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情场失意后,我远遁海外当总督 > 第1章 朱亚楠。

今日清晨八时二十分许,据蒸汽时报消息称——我准安府总管朱亚楠拟定于一月之后参与大选,角逐州省副议长之位。据相关专家分析,若无码头裁员所引发的罢工运动及其带来的严重指控,其当选几率颇大。

值得注意的是,朱亚楠主官上任伊始,便宣布以海运取代河运漕运,此举旨在严厉打击以漕帮为代表的帮派势力。在官方会议上,更是着重强调,对方坚决抵抗地方督查司的行为,已非普通民众,而是严重的罪犯,违反了大明律例。在上次罢工运动中,人员虽遭镇压而投降。但此次罢工的组织者面对朱亚楠主官却毫无退缩之意,对方不断抗争并主动袭击我方督查人员。最终,官方不得不强行将作案人员击毙,其中,漕帮面对此事没有丝毫表示,甚至还强烈谴责。有人猜测,这可能涉及官方与地方帮派之间的利益冲突,极有可能引发动荡。

在此事发生之前,内河漕运人员无视官府条例,借漕运之机在内河私自贩运。而后,在前任执政官的纵容下,此现象愈发猖獗。直至两年前,随着新一轮政治格局的变动,新任主官上任,这种状况才稍有好转。然而,近期的罢工事件,引发朝廷议会对其展开调查。据私下消息透露,已有部门主官对朱亚楠主管的行为提出批判,认为其激起民愤,需要引咎辞职,引起中央调查。

收音机的声音还在继续,突然,“砰”的一声,知府朱亚楠在府衙里大发雷霆,猛地掀翻了身旁的案几,笔墨纸砚散落一地,砚台滚落,墨汁在青砖地面洇出一团乌黑,恰似他此刻杂乱又愤懑的心境。

“一群废物!”朱亚楠怒吼道,声音在空旷的府衙内回荡,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

“一群工人在漕帮背后支持下大规模罢工,恶意阻挠海港建设,你们身为朝廷命官,却毫无应对之策?”朱亚楠怒目圆睁,声如洪钟,在府衙内来回踱步,“这海港乃通商要地,关乎民生社稷,如今被搅得一团乱麻,你们该当何罪!”

通判李铭率先低下头,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双手不自觉地在袖笼里紧紧攥成拳头,大气都不敢出。推官赵霖也耷拉着脑袋,眼睛盯着脚尖,身子微微颤抖,像个低头的鹌鹑。

司狱周成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

朱亚楠面沉如水,阴沉的可怕,

少顷,

朱亚楠疲惫的挥挥手:“回去处理你们的本职吧,我不想听你们解释了。”

这时,一名捕快匆匆跑进来,单膝跪地

捕快气喘吁吁道:“大人,不好了!刚刚得到消息,罢工工人似乎有聚集闹事的迹象,还扬言要冲击府衙,要求官府出面惩治带头打压他们的商会。”

朱亚楠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简直放肆!通知所有衙役,加强戒备,绝不能让他们冲击府衙。另外,立刻派人去商会那边,让他们先收敛些,莫要再激化矛盾。”

几个人还想再说话,突然看到有人递着文件急急来到,看到自家主官有要事要处理,只能齐齐转身离开。

这时,突然有下属上来,呈上一份电报,电报里近是批评,并要求他立马去电报厅打电话给他回信。

刚接起电话,话筒里就传出赵承恩的怒吼,“朱亚楠,你知不知道你这次动静闹多大?要不是我压住,整个朝廷都知道了。你现在赶紧把这件事给处理好首尾。”

朱亚楠连忙回应,直系领导说话,居然能根本插不了嘴。

而今日的府衙也格外安静,下属们更是不敢发出声。

周成望着李铭,心中尽是不满,跟其他人付出情况的时候,更是多次看着他。可以说,这次事件的出现,这么大的事情,官府却在事发后才知道,负责此事的李明辞不了关系,更何况他还不能在关键时刻顶上去,简直像一个废物一样。

不管是何种缘由,这人都给李铭打了个废物的看法。

在事情交代完毕后,众人更是与李铭保持了距离。

至于李铭,更是脊背发凉,头脑直冒冷汗,总感觉委屈,他觉得自已是没预料这种事是会发生,但这么大的事,总不能让他一个人负责任啊!

