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军事 > 抗战:传奇医生的谍战生涯 > 第15章 成功

断肢重植手术的原理其实就是那么简单,把所有断掉的东西给接回去。

但是实际上这是难以想象的难度。

血管缝合还能接受,神经怎么连接,肌肉纤维怎么连接,这些都不是寻常医学能够解决的东西。

沈克非深刻地知道,如果陈安仁这次手术成功,将会给世界医学带来多大的改变。

“你做这个手术可真是冒险呀!”沈克非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断肢再接手术早一天发明出来就早一天有人受益,特别是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多少伤残的士兵。

“等着看这个病人恢复的情况吧。”

陈安仁把孙守成的断腿用石膏固定好,希望他能够出现好消息。

好消息第二天就出现了。

早上陈安仁查房,孙守成显得十分憔悴。

“怎么看你无精打采的?”陈安仁问道。

“医生,我的腿是不是没有恢复的希望了?”孙守成问道,他内心非常忐忑。

“我的腿昨晚奇痒无比,我想挠一挠,但是因为腿被封在石膏里,不能挠到。”孙守成能忍受疼痛,但是忍受不了这样的痒痒。

陈安仁听见后非常惊喜,没想到第二天孙守成的腿部神经就开始重建工作。

“不怕你疼,不怕你痒痒,就怕你什么感觉都没有。”

痒痒是正常的,因为这说明他腿上的神经正在修复,而神经修复就证明昨晚的手术神经部分是没有问题的。

“你后面不仅会痒痒,还会疼,刀割一样的疼。”

“但是你如果还想要你的腿,那你就必须忍着,还不能动他。”陈安仁补充道。

现在是关键时刻,有反应就说明孙守成的腿已经向好的方向发展,至少来说变成坏肢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果然就像陈安仁所说的那样,孙守成的腿一天到晚都有不同的感觉。

首先就是热,他老是感觉自已的腿是不是放到烙铁上,为什么腿上面会这么又辣又疼又热。

然后就是痒,这是一种蚂蚁在上面爬的感觉,这可害苦了孙守成,这个大汉居然躺在病床上哭起来。

“这是什么倒霉玩意,这怎么跟审讯犯人一样。”孙守成在那哀嚎道。

陈安仁可不管这些,他时刻都在关注孙守成的腿,就怕他有一天什么感觉都消失了。

后世治疗腿骨折一般都是向骨头里打上钢针,说是钢针实际上是钛合金,因为钛合金毒性弱,在身体里基本上不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但是这里没有这样的条件,所有医疗器械涉及的特种钢材都是从国外进口,而且都是普通钢材,没有多种合金。

陈安仁也是迫不得已用柳树枝来固定孙守成的骨头,因为柳树里含有水杨酸这样的抗菌消炎物质,而且对于身体也是无害的。

但是他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他没有钢材那么坚固,容易折断。

在陈安仁的精心治疗下,一个星期过去,孙守成的腿慢慢恢复了正常,他甚至能缓慢指挥自已的脚指头来做出一些动作。

病房里,孙守成躺在床上,拉着陈安仁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

“以前兄弟们炸断胳膊炸断腿,哪来什么治疗,都是把伤口缝合一下就这样算了。”孙守成有些后怕,他不是没有见过那些兄弟们的下场。

民国本来就是个冷血的政府,连军队里士兵的钱都贪污,更别提这些伤残老兵的残疾经费。

虽然行动处会给他们一些微薄的补贴,但是在这个物价一天比一天贵的时代,一个残废哪有什么活下去的价值。

“您这是个大好人,不止是救了我一条腿,而是救了我一家老小的命啊。”孙守成眼里止不住地流下眼泪。

“你好好养病,注意自已的腿,现在一星期都过来了,估计很快就能好起来。”陈安仁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只能安慰道。

人体就是一台机器,孙守成的腿前几天反应那么强烈就是在重新读写内容,这几天症状减缓不是联系消失而是开始恢复正常工作。

沈克非也是一直在关注孙守成的情况,每天都会过来检查一下他的状态。

沈克非看见孙守成现在脚趾已近能够动弹,就知道这次手术应该是成功了,后面就是漫长的恢复期,但是不管怎么样,他都没想到陈安仁的手术居然一次就成功了。

他找到陈安仁,迫不及待地问道“你是怎么完成这样一台手术的?”

外行人眼里,手术都是简单的,无非就是切点东西然后缝补一下。

但是实际上,就算是最简单的阑尾炎手术,都需要医生经过至少五年的正规医学教育才能够完成。

而且完成之后,不同医生做出来的手术效果也是完全不同,有的伤口要疼上好几天,有的学艺不精伤口之后还出现问题。

沈克非观察了大半台手术,而且还参与到其中相当一部分,但是对于陈安仁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术技能还是惊奇不已。

陈安仁并不满足。

这一次手术虽然是成功了,但是很多东西都是临时准备的。

用来缝合纤维的显微镜是从医学院借过来临时改装的,也没有接骨工具材料,而且还没有专业团队。

这几个因素制约陈安仁这次手术的速度,同时也影响手术的质量。

“你这个手术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但是有一个问题。”沈克非想的就比陈安仁要远很多,他是国民政府的委员,知道国家的情况。

“我们没钱去做这样的手术。”沈克非一摊手。

确实如此,这是一个悲哀的事实。

虽然陈安仁这个手术成功了,但是整场手术下来包括后来的修养,要花掉将近五百块大洋。

而单纯的断肢面缝合只需要花费不到十块大洋。

这是一个悲哀的事情,陈安仁就算发明了这个手术方法,也没有多少人用得起。

用得起的都不会是普通人。

发展断肢重接这条路还是任重道远,前路光明但是路中荆棘丛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