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泽把宋煊交代的事情,说给曹帮主听。
山神庙内,躺在破床上的曹帮主眯了眯眼睛,脱口而出: “勒马镇有这个胆子的,无外乎三个人。” “还望义父指明方向。” 曹帮主伸出手指:“第一便是这赵家,他故意往外放出风声。” “第二便是那毒头蝎,宋煊他二哥在他那与赵家的场子耍钱,欠了账。” “第三便是笑面虎,此人早年间也是心狠手黑,想要收宋煊的保护费,有过梁子。” 曲泽颔首:“那俺就差人去打探这三家的动向了。” “嗯,先叫兄弟们盯着他们的动向。” 曹帮主自是点头答应,无论如何宋煊都算是自己的弟子。 这小子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倒是灵通的很。 曹帮主有些疑惑,以往要是有事情发生,都是自己给宋煊通风报信。 陶宏同那些结算资金的供应商暗中套话。 宋煊那铺子赔钱的事,大家都不相信。 同时陶宏也往外放话,宋煊过两天就走,看看哪方势力去做准备。 勒马镇不大,总归就是这个小圈子。 曲泽与陶宏二人分别回来,告知宋煊探听的消息。 尤其是他二哥宋康,光明正大的在独头蝎的赌坊里耍钱,欠债也是直接画押。 宋煊也不清楚是有人给二哥下套,还是他故意钻进去的。 不过都不重要了。 凉浆铺子。 宋煊差人请晏相公等人来铺子里吃顿烤串。 晏殊等人欣然赴约,在乡下溜达了这些日子,总归是要返回应天府干活的。 “自从上次一别,我就十分想念十二哥的烤鱼。” 晏殊坐在竹椅上搓搓手:“今日闻着这香味,着实是不一般。” 而且他发现宋煊烤肉串的烤炉,与他所见的大不一样,十分的轻便。 “哈哈哈,那我也是尝一尝。” 范仲淹自幼贫苦求学,但也不是那种迂腐之人,当官有了俸禄之后,追求口腹之欲也十分正常。 宋煊脸上带着笑意: “三位相公先喝些饮子,俺新捣鼓出来的饮料酒,还需再冰镇一会。” “哦?” 晏殊顿时来了兴趣。 宋煊种种新鲜玩意,都能瞧出来他是个喜欢创新之人,也是个懂得享受生活的。 这些年晏殊在朝中始终是一个人,一直都是坚定的帝党。 晏殊双亲早亡,或许真宗一直都没有孩子,把晏殊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来养。 奈何真宗临死前,晏殊为了明哲保身,什么都做不了。 晏殊在与吕夷简的斗争当中,明白过来是要培养一批人,来增加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 到了应天府后,便想要依靠书院多培养学子,那必然是要有优秀的老师。 而范仲淹便是应天府内最能拿得出手的老师。 晏殊来这一趟,宋煊这个人才属实是意外收获。 吕夷简光是家族在朝中就势力庞大,他的叔父吕蒙正是宰相,家中兄弟们子侄皆是为官。 这还不算吕家的门生故吏。 晏殊也正是打算培养培养后辈的,再加上宋煊的表现,他及其满意。 蛰居应天府三年,三年之后定要让应天府书院名噪天下! 这就是晏殊来到应天府的最终目的。 他从中枢来到地方,自是还想要回到中枢去。 拜相是每一个文官的终究梦想。 宋煊喊了一声,便差伙计把冰镇啤酒拿出来: “几位相公,饮用此饮子,配上烤串,瞧瞧俺将来在东京城置办个摊子能不能活下来!” “好,那我要好好尝一尝。” 晏殊率先拿起冰镇啤酒畅饮一口,然后眯着眼睛毫不顾忌形象,打个长长的酒嗝: “这饮子喝起来当真是舒爽,确实与我在东京喝过的所有饮子大不相同,有酒味,好喝。” 听着晏殊的夸奖,范仲淹也举起杯子: “那我也来尝一尝。” 他倒是没有满饮,而是喝了一半,又吃了口烤串。 “真不孬。” “怕不是可以媲美江东的正店了!”宋绶也忍不住感慨一句。 “哈哈哈,那俺就放心了。” 宋煊也饮了口冰镇小啤酒,吃着烤串,当真是爽快。 虽然从李时珍的记载而言,蒸馏酒是从元朝传来的,但海昏侯大墓当中出现了蒸酒器,刘贺是有机会喝上二十多度的白酒。 宋煊倒是没有发现有卖蒸馏酒的,兴许是经过战乱这一技术失传了。 “十二哥亦是有成为豪商的可能的。” 晏殊边吃边喝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可惜宋太祖把官员经商这条道给禁止了。 但这么多年过去,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还是会利用职位和地位,来控制商业的行为。 “那俺没有考上进士之前,也是可以经商的。” 宋煊吃着烤串:“只要俺的钱包鼓起来不差钱,到地方上当官,寻常人想要贿赂俺,俺都瞧不上眼。” “哈哈哈。” 晏殊指了指宋煊,倒是有这种可能。 但更多的是官员利用自身的权力为家族巧取豪夺。 多少人会忘了初心呐。 范仲淹倒是没多说什么,只是默默的吃串。 宋煊再次喝了口冰啤酒后,开口: “三位相公,有件事俺想提前与你们通个气。” “你说。” 晏殊倒不觉得宋煊如此骄傲之人会让他们提前泄题。 “过两日俺就要离开勒马镇,前往宋城,咱们就别一起走了,因为有人盯上俺的钱财,想要来劫道。” 宋煊嘿嘿笑了两声:“所以俺打算把他们全都给收拾了,刀剑无眼,免得害了三位相公的性命。” 听到此言,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宋绶当即脸上发急: “狂妄,你小子是怎么想的?” “那些恶徒都打算要来谋财害命,岂是你一人能料理的!” 倒是晏殊止住宋绶的话头:“你可有把握此事是真的?” “俺已经放出风声去了,总归是能钓到鱼的,更何况这还是俺的好二哥被人利用设下的局。” 晏殊摸着胡须在思考。 范仲淹对于宋煊很是上心,又派人详细去打探宋煊的过往。 此子当真是有坚毅之心,在哪个环境当中,依旧没有放弃学业,反倒闯出一番事业来。 有宋煊的那篇策论的底子在,范仲淹才不相信宋煊是个次次都考倒数第一之人。 范仲淹抓住重点:“十二哥打算怎么料理那些匪徒,也好让我等心理有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