淮江府府城,朱亚楠继续听着收音机里的播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哼,这些人故意在我选举的时候动手脚,恐怕是希望我妥协退让,逼迫我默认他们的存在。

就在这时,督查司主司杨明辉匆匆赶来,眼神中透露一股担忧“主官,我们查到一些眉目了,的确是漕帮勾结了官府中的某些败类,他们利用走私严管物资获得的巨大利益贿赂官员,从而煽动工人罢工对付您,在你即将离任的时候发动此事,要不要把这件事压下去?要知道您马上就要调职进步了。”

“不用了,在我即将离任的时候发生此事,他们恐怕心里是巴不得我压下来。”

“况且此事闹得这么大,朝廷怕是早已清楚,如今不处理,应是在看我们的后续反应。”

“朱亚楠眼神中掠过一抹冷冽,“即刻召集我等麾下之人,筹备收网事宜。那些心怀不轨之徒,一个都不能放过;漕帮罪孽深重,已严重扰乱当地安定。此时正是将其连根拔起之时。亦要给其背后妄图插手之人一个警示。”

这些在府衙里的人,净吃干饭,事到临头没几个靠得住。

我现在即刻上病中央

“李刚宁有没有把那件事发起成背后主事人都调查清楚?”

杨明辉回道,“可以确认是漕帮搞的鬼。”

“应该是想,和上任主官一样,在您关键的时候拉下水。”

“此事决不能如此轻易的算了,要绑以后的地方势力个个都敢这样干。”

“我会上报朝廷,从重处理。”

朱亚楠暗自思忖,若非当初自已在权力继承之际,身为中枢官员的父亲突遭变故,自已年纪尚轻,未能完全承袭所有权力。否则,岂会有这等阿猫阿狗胆敢前来挑衅自已。

想到此处,他不禁回忆起前世的经历。前世,他本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却遭遇意外,穿越到这个赛博朋克与门派江湖画风交织的蒸汽大明。

当初面对飞檐走壁的武者自已是真的很崩溃。

感觉画风太抽象。

直到那一场‘事故’,他才明白江湖和朝廷已经密不可分了。

这一次的漕运罢工极有可能是海运政策利益受损者,联合那次事件背后主使势力所为。他们的目标正是以宣晋侯府和定国公府为代表主张海外扩张的势力。

那时,他觉醒记忆时,已年满十三。然而,由于一直享受着优越的待遇,生活安逸,即便觉醒记忆后,他也已放下前世的种种。

不料,好景不长,父亲深陷政治斗争的漩涡,在一场斗争中失利,不幸身亡。

所幸,他家乃是大明宗室。自从明圣祖以来宣晋侯府便是宗室的在朝廷的代表,始终遵循着明圣主以来推崇工业化的政略,却没想到,那些人如今如此嚣张,公然违反先帝遗政,甚至刺杀朝廷命官,正因如此,上层不得不对那些人展开了一场清算,给宗室一个交代。那些人在风头正盛时,也不敢对他再有进一步的算计。

他也因此承袭了部分权力,不过宗室在朝堂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削弱。然而,经过四年的过渡,原本由他们掌控的地方主官之位,已被朝堂其他势力抢夺、瓜分。 直到两年前,他父亲在朝堂的派系在朝堂发力,此位才重新回到他的手中。

只是,这一路走来,宣晋侯府所掌控的辖权,内部已然不如往昔,门生故吏不得不开始依附他人,人心也有所涣散,不过还好的是宣晋侯府的关系网还在,父亲的故吏里还有听从他的人。

这些年来,他一直在调查父亲的死因,也为了巩固宣晋侯府的影响力,于是他选择从翰林院学士到外调出任淮安知府,而不是像同辈人一样留在京城,毕竟,众所周知,有关系的人在地方晋升的可比在中央晋升的快。

虽然说年轻人晋升的太快遭人诟病,可对于高层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这些年来,他一直期望尽快的晋升,延续他父亲的新政,为此,他选择下地方,离开了锦衣玉食的京城。

