是城市的血脉,老街的烟火气就是城市最真实的面貌。"如今,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意义。

"暖月,这边的横幅要再高一点。"程屿正指挥着工人调整"映月巷非遗文化街开街庆典"的横幅位置。崭新的红底金字横幅在朝阳下熠熠生辞,与老街的青砖黛瓦相得益彰。他今天特意穿了一件苏绣传统对襟长衫,衬得整个人越发儒雅。

各家店铺都换上了节日的装扮。张叔的古董店门口摆上了几件刚修复的清代家具,在晨光中散发着温润的光泽。那是他连夜打磨出来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修复,连木材的纹理都清晰可见。李婶的茶馆飘出阵阵茶香,崭新的紫砂茶具整齐地摆在橱窗里,墙上还挂着一幅她珍藏的民国茶文化挂画。王大爷的钟表店里,十几只老座钟整齐划一地报着时,清脆的钟声在街巷中回荡。

"这钟声真好听。"暖月不禁感叹,"就像小时候一样。"她记得小时候每天清晨都是被这钟声叫醒的,那时总觉得烦,现在听来却满是温情。

"那是,"王大爷从店里走出来,笑眯眯地说,"这些钟都是我连夜调试的,就为了今天能准点报时。你听,每个钟的音色都不一样,合起来就是一首交响曲。"他的眼角皱纹里都是笑意,显然对自已的作品十分满意。

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李记糕点铺飘来的桂花糕香。老街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它的故事。暖月看着街上忙碌的身影,心中升起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这条承载了太多记忆的老街,终于迎来了新生。

七点不到,媒体记者就陆续到场。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早早架好了机位,几个网络平台的主播已经开始预热直播。秦漫带着团队在街口布置直播设备,准备全程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刻。她今天穿了一件改良旗袍,正跟团队反复确认机位和拍摄角度。

"各位请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映月巷。"一位导游正带着旅行团入街,她声音清亮,对老街的介绍娓娓道来,"这条街有上百年历史,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非遗文化展示基地。今天是重新开街的日子,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传统手工艺的表演。每一家店铺都有自已的故事,比如这家糖果店,已经传承了三代人......"

游客们举着手机,对着每一处景观拍个不停。街道两旁新立的青砖牌坊上镌刻着老街的历史,原汁原味的老建筑立面经过修缮,既保持了古朴的风韵,又焕发出新的生机。牌坊上的雕花是程屿按照老照片特意恢复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

空气中渐渐热闹起来,除了本地市民,还有不少专程从外地赶来的游客。他们对这条新生的老街充满好奇,不时驻足拍照,或是询问店主们关于老街的故事。街坊们都笑脸相迎,耐心地讲述着这条街巷的点点滴滴。

九点整,开街仪式正式开始。市长和文旅部门的领导们如约而至。台上,市长正在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映月巷的蝶变,是我市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典范。这里不仅保护了百年建筑,更留住了城市的记忆和文化的根脉......"

暖月站在台下,听着这些话,不禁想起当初为保护老街而奋斗的日子。那时的艰难与挫折,此刻想来都化作了甜蜜的回忆。程屿握住她的手,仿佛知道她在想什么。

剪彩仪式后,各家老字号开始了精彩的技艺展示。在糖果店门口,暖月正在现场制作传统手工糖果。她的手法娴熟优雅,如同变魔术一般,将一团糖浆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那是奶奶教她的绝活,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三代人的心血。围观的游客发出阵阵惊叹,直播间的弹幕也炸开了锅。

"这也太厉害了吧!" "传统手艺真是绝了!" "我家孩子看得入迷了,非要买糖果。" "这就是非遗的魅力啊!" "老手艺不能失传,支持!"

李婶的茶艺表演同样精彩。只见她神情专注,动作行云流水,一壶龙井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茶香四溢,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园林。她还特意准备了一套民国时期的茶具,向游客们介绍老茶文化的典故。

张叔则在店门口摆了张百年老工作台,现场展示木器修复技艺。那些濒临报废的老家具在他手中重获新生,引得不少收藏爱好者驻足观看。他的徒弟们也都来帮忙,整个店铺忙得不亦乐乎。

街道中央,搭起了一个老式舞台。京剧、评弹、锡剧轮番上演,街坊们自发组织的锣鼓队和民乐队也加入演出。热闹的场景让老街仿佛回到了最繁华的年代。台下的观众席坐得满满当当,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你看那边。"程屿指着街角的展览区,"老街的历史图片展很受欢迎。"

暖月转头望去,只见展板前挤满了人。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老街的沧桑变迁,配上街坊们口述的故事,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有老人在照片前驻足良久,指着照片里的场景跟孙辈讲述着当年的故事。每张照片下面都有二维码,扫描后能听到街坊们的口述历史。

"这照片里的小女孩是我啊!"李婶指着一张六十年代的老照片说,"那时候总爱来糖果店,你奶奶总说我这个馋猫。"她的话逗得围观的游客哈哈大笑。照片中的小女孩正偷偷望着糖果店的橱窗,那眼神里的渴望跨越了时空,让人忍俊不禁。

中午时分,各大媒体的报道相继发出。"百年老街焕新生"、"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非遗文化的生动范例"等新闻标题刷屏各大平台。不少城市的文旅部门负责人闻讯前来考察,希望能复制映月巷的成功经验。

"暖月,"秦漫兴奋地跑过来,脸上带着汗珠却掩饰不住喜悦,"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突破了两百万!好多人预约要来实地参观,还有几个知名主播想来拍vlog。"

就在这时,陈总匆匆走来:"暖月,程屿,考古队的报告出来了。地下密室的发现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专家组马上要召开现场会议。"他的表情严肃,显然发现了什么重要的线索。

暖月和程屿对视一眼,知道新的故事篇章即将展开。但此刻,他们更愿意沉浸在这开街的喜悦中。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游客,听着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欣慰和自豪。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街上的红灯笼次第亮起,为这个特别的日子增添了几分温暖的光芒。古老的钟楼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庄严,钟声依然准时响起,回荡在这充满生机的街巷之中。

暖月站在糖果店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心中充满期待。她想起奶奶常说的话:"只要用心守护,老街就永远不会老。"如今,这句话终于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她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精彩的故事在这条古老的街巷上演。

而那个地下密室的秘密,或许会为这条古老的街巷增添新的传奇。但这都是后话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