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 第五章 有惊无险

猛怼快要当上皇后的刘清菁,当众打脸当今皇帝赵煦,赵宇是疯了,还是飘了,亦或是以为穿越者就了不起?

都不是。

赵宇虽然谈不上特别稳重,但被社会毒打了这么多年,夹起尾巴做人的决心还是有的。

赵宇之所以选择站出来为向太后扛下这个大雷,是因为他十分了解目前的政治形势、自己如今的身份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赵匡胤有誓约藏于太庙:“皇帝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

很少有赵宋王朝的皇帝不遵守这条祖训。

历史上,到了靖康之耻发生时,赵佶被捉,让金人押着北上,就是在那样狼狈不堪、朝不保夕的境地里,赵佶让曹辅给赵构带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在强调这条祖训,叮嘱赵构不能杀大臣及言事官,以免阻塞言路。

可见这条祖训在赵宋王朝历任皇帝的统治理念中的分量之重。

这么说吧,你可以说宋朝武功弱,但你却不得不承认,从杯酒释兵权到崖山跳海,所有宋朝皇帝都对士大夫礼遇有加,甚至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所以,只要赵宇的言行没超出言事这个范畴,他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

再者,宋朝的皇帝全都是出了名的能忍,包括赵煦在内,根本就没有暴君。

而赵宇毕竟也是赵顼的儿子,赵煦的弟弟,赵宋王朝正儿八经的王爷。

说到底,赵宇不过就是说出来了一些事实而已,赵煦就是再生气,也不太可能因此杀了他。

还有,你真以为向太后是任人宰割的普通老太太?

自从高滔滔死后,在这宫廷的政治棋局中,向太后始终犹如定海神针般掌控着赵宋王朝微妙的平衡。

想想看。

即便刘清菁有赵煦的宠爱加持,又有新党人士在背后相助,可在她生下赵茂之前,在两人的交锋中,向太后始终都不落下风。

而且,在赵煦讨厌旧党和新党主政的情况下,凭借着向太后的庇护,旧党人士仍有挣扎之力,还能在诸多事务上给新党人士使绊子。

关键,历史上,在赵煦死后,向太后一力将她喜欢的赵佶推上了皇位。

在那之后,在向太后的示意下,赵佶将被赵煦废掉的孟相给接了回来尊为元祐皇后,跟已经成为元符皇后的刘清菁分庭抗礼。

可以说,到死,向太后都没让BUFF加满了的刘清菁战胜她。

后来,当了赵佶几十年皇后的郑显肃、赵佶的贵妃王懿肃,都是向太后亲手培养出来的,向太后宫里的不少女人也都成了赵佶的妃嫔。

毫不夸张地说,向太后深深地影响了赵宋王朝的政治格局,尤其是宫廷政治格局。

总之,赵宇十分清楚,向太后有着怎样的实力和势力以及政治智慧。

赵宇不相信,自己帮向太后扛下这个大雷,她不救自己。

要是向太后真这么没用、这么没担当,她也不会成为旧党的保护伞了。

还有旧党。

赵宇救了向太后,就等于是救了旧党,他们能不为赵宇而战吗?

谁是旧党?

他们可是在历史上大大有名的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李清照的父亲李恪非等。

这些人,不仅是在后世有名,在这个时代,他们也个顶个是嘴炮王者,掌握着很大的话语权。

有这些旧党盯着,量赵煦、刘清菁、新党也不敢对紧紧抓着大义的赵宇太过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赵煦只有五个月的寿命。

五个月后,赵煦就是一个死人,他还能从棺材里爬出来咬自己?

而没有了赵煦撑腰,自己想将刘清菁揉圆就揉圆,想将刘清菁捏扁就捏扁。

所以,不管多艰难,只要挺过这小半年,赵宇这次的政治投资,铁定会一本万利,甚至有可能会让他如愿以偿的打败赵佶成为赵宋王朝的下一任皇帝。

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一切,赵宇才以身入局,打开自己目前极为被动的局面。

不过话又说回来,赵宇之所以以身犯险,主要还是原主给赵宇留得政治资本太少了,他要是不下血本,别说让向太后放弃赵佶选他当皇帝了,只怕向太后心里都不会有他这个选项。

事实证明,赵宇做对了。

见赵宇竭尽全力维护她,为了保护她,不仅狠怼刘清菁,甚至不惜当众跟赵煦为敌,向太后凝视着赵宇的背影,内心各种滋味纷杂翻涌:

“不想,到头来却是莘王救我!”

——往昔这个被她完全忽视的便宜儿子,如今竟似成了她在困境中赖以支撑的最后一线生机。

向太后的目光继而移向她当成亲生儿子培养的赵佶:

“在我最无助之际,端王选择了置身事外、明哲保身,虽识时务,却少了一些担当。”

这时,向太后的心中浮现出一架天平,天平的两端,一端是赵佶,另一端则是赵宇。

“他二人,谁可让我老有所依?”

被赵宇坏了好事的刘清菁,死死的盯着赵宇,那想要刀掉赵宇的小眼神,丝毫都不加以掩饰。

刘清菁有理由恨赵宇。

如果没有赵宇横插这一杠子,她板上钉钉是赵宋王朝的皇后了,而且很快就会是赵宋王朝最有权势的女人。

而现在,赵宇把她的底裤都给掀开了,让她丢人现眼,她还怎么当皇后?

挡人前途,有如杀人父母,刘清菁算是彻底恨上了赵宇。她在心中发誓,一定要报复赵宇!!!

麻晓娇和袁倾城感觉,此时的赵宇很有点《黑金》里的梁家辉“我话说完,谁赞成,谁反对”的意思。

不得不说,这一刻的赵宇真的很有气势,让麻晓娇和袁倾城更加看好赵宇。

赵煦脸色铁青,眼中阴沉不定,似乎是在权衡利弊。

过了好一会,赵煦冷哼一声:“朕的事何时轮到你多嘴,你莫要以为,你是皇弟,朕便不会处置你。”

此时,大殿中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似乎一场围绕着权力、正义与亲情的风暴,即将在这宫廷之中掀起惊涛骇浪。

面对此情此景,赵宇干脆把眼睛一闭,摆出一幅视死如归的架势。

见这都没吓到赵宇,赵煦好好打量了一遍这个他始终都没有放在眼里的弟弟。

就在所有人都在为赵宇捏一把汗之际,赵煦却轻飘飘地丢下一句:“给朕好好反省,不反省好,不许离开!”,然后一甩袖子,走了。

见赵煦这么克制,在场之人全都诧异不已。

是。

因为赵宇是赵煦的弟弟,因为有赵匡胤留下的祖训,因为顾及向太后和旧党,赵煦不太可能因为这点小事直接处死赵宇。

但赵煦这板子高高地举起来却又轻轻地放下了,还是令很多人感到费解,不明白赵煦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