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军事 > 抗战:传奇医生的谍战生涯 > 第11章 正式发表

陈安仁的论文飘过重重大洋,还是来到《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威尔·布朗先生的手上。

威尔·布朗是一个传统的英国白人,对于其他国家总是有一种先天的优越感。

“哦,这是伍推荐过来的论文,那我还是好好看一看吧。”看见手上的论文有伍联德的推荐,威尔·布朗一挑眉。

这个贫穷的国家能出现什么优秀的论文呢?大概又是那些当地的巫术吧。

在他看来,民国的医学是那么可笑而又渺小,不同种类的草药,和美洲印第安人的巫术没有任何差别。

一个针对气管异物的紧急手段,这确实是个小玩意。

威尔·布朗不认为这是什么有意义的成果,但是因为这是伍联德推荐过来的文章,他还是要把论文送过去请示总编辑。

威尔·布朗只是一个蹩脚的医学生,因为他父亲的缘故来到《柳叶刀》当编辑,不懂得陈安仁急救法的价值。

《柳叶刀》此时的总编辑是斯普林格先生,他担任这个世界最著名医学杂志的总编辑已经将近二十年。

“斯普林格先生,这里来了一篇来自远东的论文,还是伍联德先生推荐的,我认为毫无价值。”威尔·布朗放下论文,一摊手,无奈地说道。

“但是因为他是伍联德先生推荐过来的,所以还需要您来写退稿信。”威尔·布朗过来是来要一张斯普林格的签名退稿信,针对大人物推荐过来的论文,杂志总要有一些仪式感。

“伍推荐过来的论文?”斯普林格本来在写材料,听见威尔·布朗的话放下手中的笔。

威尔·布朗放下论文就潇洒离开,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好好看过论文一眼。

但是斯普林格没有这样做,他有长期作为医生形成的严谨品质,不会因为作者的国家人种而有任何偏见。

斯普林格认为伍联德是一个优秀的医学家,他从来都没有向《柳叶刀》推荐过论文,甚至自已亲自向他约稿都被拒绝,说自已没有能发表在《柳叶刀》上的成果。

这次伍联德推荐这篇论文,说明这篇论文一定有过人之处。

斯普林格有种预感,这篇文章应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多少优秀的创新不被别人赏识而淹没在历史之中,但是斯普林格作为伯乐,意识到陈安仁急救法里的非凡价值。

儿科一直以来都是让所有医学工作者感到头疼的地方,儿童天生活泼,探索欲望非常高,许多儿童都喜欢将捡到的东西放到嘴里,稍有不注意就会咽下去。

一直以来针对这种吞食异物导致的窒息,医学界都没有什么好方法,有的医生会拍打背部,有的会朝里边灌入食用油,希望异物能就此滑下去。

斯普林格先将陈安仁的论文粗略读一遍,在心中考量其中的漏洞,但是很快他就发现,陈安仁的方法似乎并没有漏洞,这是完全可行的。

这可真是一个非常棒的方法,值得我们所有医生去学习。

陈安仁虽然前世也是医生,但是还是低估异物窒息这种情况到底多么容易发生。

斯普林格把论文又精度一遍,觉得完成论文的陈安仁确实是个天才,他给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设置不一样的动作,还考虑到对于婴儿应该如何轻柔地进行救助。

斯普林格把威尔·布朗叫回办公室。

“您已经写好退稿信了吗,那我就拿回去了。”威尔·布朗搓搓手。

“不,先生,我决定要发表这篇论文。”斯普林格回复道。

“你是发烧了吗?你要发表一个来自那个国家的论文?”威尔感觉很吃惊。

斯普林格严肃地说道,“医学是没有国界的,任何国家的医学研究者都能够有创新的成果出现,你不能因为偏见而否认人家的成果。”

“你在收到论文后甚至没有好好地去阅读一下就直接因为他来自中国而否认他的论文,现在看来你不适合从事编辑这份工作,我会向你的父亲说明,将你调离这个岗位。”

威尔·布朗怒气冲冲地离开,斯普林格在他身后淡淡地说道。

于是一封加急电报从英国的伦敦出发,来到南京中央医院。

沈克非是接到电报的第一个人,看完电报后,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拿着电报奔向陈安仁的办公室。

“你中了,你的论文通过了。”

陈安仁也是第一次在这样顶级的医学期刊发表文章,但是他知道这不会是他的最后一次在这样的期刊上发表文章。

沈克非激动是因为这是第二个在《柳叶刀》上发表文章的华人,实际上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有临床价值的论文。

前辈伍联德先生虽然也发表好几篇《柳叶刀》,但是那些论文里都是描写中国的贫穷与落后,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中国医学上的进步。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都喜欢看别人的贫穷困顿。

后世的网络上,一提到非洲就想起拉香蕉的奥德彪,一提起印度就想起脏乱差,越是这样的视频越可以获得流量,但是那些展现真正情况的视频就不会有多少人去关心。

伍联德在《柳叶刀》上发表的论文其实就是这样,中国的鼠疫,鸦片对中国人的毒害,是在展现中国医学的发展,也是在给人加深中国的刻板印象。

这是一种民族的自尊,没有人希望把自已最坏的一面展示给他人,即使是民国,我们也希望可以给世界带来贡献,而不是各种不好的印象。

沈克非兴奋是因为这是篇《柳叶刀》,我们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在这样的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

陈安仁也很高兴,但是他明白这只是个开始,他希望可以研究出更多能够适用的医学成果,减少病人的痛苦。

电报从伦敦转到中央医院,又从中央医院转到上海伍联德的办公室,然后飞向全国各地。

看似这些消息传出去后就没有结果,实际上暗流已经在涌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