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大堂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晃动,如同鬼魅般不安。朱亚楠端坐在案前,神色凝重,目光锐利如鹰。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下属们的心坎上。
“大人,此次剿灭曹帮,收获颇丰。这些是从他们据点搜出的财物、地契,还有不少珍贵的玩意儿。”下属一边说着,一边将清单恭敬地呈到朱亚楠面前。
朱亚楠接过清单,目光快速扫过,只见上面罗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大量的黄金,还有许多精良的武器,甚至连一些朝廷管制的武器也有。他不禁微微皱眉,心中感慨万千。漕帮坐拥运河多年,凭借着地理优势,不断阻碍海运发展,大肆谋夺利益,如今看来,果然已经成为了一方大患。
仅是一个江南分舵而已便如此庞大的财富,和如此多的武器装备恐怕背后的人不简单了。
“这些先妥善保管。此次曹帮虽遭重创,但不可掉以轻心。”朱亚楠沉声道,随后加重语气说道,“最重要的是,尽快审讯李金环他们,一个都别放过。”
“是,大人!小的们一定全力审讯,争取从他们嘴里撬出有用的消息。”下属连忙应道。
“把他们押进靠近镇守府的大牢,那里守卫森严,一定要确保他们的安全。”朱亚楠继续命令道。
“遵命!”下属领命而去。
此时,在府衙外的街道上,一群士兵正押着李金环等一众曹帮俘虏,缓缓朝着大牢走去。李金环身材魁梧,即便双手被缚,步伐依旧沉稳有力,丝毫没有身为阶下囚的落魄。他目光扫视着周围,眼神中透着一股不羁与狠厉,脸上那道从眼角斜至嘴角的伤疤,在黯淡的天色下显得愈发狰狞。
当队伍行至一条狭窄的小巷时,四周突然涌起一阵诡异的寂静。李金环心中一凛,多年在江湖摸爬滚打的经验让他瞬间意识到危险降临。几乎就在同时,周围的房屋顶上黑影攒动,一群黑衣人如鬼魅般蹿出,如潮水般朝着士兵们涌下。
“终于来了……”李金环低声呢喃,语气中竟没有一丝慌乱。他知道,自已的身份和所掌握的秘密,注定会引来这样的杀身之祸。
喊杀声、兵器碰撞声瞬间打破了小巷的宁静。士兵们仓促应战,陷入了混乱。李金环趁乱用力挣扎,虽未能挣脱束缚,但也成功吸引了一些士兵的注意力。
在这混乱之中,李金环敏锐地捕捉到了空气中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那是子弹划破空气的声音。他缓缓抬起头,望向子弹射来的方向,眼神中没有恐惧,只有一种看透生死的坦然。
“砰!”一声清脆的枪响骤然响起。李金环的身体猛地一震,额头出现一个血洞。他的眼神逐渐变得空洞,但嘴角却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仿佛在嘲笑这世间的一切。随后,他的身体缓缓向后倒去,重重地摔在地上,扬起一片尘土。
与此同时,杨明辉正带领着一队兵马在附近巡逻。听到枪声和打斗声,他脸色大变,立刻下令:“快,跟我去看看!”
杨明辉带领兵马迅速赶到事发地点,然而,他们还是晚了一步。黑衣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狼藉的现场。士兵们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有不少已经没了气息。
杨明辉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懊悔不已。他深知此次失职重大,不敢耽搁,立刻带领兵马返回县衙,向朱亚楠请罪。
县衙大堂内,朱亚楠正在焦急地等待消息。看到杨明辉匆匆进来,单膝跪地,满脸愧疚地说道:“大人,卑职失职,没能及时赶到,让贼人得逞了!”
朱亚楠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猛地一拍桌子,“砰”的一声巨响,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到底怎么回事?”朱亚楠怒声问道。
杨明辉不敢隐瞒,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朱亚楠听完,沉默良久,他心中明白,这显然是有人蓄意安排,目的就是要杀人灭口,断掉所有线索。
“起来吧,此事怪不得你,对方谋划已久,手段狠辣。”朱亚楠无奈地叹了口气。
“大人,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杨明辉忧心忡忡地问道。
朱亚楠目光望向远方,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继续追查,哪怕只有一丝线索,也不能放过。我就不信,这些人能永远藏在黑暗里永远不现身。”
夜色愈发深沉,府衙内灯火通明。夜,浓稠如墨,严严实实地包裹着整个府衙,唯有朱亚楠的书房还亮着昏黄的灯光。书桌上,李金环的书信凌乱地散落着,朱亚楠已经对着它们枯坐了整整一夜。
他双眼布满血丝,黑眼圈浓重,可眼神却异常坚定。他逐字逐句研读每一封信,时而眉头紧皱,时而轻轻摇头。“究竟是谁在背后推动?”他低声呢喃,声音里透着疲惫与不甘。
为了找出真相,朱亚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仔细比对每封信的字迹、纸张材质,甚至连墨水的晕染痕迹都反复查看,试图从这些细微之处找到线索。
不知不觉,窗外泛起了鱼肚白,第一缕曙光悄然照进书房。朱亚楠突然发现,多封信件虽寄件人不同,但信件上的一处特殊折痕竟完全一致。顺着这条线索深挖,他发现这些信件都曾经过漕帮一名重要谋士的手。
“原来是他!”朱亚楠猛地站起身,兴奋地喊道,“来人!” 一名衙役匆匆赶来,朱亚楠迅速下令:“马上传李通判和赵推官来府衙议事,务必在辰时前赶到。”衙役领命后快步离去,朱亚楠坐下,从抽屉里拿出一封未写完的信,那是打算弹劾李通判的。
李通判平日里的种种行径,朱亚楠都看在眼里。为官不作为,面对漕帮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疑似有暗中勾结的迹象。朱亚楠多次暗示提醒,他却毫无收敛。
朱亚楠笔尖蘸墨,沉思片刻后继续奋笔疾书,将昨夜调查的新线索也融入其中,准备将李通判的失职与渎职行为一并揭露。
没过多久,李通判到了。朱亚楠抬眸,目光在李通判脸上停留一瞬,李通判眼神闪躲。朱亚楠不动声色道:“此次唤你前来,是关于漕帮一事有了新进展。” 他将调查的关键线索和盘托出,观察着他反应。李通判听完,脸色微微发白,手指不自觉地在桌沿轻敲。
朱亚楠见状,心中更加笃定。“李通判,此事关乎重大,你可有什么看法?” 李通判强装镇定,磕磕巴巴地回应:“大……大人,这幕后之人如此狡猾,我们定要全力缉拿。” 朱亚楠冷笑一声:“全力缉拿?我看你这些时日,似乎对这案子不上心啊。”
说罢,他将那封弹劾信递到李通判面前,“你看看吧,这是我给上头的信。” 李通判接过信,手忍不住颤抖,看完后扑通一声跪地:“大人,我知错了……” 朱亚楠冷哼:“现在认错,未免太晚,等查清所有真相,你自会得到应有的惩处!”
于是在一声惨叫下,李铭被拖了下去。
而在场众人也毫无怜悯。
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把通判李铭裁掉,明知道李金环可能会出事,可还是拖拖延延,措施也没做好,本该放到安全地方进行拷打的,可是这点事都没干好,真不愧是废物一个,事到临头了,还与漕帮勾结。
于是朱亚楠立刻把文书写好,上奏朝廷中央,请求给予李铭冶罪,安排原督察司杨明辉来充当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