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鬼子的掷弹筒,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陆维中问任晓波。
任晓波怎么说也是标准的正规军中尉军官,比陆维中这个半吊子的伪军迷,可不要强出太多。
任晓波想了想,回答道:“指挥官,我们中近程的攻坚火力严重缺乏,如果双方硬碰硬搞对攻,我们不一定能占到便宜。”
“我们可以改成小规模的远距离炮战,鬼子没有迫击炮,掷弹筒的最大有效射程只有500米,就算用增程弹碰运气,最远也就能打个700米,打了也是浪费弹药,根本不准。”
“超出了这个距离,鬼子就打不着我们了,只要保证双方距离在500米开外,我们基本上就是安全的。”
“又或者,还是像这次一样,随时找机会进行夜袭,快打快撤,敌明我暗,这样既可以做到对鬼子的有效杀伤,又能够减少我们自身的伤亡。”
“另外,我们还可以像打游击战一样,进行冷枪模式,把所有装备了狙击枪的士兵都放出去,只要找到机会,放完冷枪就跑,也不求有多大的战果,每次杀伤一个两个就行,次数多了,小鬼子们估计连睡觉,都得垫高枕头,不愁他们不害怕。”
“虽然咱们没有专业的狙击手,但是咱们有大量专业的狙击枪,凭借这个,在800米以内,还是可以拼一拼运气的。”
陆维中点点头表示认可。
按照这个思路,不管鬼子有多少人,只要不跟鬼子在大白天搞对攻,部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
鬼子没有迫击炮和远程火炮,他可以利用空间和时间慢慢对鬼子进行蚕食,直到鬼子受不了,退出马壁镇为止。
不过也不需要太久,按照陆维中的增兵速度,5天就可以组建完成两个步兵排。
如果马壁镇的兵力没有大的变化的话,那他就可以让部队试试看,能不能直接强攻把它打下来了。
鬼子只有一个小队几十人的兵力,伪军虽然人多,但战斗素质和装备都很差,他们的战斗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陆维中想了想,单纯靠兵营增兵,好像还是有点慢了。
以后要是占领了更多地盘,把小鬼子打出去了,总不能光靠着系统的兵来占地盘吧?
最好的办法,就是两手抓,一边想办法增加兵营的增兵速度,一边想办法组织普通人参军。
刚好系统的兵基本上都是士官以上的大学生,只要合理安排,用系统兵作为部队骨干,普通人也是可以另外组成地方守备部队的。
再不行,哪怕搞到部队里当个后勤兵,也总是可以的,搞后勤不需要有多大的战斗力,有把子力气,能搬能抬就行,实在不行,帮忙做做饭总是可以的吧?
“好,你回去转告刘振伟,暂时就按照这个作战思路来,除了伺机歼敌之外,还要注意保护周边村庄百姓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拿定了主意,陆维中就开始发布任务了。
“还有,趁着这个机会,要在马壁镇属下各村举行公审大会,坚决剔除掉隐藏在各个村里的害群之马!”
“这份是部队的编制架构的最新命令,你转交给刘振伟,让他按照上面的命令重新编组部队,缺额的部分,我这边会陆续进行补充!”
“去之前,你去把兵营里的兵也顺便带过去,转交任务完成之后,你直接回来,一班你让刘振伟另外安排人接手,我对你有另外任用!”
陆维中拿起他刚刚完成的部队编制架构设想文件,递给任晓波。
“是!”任晓波领命,拿着文件就出去了。
陆维中打算新成立一个招兵办,把任晓波调回来,专门负责招收和训练普通新兵。
之前程龙他们在郎寨村缴获了二十多支的中正式和汉阳造,他打算把这些枪用来给新兵们训练用。
后面部队如果还有缴获的武器装备,也可以照此办理。
子弹方面也不用担心不够,后勤中心能生产各种规格型号的子弹,量大管饱。
唯一麻烦的是,虽然中正式和汉阳造用的,同样都是7.92*57mm规格的毛瑟弹。
但是汉阳造用的,是国内仿造的圆头弹,穿透力弱不说,对步枪的射程也有很大的影响,而中正式步枪用的,是相对更好一些的轻尖弹,子弹的穿透力比圆头弹要好得多。
而陆维中给MG42通用机枪配发的,则是穿透力更强,威力更大的重尖弹。
给毛瑟狙击枪用的,甚至还包括了穿甲弹,穿甲燃烧弹,爆炸燃烧弹等特殊弹种。
说起来好像很复杂,实际上用起来更复杂。
举个例子,尖头弹弹头的直径,其实比圆头弹的要更大一些,弹壳也有细微的差别,如果汉阳造用了尖头弹,轻则堵膛,重则炸膛!
尺寸不对,强行用了,是有可能会爆炸的!
可不是忍忍就过去这么简单的。
就拿现在陆维中的部队来说,光弹药规格就有好几种。
11.43mm的.45口径ACP军用手枪弹,这个是M1911用的。
7.92*33mm的自动步枪短弹,这个是STG44突击步枪用的。
7.92*57mm的跟毛瑟狙击步枪通用的机枪弹,这个是MG42通用机枪用的。
12.7*99mm的.50BMG大口径重机枪弹,这个是M2重机枪用的。
这些弹药,都是不能混用的,规格种类繁多的弹药,无疑会给后勤补给增加了非常高的难度和负担。
但是陆维中为了保证部队能够拥有足够强大的压倒性火力,这些代价也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如果只是简单的追求后勤补给容易,那他还不如直接选毛瑟步枪+捷克轻机枪+MG42机枪的搭配就好了,一种子弹规格包打天下,省时又省力。
但是这样可以吗?
答案是,不行!
就以38式步枪来说,弹匣容量仅仅只有五发,而且换弹匣也不方便,就单位时间内的弹药输出量来说,比stg突击步枪整整少了好几个数量级。
一旦近距离被敌人贴上来,除了给步枪装把刺刀跟敌人硬碰硬贴身肉搏以外,几乎是毫无办法。
因此,一个班光靠栓式步枪,或者小弹容量单发式步枪的火力,是肯定远远不够的。
陆维中也深知,上一世我军从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甚至到了抗美援朝时期,就是靠着这一手近距离冲锋+贴身肉搏的绝活,打遍天下无敌手!
1V17通天代,可不是开玩笑的!
但是如果近距离冲锋遇上了全员装备自动步枪的军队呢?
那这一招就有些不好使了。
以自动步枪那堪比冲锋枪的强大火力,近距离贴上去,简直和自杀没有什么区别。
一梭子子弹扫过去,就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弹幕,你拿头去冲?
除非你是从少林寺毕业的!
否则谁冲谁死!
好在,陆维中本来也没打算把自已的武器装备,和缴获的淘汰货混在一起使用。
火力差不说,威力还弱,后勤还非常麻烦,实在是没必要省那点钱。
一线野战部队用高档货,二线守备部队用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不同的档次,也没必要非要硬融合在一起。
要不然对谁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