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军事 > 抗战:传奇医生的谍战生涯 > 第2章 参与手术

这个手下挨了一脚,但是也不生气,从地上爬起来,委屈的说道“组长,我们也不想这样,谁知道当我们闯进去的时候,他就立刻开枪了,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反击。”

俞海东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瞪了他一眼,转头对沈克非说道“还请您一定要努力,这个伤员真的非常重要。”

沈克非严肃地回答道“既然他这么有价值,对你们这么重要,我一定会竭尽所能。”

陈安仁在一旁观察,他发现伤员的情况有些加重,出现全身颤抖的情况,他知道这个间谍此时达到一个很危险的境地,不能再拖下去。

如果此时有B超这样的仪器,陈安仁能够看清胸腔里边的受损情况,可惜的是现在他只能凭借肉眼进行判断。

“病人看来要不行了,快把他送进手术室里!”陈安仁急切地说道。

于是一行人将这个受伤的日本间谍送到手术室里。

陈安仁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伤员,前世自已身处地方医院根本没有接触过枪伤患者,现在出现一例有些按捺不住自已的心情。

“院长,咱们医院这样的情况多吗?”陈安仁询问道。

沈克非叹了口气,“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但是真正能救过来的连一半都没有。”

对这时候的医生而言,因为缺少有效的抗生素,以及因为手术室简陋的环境,对于这种外部枪伤造成的胸腹部伤害确实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只能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手术,术后的恢复要看伤员个人的毅力。

“那这台手术就让我来完成吧,正好请您指导一下。”陈安仁说道。

“这”沈克非很犹豫,他虽然欣赏陈安仁的理论水平,但是实在不知道他的具体实操能力。

“我在日本读书时参与过类似的手术,日本的医疗水平和手术理念我是非常了解的。”陈安仁努力说服沈克非,终于让沈克非同意让他试一试。

再一次站上手术台,陈安仁发现自已过目不忘的能力让自已对患者的一举一动都产生清晰的认识,他似乎能看见手术台上伤员心脏的跳动,知道伤员受损部位的情况。

于是在沈克非惊讶的眼神中,陈安仁开始了自已的操作。

沈克非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操作,一切都是那么赏心悦目,一切都是那么合乎自然。而且陈安仁的手术操作流程与自已记忆里的样式也有很大不同,相比之下更加简洁更加有效。

他的第一步就十分大胆,直接用粗大的针管插到伤员的胸口进行胸口内淤积血液的引流,然后进行输血,清出子弹,然后进行缝合。

沈克非对于陈安仁的手法有些迷茫,现在外界的医学发展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吗,已经比国内先进这么多吗?

根据自已多年以来的临床经验,这个伤员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甚至经过陈安仁的方法,连后期感染的风险都大大降低。

此时时间才过去一个小时,而自已以往做一台相同的手术,至少要花三到四个小时。

沈克非现在才认识到,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

“陈医生的医术可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冒昧问一下,这是现在日本国内最新的手术样式吗?”直到手术快要收尾,沈克非才忍不住询问道。

“没有,这里边大多数都是我自已的想法,我在跟着老师处理过几台手术后,就一直思考怎样才能简化手术流程,提高伤员的生存机会。”

“您可真是天生当医生的料啊!”沈克非感叹道,对于陈安仁的回答确信不已。

幸好陈安仁前身在日本学习过枪伤的处理方式,虽然自已拥有未来的医学知识,但是对于枪伤这一块确实不了解,在医学院里也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陈安仁处理伤口的速度又快又稳,沈克非在一旁观察越来越沉默,不多时陈安仁就处理好伤口。

缝合是最能体现一个医生基本功的地方,有的医生在给病人缝合时针脚对不齐,容易留疤也不美观,但是看陈安仁缝合是一个赏心悦目的事情,他缝合动作快而又稳定,一看就是在这方面下过苦功夫的。

光看陈安仁缝合的手法就不像刚毕业的医学生能干出来的,但是再看看陈安仁还很青涩的面容,沈克非终究还是相信面前这位就是传说中的医学天才。

沈克非看手术已经完成差不多,没有什么问题,走出手术室。

俞海东带着自已的下属还在外边等着,看见沈克非出来都围了上来。

“医生,那个间谍怎么样了,能醒过来吗?”

沈克非表现的很轻松,“你们今天很幸运,伤者手术处理的不错,如果后期恢复好的话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太感谢沈院长了,回头我一定给您送上谢礼,这次您可是帮上我大忙了。”

沈克非拒绝了俞海东,“很惭愧,这次手术能成功功劳不是我的,而是一个今天过来应聘的年轻医生,整个手术都是他完成的,连我都做不到他那样的成功。”

俞海东很惊讶,面前这位沈院长是中央医院的院长也是外科主任,可以代表国内医生的最高水平,有哪位医生能让他自愧不如。

“那我可要好好感谢那位医生,那位医生是什么情况?”俞海东询问道。

“我和他也是今天第一次见面,他叫陈安仁,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的高材生,刚从日本回来,今天的手术就是他完成的,别看他年轻,我感觉他的外科手术水平应该能在国内排到前三!”

这是个很高的评价,但还是低估陈安仁的医术水平。

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后人永远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1936年的医学水平连现在的非洲都不如,还停留在大开刀做简单手术,恢复也只能看运气。

而且很多时候一个医生一辈子的手术数量都赶不上陈安仁以前一年的手术数量,陈安仁上一世一天就能做四五台手术,这里的医生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做上几台手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