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没有怀疑他对你有什么目的吗?”陈安仁忍不住问道,这就是一个小伎俩,先用重金来买小细节,后面再去利诱。
“我有怀疑过,因为他确实对我太大方了,请我吃饭请我喝酒,请我去找小姐。”孙建成有些绝望。
“后来有一次,我就在酒后失态,说了一些敏感的东西。”
“什么敏感的东西?”俞海东追问道。
“我们团永久工事的位置,还有里边的配置。”
陈安仁和俞海东都有些震惊,这种信息从来都是军队里保密级别最高的东西,孙建成居然就这么说出来。
永久工事是南京周围军事防御的重点位置,但是因为资金不足,所以这些工事里边很多都是虚虚实实用来迷惑敌人的,如果这些东西被日本人掌握,那么他们第一时间就可以进行精准打击轰炸。
后来就是老套的故事,因为泄露机密信息,孙建成被杨晓宇用这个消息来威胁,并且还写下投名状。
一边是金钱的腐蚀,在杨晓宇特意的安排下,孙建成早就已经适应灯红酒绿的生活,让他就此脱离出来孙建成是不愿意的。
另一边就是泄密的后果,孙建成一旦泄密就不会再有前途,虽然他也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军校生。
在两边的打击下,孙建成只好答应配合他们。
但是孙建成内心又不是非常甘心,自已一个热血报国的青年怎么就这样堕落下去,于是找机会将杨晓宇杀死,并且把他伪装成自杀,结果被陈安仁给发现了。
其实要不是遇见陈安仁,孙建成的手法很可能不会被发现。
因为首先就是南京城里意外死亡的人实在太多,其中大部分被送到乱坟岗或者被烧掉,只有少部分送到医学院用来研究。
送到医学院的尸体也不一定立刻被解剖,其中很大部分被经过防腐处理保存起来,要不是因为陈安仁想解剖新鲜的尸体,那这件事情也就被压下来了。
但是也幸好陈安仁发现这件事情,因为面前这个孙建成虽然良知,但是被他卖掉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基本上他那个团里的信息都被他换成钱然后潇洒用掉。
于是孙建成的审判很快就进行下去,军事法院在几天之内就将他以叛国罪和故意杀人的罪名将他枪毙。
枪毙一个孙建成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是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非常严重。
日本间谍已经开始大规模收集南京附近的军事情报,看孙建成有点操守还将自已团里的情报泄露的一干二净,那其他军队内部是否也有这样情况。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汇报给戴春凤,他现在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向上面交代。
行动处作为情报机构,主要负责军队内部情报和对日情报,暴露出这样的问题说明行动处以前真的毫无作为。
戴春凤找到陈安仁,想问一下他的想法。
虽然陈安仁不是专业的情报人员,但是这次从一具尸体中查找出线索,这就说明他具有情报人员应该具有的思维能力。
“安仁啊,这次可是多亏了你,要不然我们就要酿成更大的错误了。”戴春凤感谢道。
陈安仁这次可以说帮了行动处一个大忙。
行动处虽然面向军方进行情报上的监督,但是长久以来因为行动处的所作所为,军方一直都瞧不起行动处的人。
这次军方内部出现这样的事情,说明军方的情报监管有很大的漏洞,这就给行动处插手的机会。
“对于这次的泄密事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办?”戴春凤借机考验一下陈安仁。
陈安仁也有所准备,“一直以来军队都是比较封闭的,只有一些贸易公司能和军队进行接触,针对这些贸易公司进行调查肯定会有意外之喜。”陈安仁迟疑一下,“就是这样有些不现实。”
这确实不现实,现在每一个和军方进行贸易的公司背后都有这样那样的关系,许多关系都不是行动处这样一个小小的机构能惹得起的,就算现在这个四海贸易公司,他身后的股东里就有好几位高管的公子。
常凯申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裁统治者,虽然他看似已经掌握全国,但是对于地方的掌控只是流于表面。
常凯申与其说是统治者,不如说他只是一个代言人。
行动处虽然要抓日谍,但是基本上都是有条件的抓,那些有背景的要么在审讯室出现意外,要么被担保出去,继续逍遥自在。
“杨晓宇这个间谍虽然死了,但是他后面肯定还存在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组织,我认为在四海贸易公司里边,应该还有他的同伙。”陈安仁补充道。
杨晓宇用来贿赂孙建成的钱就已经超过一万法币,这样大笔的钱肯定不是他一个小小的间谍能够掌握的。
用来贿赂一个团级官员就能花费一万法币,那么贿赂更高级别的官员他要花费多少钱?这些钱又是怎么来的?
杨晓宇以四海贸易公司职工作为自已的隐藏身份,也不可能就发展孙建成这一个下线,他应该还有其他的下线。
“我们应该继续查四海贸易公司里,杨晓宇他还负责和哪个部队联系,和哪个人联系的比较多。”陈安仁分析道。
最可惜的是,现在距离杨晓宇被杀已经过去一个星期的时间,虽然在四海公司内部和杨晓宇以前联系的部队进行审查,但是最终都没有得出有用的线索。
但是戴春凤没有放弃调查,他让俞海东继续跟进下去调查,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的发现。
陈安仁参与了一个案子,但是他并没有高兴,他只是看见这个名叫民国的大树里似乎有无数蛀虫在啃食他的根部,知道这棵大树濒临死亡,他们的想法不是拯救大树,而是更加疯狂地进行破坏。
可惜他现在对这些事情已经不再关心,他想等一阵子前往上海,专心从事自已的医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