同时也为了调查当初他父亲的所遭遇的意外。

根据蛛丝马迹,他查到漕帮和一些人有着隐秘的联系。 当时,父亲正在调查一起案件,正要将结果上报朝廷内部时,却突然遭遇意外。其书信也下落不明。不过,据他根据父亲的下属所言,那封书信是通过水路运输的,最后促使他下定决心,前往淮安担任主官。

而最近漕帮一直躁动不安,疑似有人在其幕后指使撑腰。他愈发怀疑当初漕帮的人员可能是幕后操纵者的爪牙,其中漕帮帮主李金环的嫌疑最大。 据其下属所报,李金环与京城一带的某些不明人士存在交易往来,再加上李金环实在不奉从他的政令,多次阻挠他的政策。

朱亚楠其实心里很明白,李金环背后可能有一些人在暗地里操纵,一动可能牵涉全机。

朱亚楠身为新晋侯爵,年纪轻轻便在朝堂崭露头角,行事果敢,背景雄厚,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争斗中纵横捭阖,短短数载,便将父辈的各方人脉与资源收入大半。

此番晋升之机遇,于他而言,恰似平步青云之踏板,家住门第的影响力自然会随着他回去中枢恢复,也能巩固门生故吏的人心,在往后在朝堂之上,更好的插手政务。

眼瞧着任期将满,政绩考核迫在眉睫,他主推的新政推行得顺风顺水,本以为晋升之事前景将一片大好。

然而,李金环却在这关键时刻横插一杠,搅乱了他的全盘计划。

一日之间,潮港码头一片混乱,船工们纷纷撂下手中活计,聚众抗议,高呼反对新政口号,罢工罢运,整个港口陷入瘫痪。

望着远处那混乱不堪的港口,住院难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是李金环在背后搞鬼。

李金环背后之人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遍布,根基深厚,对朱亚楠这个朝堂新贵的崛起,早已心怀嫉恨。

如今见他即将高升,权势更盛,如何能忍?于是暗中指使亲信,煽动潮港船工,利用新政中涉及港口税收与运营调整的条款,将这场动乱闹得沸反盈天,只为将朱亚楠拉下马,断其晋升之路。

朝堂之上,消息传到中央,局势更是急转直下。

指责纷纷跳将出来,言辞激烈,弹劾朱亚楠决策失当,有负圣恩,致使港生口乱,恳请朝廷严惩,取消其晋升资格。

更可恶的是,李金环的人还不知收敛,斩杀朝廷命官,在衙门里威胁。

这个情况更是让他下定决心。

苦思一夜后,朱亚楠终于下定决心,冒险一搏。次日清晨,他匆匆赶到电报室,拨通了赵承恩的电话。

“赵大人,此次李金环行事太过狠辣,竟煽动潮港船工罢工,诬陷我决策失误,断我晋升之路,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我有一计,虽冒险,但或许能扭转乾坤。只要成功,不仅能化解此次危机,还能顺势拿下那油水颇丰的盐政差事。赵大人身为内阁次辅,在朝中威望颇高,还望您能助我一臂之力。”朱亚楠言辞恳切,将计划和盘托出。

他决定将此事定性为叛乱,从严惩治。

电话那头,赵承恩沉默良久,缓缓说道:“亚楠,此事干系重大,一旦失败,你我皆难全身而退,可能会被反咬一口。

但李金环此举确实嚣张跋扈,若不加以制衡,朝廷纲纪将被毁。你放心,我定会全力相助。”

“赵大人如此仗义,亚楠感激不尽。事成之后,定当厚报。”朱亚楠连忙说道。

“好,那就依计行事,务必小心谨慎,切不可露出破绽。”赵承恩叮嘱道。

挂断电话,朱亚楠望向窗外渐渐明亮的天空,深吸一口气。他明白,即将到来的这场与李金环的较量,将是一场生死博弈,他已别无选择,唯有背水一战,拼个鱼死网破 。

而此次对李金环的打击,就算成功了,在朝廷上估计反应也不好,但是如果没有做任何措施应对,他咽不下这口气,况且,身为与国同决的侯爷,更不可能接受这种拉下水的方式。

他再次去电报室,打电话给赵承恩,听了朱亚楠的打算,汇报详细计划他最后还是缓缓的点了下头,同意了他的做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没有了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