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 第95章 下令回邺

景和二年二月十五日,沈今安自领幽州牧。

北疆的二月,寒风凛冽,大雪纷纷扬扬地洒落。

沈今安身披厚重的披风,静静地站在城楼之上,望着眼前这漫天飞舞的雪花。

雪花在狂风的裹挟下,打在他的脸上,带来丝丝凉意。

....

连绵不绝的营帐之中

气氛凝重而肃杀。

沈今安昂首阔步迈入,甲胄碰撞之声清脆作响,目光如炬扫视着新招募的十万大军。

十万新军齐齐下跪:“拜见主公!”

“拜见主公!”

声音响彻云霄。

沈今安望着眼前齐齐下跪的十万新军,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

他缓缓抬起双手,示意众人起身,说道:“众将士请起!”

声音威严。

待众人站起,沈今安目光再次扫过,看到一张张充满朝气与坚毅的面庞,心中的满意更甚。

十万大军再次齐声高呼:“愿为主公效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沈今安负手而立,面容威严,朗声道:“今有十万将士汇聚于此,实乃我等之幸,然,欲成强军,必立军魂!”

言罢,他微微一顿,眼神陡然凌厉,“此军魂,便是绝对服从!”

“本帅之令,即为军规。本帅之意,即为方向。无论身处何方,遭遇何境,皆要毫不犹豫,坚定不移地执行!”

沈今安话落音毕,军中一片寂静,唯有风声呼啸而过。

片刻后,众将士纷纷响应,呼声震天:“愿以性命担保,绝无二心。”

沈今安见状,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他高声道:“诸位之心,吾已知晓。既入吾军,便同生死,共荣辱。”

“吾亦不会辜负诸位信任,他日功成,富贵荣华共享。”

随后,沈白开始紧锣密鼓地训练大军。

校场上,两万虎豹骑率先演示阵法,他们行动整齐划一,如臂使指。

战马奔腾,蹄声如雷,骑手们身姿矫健,长枪在阳光下闪烁寒光。虎豹骑时而变换为锋矢阵,如利箭般直插敌阵;时而化为圆阵,坚如磐石,密不透风。

十万大军的将士们皆全神贯注,他们在沈白的指挥下,亦步亦趋地学习,从最基本的队列操练开始,逐渐深入到复杂的战术配合。

每当夕阳西下,暮色笼罩着北疆的营地,一天的操练结束,疲惫的将士们纷纷回到营帐。然而,这并非是一天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思想强化的开始。

营地中央,燃起一堆堆篝火,火光在寒夜中摇曳。一位专门负责宣讲的将官,身着整齐的甲胄,迈着有力的步伐走上临时搭建的高台。

台下,将士们围坐于篝火旁,目光专注地望向台上。

那将官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富有穿透力:“诸位将士,今日且听我讲述主公沈今安之赫赫功绩!”他的声音在寂静的营地中回响。

将士们听得入神,眼中流露出对沈今安的敬佩与崇拜。

与此同时,在营地的各个角落,士卒们正忙碌地张贴告示。

那一张张写有“绝对服从沈今安帅令”的告示,墨迹未干,散发着纸张特有的气息。

醒目的大字,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刺眼。无论是营帐的出入口,还是练兵场的周围,亦或是食堂、马厩等地,随处可见这些告示。

将士们在路过时,都会不自觉地抬头看上一眼,那几个字便如烙印般刻入脑海,时刻提醒着他们,在这军中,沈今安的命令便是天条,不容置疑,必须绝对服从。

无论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还是刚刚入伍的新兵,都在这样的氛围中,逐渐将对沈今安的服从意识融入,成为一种本能的遵循。

....

景和二年二月十八日

沈今安正式下令,大军班师回邺。

命王斐率部坐镇幽州,节制两卫,飞熊卫以及振武卫。滕辉、竺亥狞为副手。

命沈白继续在幽州训练的十万新军,虎豹骑早日形成战斗力。董血秦、张豹、闫刀、宏森皆在此。

其余兵马,皆调回冀州。

此令既出,军营中顿时一片欢腾。

那些来自冀州的将士们,听闻终于要返乡,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欣喜光芒。

“终于要回冀州了,离家这么久!”一位士卒兴奋的说道。

另一位士卒眼中充满了期待:“是啊,在外征战这么久,终于能回去了,不知道家里变成什么样了。”

后勤的士卒们忙碌地收拾着营帐和物资,动作比平日更加麻利。

负责管理物资的百人将大声催促着:“快点,快点,咱们马上就能回家了!”。

马匹被牵出来,重新配上精良的马鞍。刀枪剑戟被仔细擦拭,收入鞘中。

在筹备回师之事时,王斐迅速召集滕辉、竺亥狞等副将,开始安排幽州各郡的兵马驻扎交接与后续布防事宜。

他们仔细盘点粮草物资,调配兵力。

沈白这边,董血秦、张豹、闫刀、宏森等将领齐聚麾下,全力投入十万新军与虎豹骑的训练上。

沈白对手下将领,激励道:“早日练成精锐,他日随主公征战四方,必能建功立业!”

各将训练热情愈发高涨,喊杀声回荡在幽州大地。

喜欢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