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 第108章 沈今安门生

第二科,兵法谋略的授课总师,冀州老臣,范曾,年近六旬,在冀州之地颇有声望。

这一科,被沈今安最为看重。

第三科,兵马管理的授课总师,由沈今安亲自教授。

....

很快这次进修就开始了。

武艺的授课总师,乃是名震天下的大周枪神,童渊。

童渊武艺高强,天下无双,一杆长枪在手,无人能敌。

站在武场上,他看着台下的众将官,大声说道:“诸位,吾乃童渊,今日受主公之命,前来教授尔等武艺。”

“武艺之道,在于勤练。吾自幼习武,每日闻鸡起舞,从未间断。尔等若想在武艺上有所成就,亦需如此。”

说罢,童渊拿起长枪,演练了一套枪法。只见他枪影重重,风声呼呼,招式凌厉,变化多端。

众将官们看得连连称赞。

童渊演练完毕,将长枪递给一名将官,说道:“你来试试。”

那名将官接过长枪,却发现沉重无比,根本无法舞动。

童渊见状,微微一笑,说道:“武艺之道,非一日之功。尔等需从基础练起,每日练习,方能有所进步。”

众将官们听了童渊的话,纷纷点头

....

范曾站在讲台上,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

他捋了捋胡须,缓缓开口道:“兵法谋略,乃为将者必备之素养。”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他扫视台下诸将:“务必悉心洞察敌军之意向、兵力部署以及将领之性情特征。”

“唯有如此,方可于战场上做出准确之决策,把握战机,克敌制胜。”

范曾拾起一本兵书,缓缓翻动:“恰似此书中所云,以正合,以奇胜。于正面交锋之际,亦须擅于运用奇策妙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譬如,可佯装败逃,诱敌深入,再设伏兵,一举歼灭之。亦或声东击西,分散敌军兵力,继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范曾搁下兵书,移步至讲台前。面色凝重:“然,兵法谋略之运用,须审时度势,灵活多变。万不可生搬硬套,不然必陷困境。”

他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众将官们听得聚精会神。

“妙哉,妙哉!”

“我要是早这么会打仗,我早就提拔了!”

“范师大才!”

.....

沈今安走了进来。

他稳步走上讲台,目光扫过台下众将官。

台下所有人,马上站了起来。

单膝跪地:“拜见主公!”

沈今安摆手:“起来吧,以后在这学院里面,没有主公,只有院长,只有老师,听到了没有。”

诸将应道:“诺。”

沈今安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我要教你们的,是兵马管理之道。”

“一支军队,若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除了要有勇猛的将士,还必须有严格的管理。”

“兵马管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纪律严明。”

沈今安的声音严肃。

“没有纪律的军队,就如同一盘散沙,不堪一击。”

“在战场上,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上官的指令,否则必将受到严厉的惩处!”

“其次,要注重军队的训练。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训练,再训练!”

“再者,要关心将士们的生活。”

沈今安的语气缓和了一些:“将士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作为将领,我们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再后,要善于用人。”

沈今安环视台下众将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作为将领,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将士们的长处,让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敢于用人,不能因为一些小错误或者小缺点就否定一个人。”

“要给他们机会。”

“要是你们打了败仗,我记在心上了,下次打仗再也不用你们了。你们会怎么想!”

众将官听闻此言,皆心头一震,有人面露愧色..

沈今安稍作停顿,继续说道:“还有安营扎寨,这也是至关重要。”

“选择营地时,要考虑地势、水源等因素。”

“营地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同时要有充足的水源,以保证饮水需求。”

“再说到粮草。”

“粮草乃军队之命脉,若无充足粮草供应,再勇猛之师亦会陷入困境。”

“在行军作战前,务必精确计算所需粮草数量,并确保粮草运输无碍。”

“要加强对粮草的保护,防止敌军偷袭破坏。”

“若粮草不足,宁可放缓行军速度,亦不可盲目冒进。”

“否则,一旦陷入缺粮困境,后果不堪设想。”

“望诸位牢记于心,付诸实践,再创新功!”

台下众将官们听得热血沸腾,纷纷表示将牢记沈今安的教诲。

......

时间不断过去,在这进修的日子里,诸将官真的确实收获了很多。

从刚来那一副副凶悍的模样,慢慢的内敛了许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进修的将官们与沈今安之间的关系也越发紧密。

他们对沈今安的敬仰之情与日俱增,视其为自己的伯乐和恩师。

而沈今安也对他们寄予厚望,这都是他的嫡系门生,相信他们未来能够在战场上为自己立下赫赫战功。

他们也不再排斥今安院,以从今安院毕业为荣,以成为沈今安嫡系门生为荣!

...

今安院对外也开始招生,面对冀州、幽州两地的学子。

统一进行考试,择优录取。

研读三年,三年后由冀州牧府亲自筹划安排文职或者军职。

从军者,最低授予百人将。

从政者,也安排一方郡吏。

....

各郡县官吏也开始来到今安院进修。

昭武军中内部的基层将官们,现在也是抢着头皮要进今安院,军中学习的氛围一片大好。

军中更是传言,谁要是没进今安院,这辈子都别想提拔了,立下再大功劳也没用。

曾经的军中三大功,斩将,夺旗,先登。

如今在昭武军中又演变出来一功。

“进修今安院。”

喜欢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