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亏陈安仁是见过世面的,要不然见到这样的场景他也会手足无措。
手术原理其实很简单,在脊柱上安放支架,把弯曲的脊椎重新扳回来。
但是手术原理简单,手术操作却是难如登天。
首先就是应该如何找到脊柱,如何将肌肉层打开,让手术者看见脊柱。
手术的时候要注意不能伤害到肌肉,否则患者手术之后每动一下就会出现疼痛,会影响到手术之后的恢复。
不过两位助手看着手术主刀位置上陈安仁飞快的动作,就知道他的医术是多么高超,手术技能是多么厉害。
骨科手术是个力气活,特别是在安放支架的时候。
想要将脊柱用支架慢慢固定,需要先减少脊柱的弯曲程度。
原本手术室里应该是紧张的气氛,但是现在是陈安仁和佐藤太郎在使劲安放支架,旁边牛惠林在那加油助威,给他们喊号子“一二三,加油!”
这次手术很快就结束了。
陈安仁评估了一下健太的情况,认为他可以在一个月之内恢复。
儿童做手术和成年人不一样,像健太这样的孩子,他们的骨头还没有完全成型,经过矫正可以继续生长,骨头也会快速愈合。
但是成年人就不一样了,因为骨头已经成型不再生长,所以对骨头进行矫正,未来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
手术结束之后,牛惠林和佐藤太郎对于陈安仁的医术都有了直观的感受。
牛惠林是陈安仁邀请过来的,他只是感叹西方医学对于骨科疾病确实是有很多独到之处。
这种先天性的畸形对于他们这些中医来说是没有办法去治疗的。
对于佐藤太郎来说这次担任陈安仁手术的助手本来就是抱有目的的。
他给陈安仁做助手,还带着外务省的任务,就是真实评估陈安仁的水平,看看他是不是像传闻的那样值得自已的投资。
现在看来陈安仁的传闻都是真实的,从陈安仁表现出来的手术手法就能看出来,他对于手术是有自已的思考。
佐藤太郎决定,等陈安仁的培训班成立,自已一定要加入进去,他也看到脊柱矫正在日本广泛的应用前景。
脊柱畸形原因多样,首先就是先天的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不过就算没有先天原因还有一个更加常见的原因就是营养不良。
对于日本人来说,每天常见的食物就是粗米和咸菜,很多时候就连这些东西都是难得的·食物,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要到处去挖野菜,用野菜当饭来填饱肚子。
长时间的单一饮食习惯让他们广泛缺乏维生素,脊柱畸形和其他部位骨骼的畸形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畸形矫正是这些畸形患者的唯一生路。
在打开健太的身体后,佐藤太郎就发现他的身体里因为长时间的器官挤压,许多器官都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些器官在畸形不断加重腹腔空间不断变小的境况下很容易出现破裂,一旦出现破裂就只有一死。
所以陈安仁的手术并不仅仅拯救健太的未来,更是拯救健太的生命。
半个月过去,健太的身体没有任何的异常。
在陈安仁的评估下,健太原本一米三不到的身高现在已经超过一米四,虽然他的后面还有支架植入的痕迹,但是现在他已经可以抬头挺胸,像正常人一样走路。
陈安仁这台手术非常成功,他将手术内容写成论文,再次发送给《柳叶刀》。
只不过这一次的国内论文发表不再是《中华医学杂志》,而是变成《日本医学杂志》。
在《日本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最后,陈安仁添上自已将会成立培训班的广告,广告上说明自已将会成立容纳人数不超过五十的培训班,将在培训班里和大家进行医学上的交流。
陈安仁原本以为这个培训班不会有多少人报名,因为这个时候医学生的首选都是参军。
加入这个医学培训班,政府只会提供基本生活所需,不会提供工资。学业结束也只会提供一个结业证书,不会有其他的东西。
但是结果出乎陈安仁的预料。
全日本居然有将近一千多个医学生提交了报名表,甚至已经有医学生准备来到上海。
在广告刊登之后的一个星期,就有医学生找上门来。
这天陈安仁早上正常上班,来到诊所就看见藤野二郎带着一个年轻人在等着自已。
“藤野今天是有什么事情吗?”陈安仁问候道。
“我是来给你送学生过来的。”藤野用埋怨的眼神看着旁边这个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是小岛文一,他是我们的小学弟,同样来自东京大学医学院。”藤野二郎介绍道。
小岛文一向陈安仁鞠了一躬,“学长好!”
陈安仁也向他回礼。
“这个小学弟这次来到上海是想加入你那个培训班。”藤野二郎介绍道。
“他是看见你的广告就买了船票过来,昨天才到上海,晚上打电话给领事馆请领事馆帮忙。”
藤野二郎是在半夜被叫起来的,因为他负责和陈安仁联络,而且还是小岛文一的师哥,有义务帮助小岛文一。
日本的等级森严,不管在哪里都要排资论辈。
在学校里,学弟要服从学长的命令,在学校外,遇见学长也要恭敬的给学长问好。
但是同时学长也需要给自已的学弟格外的帮助。
所以藤野二郎遇见自已小学弟之后,就亲自带他来到陈安仁的诊所。
陈安仁见到小学弟也是异常亲切。
东京大学医学部每年的医学毕业生不过一两百人,能遇见一个自已的学弟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那可真是太好了,中午就让我来请客,为这个小学弟接风洗尘吧。”
“可是你为什么要现在过来?”陈安仁很奇怪。
自已刊登的广告上说明,有意向的医学生向陈安仁寄送自已的简历,陈安仁会从收到的简历中选出五十份,全程都不需要候选者过来。
“因为我太想跟着您学习了。”小岛文一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